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尝试在雪道站起后,思文又又又又摔倒了。

但花钱请了教练的她并没有听到专业指导,只有一句笼统的「调整重心」。初学滑雪的思文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调整,当教练不耐烦地喊道「是不是听不懂调!整!重!心!我完全教不会你」时,思文彻底反应过来,找滑雪教练这件事,自己应该是踩了个大坑。

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在国内迅速走热。其中滑雪凭借高趣味、玩法丰富、酷炫又出片的特点一骑绝尘,成为快速大众化的冰雪项目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板滑雪。图片来源/小夏

热潮之下,对滑雪教练的需求飙升,供给侧的矛盾开始显现。国内现代滑雪运动发展起步晚,教培体系不够健全,热度又吸引着大量人员快速涌入,一线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面对互联网上虚虚实实的信息,在找滑雪教练这件事上,初入雪圈的爱好者被忽悠踩坑简直和在雪坡上摔倒一样常见。

撰文|赵云帆、孙斐凡(实习)

编辑|朱鹏

设计|Manny

图片来源 | (除特殊标注外)受访者提供

· 本文为「户外探险OUTDOOR」原创内容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的滑雪教练大致分为三类:雪场教练、挂靠俱乐部/雪具店的教练、私教。其中雪场教练一般经由雪场进行招聘、签订合同后培训上岗。他们大多没有社保,底薪不高(2至3千左右),有些甚至没有底薪。雪场教练教学收入的大头被雪场分走,提成到手仅为学费10%~30%,跟室外雪场的合作模式基本为按单个雪季签合同。

在大多数正规雪场,挂职教练主动索要小费的行为被明令禁止。学员完全有理由拒绝,但当新手踏着板在雪道上进退两难,加上教练的各种说辞,被迫「自愿」掏钱的局面往往重复上演。

被教练强行索要小费后,新手橘子在网上发帖吐槽,「穿了雪具在那只能任人宰割」,她在评论区写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亚布力某雪场学滑雪。图片来源/图虫

橘子去年12月去了亚布力的某雪场滑雪,预先刷了一些经验帖后,她料想可能会碰见要小费的教练,但现实经历还是让她大开眼界。刚换好雪具,教练就开始跟橘子唠嗑说他们这行赚钱靠小费,「教练费是给公司的,不是给我们的,我们赚不了钱怎么给你们服务呢」。

等到开始教学,教练又开始打听她的职业和收入。练习时,橘子没刹住车被教练看到后拦住了,恰逢旁边有个自己玩的雪友把别人铲倒, 他顺势说,「看到没,我这是救了你的命,你是不是得表示一下」,这一小时橘子除了练制动就一直在被花式要钱。即将结束时教练把她和朋友扣留在路边,橘子迂回表示可以和朋友一起请他喝杯星巴克咖啡表示感谢,但被教练拒绝了,要求每人给100元,讨价还价后降到50。橘子气不过,但回家后才敢打投诉电话追回小费。

亚布力各雪场明令禁止教练收取小费甚至会张贴举报电话,但索取小费的行为屡禁不止。教练小辰向《户外探险》分析,以单板为例,1对1教学费一小时260元,教练拿20%,200元被雪场分走(北京或其他更暖和的地方收费、提点一般更高),在雪季零下几十度的东北,「一个教练一天可能就赚两三百」。她也提到,雪季亚布力每个雪场都有几百个教练。客源有限,僧多粥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点评软件消费者评价。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要小费的形式也五花八门,例如还可以通过拍照索要辛苦费以及虚假报价。小U在避雷贴中声称,自己刚到哈尔滨某雪场教练区就碰到一位热情的教练,贴心地沟通需求,帮忙排队取装备、穿装备。而后其以中级教练资质向小U报价每小时740元,但要求小U在前台缴纳360元,剩余费用通过私下转账。小U到前台付款时却发现该雪场的中级教练官方价格为每小时680元。小U没好意思当场维权,只能先吃下哑巴亏,在帖子中写下「体会到了什么叫变相收小费」。后来雪场官方联系了她,退还了多余费用,也解聘了当事教练。

不少人在吐槽贴中都提到,可以接受贵的公开教练费用,但不接受在雪道上被架着「威胁」「道德绑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证书是滑雪爱好者转型教练的一大「敲门砖」。

云顶滑雪公园和鳌山滑雪度假村等大型雪场在招聘时,都要求教练持有国职证书或具备国际认证资格。其中,国职证书由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国家体育总局颁发,从低到高分为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二级(技师)四个等级,考试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雪(双板)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实施细则(2023版)。

在社交平台上,速成滑雪教练的宣传贴比比皆是。一些培训机构甚至推出三天雪上实操、一天理论考试的课程,声称学员可以「快速掌握技巧并通过考核」。这种速成模式也让不少人质疑国职证书的含金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在一些滑雪垂类公众号的推文中,单板或双板五级国职教练的培训时间仅需五天。

西南某滑雪场的教练瑞森表示:「考下这个证书不代表你具备足够的技术和经验去教别人,它只是让你有资格挂上‘教练’的名头。」一些初学者在选择教练时容易被证书的「权威性」吸引。滑雪爱好者贝贝曾认为有证书的教练,教学水平一定不会差。然而,证书和教学质量之间并不总是强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上的滑雪教练培训课程信息。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去年11月,滑雪新手邓力在广州融创滑雪场选择了一位持国职证书的教练,希望通过专业指导提升滑雪技巧,但课程的实际体验让他大失所望。

几堂课下来,邓力发现教练的指导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实用性。教练反复强调「脚要蹬稳,重心往前」,但在他遇到转弯和刹车问题时,又无法提供具体的纠正方案。面对邓力因重心不稳导致的犁式转弯失败,教练仅回应“注意两板距离”或“要有信心”。这样的指导让邓力感到困惑,进步受限。

一次急转下坡时,邓力摔倒导致膝盖轻伤,教练淡淡地说:「放松,不要太紧张。」而当他询问如何避免「扫雪」时,教练的回答依然简单,「别踢后腿就行」。

证书虽然是教练进入职业的必要门槛,但不能等同于实际的教学能力。在业内,国外证书往往被认为更具含金量,如美国的PSIA-AASI,加拿大的CASI和CSIA,新西兰的NZSIA和SBINZ等。在广州融创滑雪场的教练Mike看来,国职的参考价值不高,取得如CASI二级或三级这样的国际认证才更具含金量。不过,不论是国职还是国外的证书,都仅代表教练通过了某项考试,而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单凭证书很难完全断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国职证书。

《户外探险》同时也注意到,部分教练甚至会在网上伪造证书,这更加剧了普通人在选择教练时踩坑的概率。「有些证书真假难辨,尤其是国外认证,不太好验证」,邓力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社交媒体的日常化,滑雪教练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图文进行实力展示和自我销售已经是最常见的营销方式。通过关键词检索,部分滑雪教练在抖音等平台能达到45w左右粉丝量,多数集中在10w以下,小红书则集中于1w以内,少数能达到5w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书(左)、抖音(右)关键词检索。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越来越多的初学者也会把教练发布的炫酷滑雪视频作为选择教练的重要参考指标,但视频中展示的技巧并不总能代表实际教学质量。「实力与教学质量的落差」也已成为许多爱好者在滑雪之路上的隐形障碍。尤其是在基础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练未必具备相匹配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

今年2月,思文被一位滑雪教练在社交平台上的酷炫滑雪视频吸引。在沟通过程中,该教练声称自己「经验丰富」。怀着极大的期待,思文约好了课,并去往吉林的北大湖滑雪场。

初次见面时,教练并未寒暄太多,直接带她乘坐魔毯登上初级道顶端开始教学。然而,学习滑雪远比看视频复杂得多。第一次上课,思文几乎每次尝试站起来都摔倒。尾椎和手腕的疼痛让她几乎失去了信心。每次摔倒后,她都期待教练能给她更有效的指导建议,但得到的只有「调整重心」这类的建议。

作为初学者,只听笼统的口令,思文很难进行自行调整。更让她失望的是教练的态度,不仅缺乏帮助和安慰,甚至还带有一丝讽刺,比如「是不是听不懂‘调整重心’,我完全教不会你」。‍

课程进行到中午12点时,教练开始显得心不在焉,不停看表,她知道教练下午还有其他课,但当教练对她直言,「摔倒太多,浪费时间,我还要吃午餐」时,思文还是有了很大的挫败感。

事后,思文也再去了解过,才发觉北大湖滑雪场其实并不太适合新手。

除了拍出酷炫视频的人不一定适合做教练,部分运动员出身的人也不一定会教。资深雪友,某滑雪俱乐部创始人雪野KE告诉《户外探险》,退役运动员往往缺乏面向普通人不同需求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在教授基础薄弱的学员时。「他们从小接触滑雪,像重心控制或避开顶胯可能都成了肌肉记忆了,所以有时候他们并不能直接地理解初学者为什么那么难做到。」

「运动员转型做教练,如果能够花心思研究普通人的滑雪感知,完全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导师。但这种教练并不适合所有滑雪爱好者,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薄弱或缺乏身体素质的学员。」雪野KE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尽可能拓展收入,一些有相关资质的滑雪教练会违背信誉,用低价格在网上吸引顾客,再转卖给其他价格较低的教练,赚取价格差。

去年2月份,虫恩计划去吉林松花湖滑雪,这是他的第二个雪季。作为初学者,他在GOSKI APP上相中了一位拥有加拿大CASI证书,但学费相对较低的教练,「2个小时大概1500块到2000元,当即就确认了价格,沟通过程非常正常」。

等虫恩见到教练后,却发觉教练的外貌和APP中明显不同。他直接开口问:「是换人了吗?」。但对方始终含糊不答。好在这个教练的教学水平让他觉得满意,课程便顺利推进了。

结束后,虫恩始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礼貌联系了软件上的教练,表达了自己对于偷梁换柱的不满,对方重复道歉了几句,然后就不再回复。虫恩知道自己是被「低价惑客,转卖抽成」的套路骗了,但因为觉得实际教课的人也的确不错,就心软没再追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松花湖雪场。图片来源/图虫

滑雪爱好者小明则接连两次遇上了「货不对板」的教练。

2021年,小明在华北某雪场滑雪,准备请教练学习走刃滑行。在小红书认识的雪场房东兼顾找教练业务,给他推荐了不少雪友赞不绝口且具备资质的名师A,确定人选、价格后,房东将小明的微信推给了A,并收取了教练费用。没过多久就有人来加小明微信,但令他疑惑的是添加他的教练和房东提到的人不是同姓,小明警惕地问他是A本人吗,对方坦陈自己是A的大徒弟。他顿感被骗、火冒三丈,立马要求退款,房东核实后便退款道歉。

随后小明通过房东与A教练进行了沟通,小明发现A丝毫不觉得自己派徒弟去有任何问题,「这些教练为了挣钱没什么底线,我宁可不学也不助长这种行为」。

解决完这件事后,小明又在小红书上找到一位认证滑雪教练,他觉得这这人资质够格且有平台背书,自称「严格」的教学风格看起来也蛮靠谱。在教练要求下,小明添加了他的微信,买了三节课。

第一节课总体顺利。本以为这次可以好好练习了,结果临近第二节课,教练突然问他,「你的学费比较低,换我朋友教你行吗?」。小明一听又上火了,立马要求退钱,随后教练勉强来上了课。到第三节课,当小明已经在雪场等候时,却收到教练的信息,称自己前晚失眠不能上课,让他退费或者上他朋友的课。语音沟通后,小明转去上了该教练朋友的课,结束后拉黑了该教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雪穿搭。图片来源/小夏

由于滑雪过程中玩家通常会佩戴头盔雪镜和厚重的雪服,辨认门槛变相提高,使得部分无良教练利用自己的名气大量收学员,随后将自己的时间优先安排给更有利益价值的客户,并同步开展转卖、转手学员的「灰产」。

小明也不想一杆子打死所有的教练,因为在这之后,他也遇到了认真负责的教练。「只能通过平台来规避,发生问题后通过正规平台进行对峙」,虫恩事后也进行了反思,如果脱离平台私联教练,出了意外很难追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扩大的滑雪消费规模助推了滑雪教练的涌现。为了吸引更多客户,许多教练开始推出「体验课」模式,让学员先体验,再决定是否购买后续课程。

这种模式并不新鲜,但不少人发现,一旦支付了后续费用,教练的态度往往会显著转变——从最初的热情投入变得冷淡,甚至缺席。

瑞森告诉《户外探险》,滑雪的课程产品没有统一标准,一小时收300元还是500元,先交定金还是先付全款……这些通常由教练自行设定,没有行业通行标准。据他回忆,他接手的一位学员在上个教练那里支付全款后,几乎无法再预约到课程。每次联系教练,该学员总被上述教练以「时间不合适」或「有其他安排」为由推脱。

尽管并不想为该教练开脱,但瑞森还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教练在和学员沟通时大多会表明提前一天预约就可以排课,但事实上,如果有人更早提前预约,那排课就会更早落地,如果约满,也就不好更改,「而且教练对于优先安排哪些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这种态度的变化暴露了教练与学员之间信任关系的脆弱性。多数情况下,熟人介绍的学员往往会获得更谨慎和专注的对待,而通过网络平台预约的学员,由于缺乏关系基础,可能就会面对不同的态度。

钟琪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通过社交平台找到了一位成都的教练,初期的体验十分满意,教练不仅专业且关心学员,课后还主动提供额外指导。基于这段体验,钟琪决定一次性支付9000元购买了包季课程。

课程初期,教练态度热情,安排有序。然而,随着雪季进入高峰期,教练的态度开始变化。「原本承诺的一对一教学,逐渐变成了偶尔的一对二甚至一对三的团体课。」钟琪抱怨道。原本她预期每月上七节课,最终只上了不到四节。教练的回复变得拖沓,而每当她提及退款,教练总是用「后续会补课」来搪塞,目前还被拖着。

「如果当初知道会遇到这种情况,我绝不会一次性支付所有费用。」钟琪说。

这种现象在雪季高峰期尤为普遍。随着学员数量激增,教练们的时间也愈发紧张。为了拉新,他们往往会优先安排新学员,暂时搁置已付款的老学员。

据Mike介绍,有些教练为了接更多学员,会将课程以低价打包出售。原本一节课3小时收费1500元,全天2400元的课程,可能被打包成五天6000元。「收了全款后,教练可能迟到早退,甚至将学员扔在雪道上自己滑。这种情况时有发生。」Mike告诉《户外探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ike在广州融创教学。

从学员角度来看,签订合同显然能提供更强的保障。瑞森解释,90%的教练(私教)不会主动与学员签订合同,「教练没有签合同的动力」。他认为,这通常是基于自身利益,首先是大部分私教没有自行拟定合同的能力,另外当前市场本来也不规范,找律师成本高,「大多就口头约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证书仍必要

瑞森将教练证书类比为驾照考试,如果连最基础的教练资质都不具备,就如同无证驾驶,风险极高。

就滑雪教学,教练的证书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要求,也包括如何根据不同学员的需求调整教学方式。瑞森强调,证书中包含的理论知识能够提高教练的专业性,帮助他们应对不同类型的学员。至于判断证书的真伪,消费者可以与教练直接沟通现场登陆相关网站查验是否属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加拿大的CASI体系证书为例,输入相关网址进行查验。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 切忌激情下单

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体验课看似是一个判断教练是否适合自己的合理选择。然而,这种课程形式背后常隐藏着营销套路。瑞森在体验课上会推荐「包教会」套餐,价格通常在5000元左右,承诺学员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滑雪技巧。

「而该套餐并未指明具体的教学时长,有些学员运动能力较强,可能在10小时内掌握基本滑雪动作,算下来500元每小时,有人就会感觉不划算,但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瑞森说。而且学员对于什么是「学会」某种滑雪技能也存在信息差,即使运动的天赋一般的人,教练也可以对于完成标准进行模糊、灵活处理来把控教学时间,提高利润。

// 熟人推荐

除了资质和教学内容外,教练的口碑同样重要。Mike表示,大部分学员都是通过老学员的推荐联系上他,「这些人体验过我的教学,了解我的水平和风格」。对新手来说,来自熟人推荐的教练往往不太会踩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ike上课

// 交叉甄别

一些教练为了吸引更多学员,可能会搬运甚至抄袭其他人的内容用于包装自己。辨别教练的发布内容也是提前筛查潜在坑的方式之一。

雪野KE建议,学员可以通过交叉查看滑行视频和教学视频来减少踩坑的风险,「滑行视频能筛掉技术水平较低的教练,而教学视频则能筛掉不擅长授课的教练。通过这两类视频,找到兼具技术和教学能力教练的概率会更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了雪野KE外,均为化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还见过滑雪的什么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