到津城各处走一走,关于非遗技艺的一帧帧画面,不经意间就会闯入视线:在长芦汉沽盐场,非遗是阳光下一捧洁白的盐;在杨柳青画社的画师们笔下,非遗时而化作一尾鱼,时而又变成一个胖娃娃……非遗有千千万万张“脸”,它可能是一幅画、一件日用品,也可能是一个民俗、一种食物……这千千万万张“脸”又都诠释着同一个内涵:文化。
非遗是活态的文化。当我们回望它的过去,看到的不只是一门技艺的成长故事,更是文脉从历史中蜿蜒而来的历程;当人们想方设法激发非遗的活力,让这些技艺活起来、火起来,看到的则是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相融,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一
我们的春节,世界的非遗。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有着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不仅内涵丰富,而且鲜活生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世界级、国家级的,也有省级、区级的。人类文明史上,逐渐湮灭在岁月中的技艺、文化有很多,能留存至今的每一项非遗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快看,风筝上有冰壶和雪橇!”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风筝魏”抓住这一机遇,推出冬奥主题风筝,每次试飞,附近的孩童都激动地围观。不只是冬奥主题风筝,太极风筝、镂空风筝、钢铁侠风筝……“风筝魏”新品近年来层出不穷,各类“定制版”“联名款”接连诞生,风筝逐渐实现了收藏、装饰等功能,成为一件可以放飞的工艺品。眼下,“风筝魏”已飞向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在乘时代东风,继续飞翔。
与时代同呼吸、同成长,是许多非遗历久弥新的关键。传承老手艺,并不是只对旧产品“复制粘贴”。把更多时代元素融入传统技艺,非遗“大餐”将在留住“老味儿”的同时不断添加新菜,提升非遗的可见度。
二
有人说,时间是非遗的朋友,也是非遗的敌人。在时间长河的洗礼中,非遗传承人都经历着酸甜苦辣、百般滋味,都要答好“活着”与“活力”这两道题。
活着,并非那么容易。巧夺天工的技艺离不开辛劳与汗水,离不开执着与专注。11月12日,传统文化创作者李子柒回归,在网络发布了一则大漆作品制作的视频。李子柒说这是让她痛并快乐着的一段创作过程。初次接触生漆,她产生了过敏反应,身上长了肿包,反复结痂又挠开,浑身发痒,难以入睡。传播者的体验尝试都如此曲折,以此为职业,艰辛可想而知。
“我那阵子绑掸子,半夜手都能疼醒。”蔡氏贡掸第五代传承人蔡红英,每次回想起学艺之初都感慨不已。2004年,蔡红英随父亲蔡成浩学习制掸工艺,理论很简单,但真正上手时,她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制掸需要“巧劲”,没有熟练掌握技巧的蔡红英每次绑掸子都非常苦,“指甲盖都掀起一半来”。熟练的技艺,是蔡红英用疼痛换来的。如今,蔡红英经营着古文化街的门店,她一边推出珍珠鸡、芦花鸡羽毛制作的各种新品,一边指导店员给顾客讲述贡掸的故事,不大的门店,每天都是顾客盈门。
活下来,更要有活力,而活力,往往寓于需求之中。临近春节,正值绒花需求旺季,武清区的绒花制作技艺传承人果兆静线上线下两头忙。“你能在花上盘一条小蛇吗?”“有没有原材料,我想照着做。”在直播做花的过程中,果兆静发现许多顾客会提出一些个性需求,这些需求不时给她带来新启发。于是,果兆静推出了材料包,推出了本命年新产品,还将绒花工艺应用到胸针、摆件乃至凤冠制作当中。她制作的绒花版十二龙九凤冠,参加过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展会,吸引了众多目光。
一个个非遗“破圈”带给人们欣喜,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非遗技艺依然面临失传危机。活下来,活起来,火起来,守护好这份历史积淀,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
三
要解开关于“活”的难题,非遗技艺就必须从原有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既守住“传统”的魂,也把准“现代”的脉,让自身成为时代的一部分。
老手艺,不能老守着那点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同样道理。“守艺”是必然的,但不能在一个“守”字上固步自封。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守艺”,才需要从各个方面,用各种方式突破、创新。周末,胡连庄杨氏手工柳编的传承人杨俊艳像往常一样,到几个村子教学。在她的指导下,村民们手工编织的篮子、挂件等工艺品远销万里之外的欧洲。一只篮子能漂洋过海,靠精巧的技艺,也靠精明的传承人。杨俊艳是个脑子活络的多面手,除了精于本行,不断设计新款式,她还坚持学英语、学沟通技巧……向“新”而行中,胡连庄杨氏手工柳编的五百多种产品行销十几个国家。“现在的传承人,不能只会手里这点活儿,要各方面都懂,一直学新本领。” 不给自己设限,也不给手艺设限,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传承人的话折射出非遗活化背后的“守”与“破”。如果说,我们要守住非遗的技艺之精、文化之魂,那与时俱进的又该是什么呢?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从多层面、多角度求新立新的过程,既有发展理念之新,又有传承人的本领之新;既有产品设计之新,又有营销渠道之新……做好这样的创新,需要跳出非遗的圈子,用文化、产业、消费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和探索。
在“破圈”这条路上,“后浪”往往能掀起新潮。“85后”冯超超是宁河区盆罐庄村的第一书记,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非遗主播。尽管守着制陶这个传承数百年的非遗技艺,盆罐庄村的发展还是很长时间没能快起来。在冯超超看来,村里的手艺人年龄偏大,在宣传上没有跟上时代。怎么办?他想到了开直播。于是,一只只茶壶、水杯、花瓶就这样从线下走到线上。“有收入,手艺人才能坚持做这门手艺。我们用销量带动产量,带来传承非遗的信心。”冯超超和同事们靠直播带来了15万元的销售额,也为村里的非遗技艺扩大了知名度。
当老手艺遇到新平台、新面孔,新活力的注入也就水到渠成。加入非遗的年轻力量越多,非遗的年轻态会愈发凸显。主动拥抱年轻一代,向“后浪”借力,古老的技艺也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活下去,更火起来。
四
提起非遗,人们常常还会想到另外三个字:手工艺。一位传承人曾感叹,手工艺赋予了一件物品温情与灵魂,这是在流水线上难以触摸到的。
手工艺,一个词、三个字,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境界。“手”,指手作,是最基本也最初级的一环。“工”,则意味着娴熟的技术,体现着工匠对技巧的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而“艺”,蕴含着匠人的审美追求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是“匠心”所在。手工艺的3个层次折射出非遗独有的文化厚度与人文温度。即便是同一块材料,同一种技艺,不同匠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达,这让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这也是非遗的魅力所在。
依托于这份独特的魅力,非遗在新时代延伸出了新的业态。如今,沉浸式体验越来越受年轻消费者欢迎,亲手制作一把古典漆扇、在非遗工坊跟匠人学做陶器、听制香传承人讲授制香技艺……许多年轻人乐于亲手参与制作非遗手工制品,借此,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非遗手工”为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提供新的可能,带动了经济发展,也为非遗传承注入活力。
非遗,是远去的历史,也是眼前的生活;是薪火不熄的传承,也是与时代相契的创新;是精妙绝伦的技艺,更是底蕴深厚的文化……“遗”字本身有多种含义,包括“丢失”与“漏掉”。非遗,不遗。不丢失、不遗落,守住“文化”这个内核,不断注入时代元素,会有更多关于非遗的故事精彩呈现,在当下,在未来。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杨建楠 郭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