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北京)国际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展览会,如同一颗璀璨的科技明珠,于金秋十月的尾声,在首都北京的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璀璨绽放。10月29日至31日,这场科学盛宴将汇聚全球智慧,点亮生物科技的创新之光。

时间: 2025年10月29-31日

地点: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咨询:高老师:I36 4I36 295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届时,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将化身为生物科技的梦幻殿堂,各路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如同繁星点点,汇聚一堂,共同探索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无限可能。展览会上,一项项前沿技术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翩翩起舞,展现出生命的奇迹与科学的魅力。

这场展览会,不仅是一场科技的狂欢,更是一次智慧的碰撞。在这里,每一个展位都仿佛是一个小小的宇宙,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惊喜。参观者如同穿梭在科学的海洋中,感受着生物科技的波澜壮阔与深邃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在金秋十月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国际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展览会,将如何以科技之名,书写生物科技的新篇章,为人类的未来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合成生物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拟到2026年形成1至2个百亿级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

北京已集聚8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企业,拟到2026年形成1至2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这是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连日来举办的“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主题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的。

推动一批重点品种转化和创新企业落地

当前,基因编辑、基因测序等前沿生物技术加速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迭代,与全球产业变革形成历史性交汇,以合成生物技术为底层支撑的生物制造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之一。

微元合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内,覆盖整面墙的“代谢网络图”,向来往人员展示着合成生物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代谢网络挖掘和调控等内容。公开资料显示,微元合成核心团队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合成生物学研发及产业化的团队之一。

微元合成战略发展总裁崔维敏表示,公司基于底层合成生物技术,面向人类营养、动物营养、日化原料、药用原辅料和大宗平台产品市场,布局产品管线数十项,其中多个产品管线已经实现商业化,公司致力于采用合成生物技术替代、补充农业生产和化工制造。其中,开发了全球首创基于生物发酵法量产阿洛酮糖的批量生产技术,口感与蔗糖接近、几乎没有热量,可广泛应用于饮料、烘焙、糖果等食品领域。

今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北京计划到2026年,在重点应用领域落地一批创新产品,新增3家合成生物制造上市企业,引育5-10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培育百家以上优秀初创硬科技企业,初步形成1-2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

崔维敏说,公司选择北京作为研发中心和公司总部,北京研发+周边省市落地制造,通过自建、合作等多种方式将技术输出到河北与河南等邻近省份进行产业化,未来每年预计将有2至4个新产品进行商业化落地。

布局一批技术服务平台

记者了解到,北京已布局一批合成生物制造技术服务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已有菌种保藏库,加快建设高质量合成生物制造元件库及生物信息库,优化算力配置和对外服务能力,已完成万种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调控元件和催化元件库容达到10万个。

北京还在昌平区布局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筹)(下称创新中心),总面积约6500平方米,规划布局基础数据及催化剂设计、分析测试、中试平台等三大支撑平台;建设生物催化剂设计分中心、生物制造原料开发分中心、生物制造过程强化分中心、生物制造产品工程中心等四大中心;同时配建展示区、接待区、机房等附属设施。

北京化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斌表示,创新中心拟与产业龙头企业合作,通过搭建中试工艺放大技术平台,实现从催化剂设计、过程强化,到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全流程协同攻关机制,有效链接实验室研发和大规模制造。同时,实现更多“从0到1到10”的突破,弥补产业链短板,释放生物制造潜力,为引领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筑牢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