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坦白了:它的战争机器真的生锈了
这篇文章来自《大西洋月刊》,作者马克.鲍登(Mark Bowden)是美国著名军事作家。他的作品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黑鹰坠落》、《顺化 1968》
鲍登深入探讨了美国军工产业体系的问题和隐患。当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无法及时生产足够的武器弹药来支援乌克兰,暴露出美国军工产业的陈旧与低效。作者通过对位于艾奥瓦州的军工厂的详细描写,揭示了生产线过时、工艺落后等问题,这种百年前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上世纪的军工厂
说真的,如果你亲眼看到美国的军工生产线,可能会吓一跳。这里根本不像21世纪该有的样子,更别提“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排面了。
比如艾奥瓦州的一个军工厂,简直就像穿越回了上个世纪。我走进那个厂房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汗水立刻冒了出来。楼上,一个年轻女孩站在巨大的熔化锅前,盯着里面搅拌的炸药浆。锅里是熔化的TNT——对,就是那种一百多年前战争中用的老式炸药。她的任务,就是盯着锅里的温度和黏稠度,保证这玩意儿刚刚好,不稀不稠。一旦弄好了,这些炸药浆会顺着金属管流到底楼,灌进一排排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壳里。
你敢信吗?这种炮弹的生产工艺,跟一百年前几乎没什么区别。工厂的设备也老得离谱,光是加热和灌装就得小心翼翼,因为一不留神,整个厂房可能就炸上天。厂里最显眼的东西,是那些从二楼通向地面的巨大滑梯——逃生用的。虽然几十年来没出过大事故,但入口处那个纪念碑上,还是刻着70个因为爆炸牺牲的工人名字。
这座艾奥瓦工厂生产的是155毫米炮弹——乌克兰战争里消耗最猛的弹药。2022年,俄罗斯刚打进乌克兰时,美国每个月大概能生产1.4万发炮弹。但乌克兰呢?他们一天就能打掉8000发!所以,美国拼了命想把生产速度提上去,花了两年时间、砸下了几十亿美元,才勉强把产量提高到每月4万发。问题是,这点产量还是不够看啊!
更离谱的是,欧洲那边的炮弹工厂早就实现自动化了,你可以看到生产线上机械臂挥舞,炮弹一排排地出来。而我们呢?还是靠人工。美国那些老旧工厂的生产线,效率低得让人心痛。工人把炮弹一个个放到加热台上,再推到灌装车间,一颗炮弹的生产要经过几十道手工环节。
其实,问题远不止炮弹。美国的军工生产线全面落后。导弹、火箭、无人机……只要是现代战争需要的东西,我们全都跟不上。更糟糕的是,关键的材料和零部件我们自己还造不出来。比如炮弹里的TNT炸药,已经有几十年不在美国生产了。现在我们用的TNT,基本都是从波兰进口的,而波兰用的化学原料,又来自中国等其他国家。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讽刺?“世界最强军事力量”的军工系统,居然对外国供应链如此依赖。更可怕的是,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我们根本撑不住。这不只是给乌克兰提供武器的问题,而是美国自己的国家安全出了大麻烦。
有军方人士形容说:“你要是知道我们弹药短缺到什么程度,晚上都睡不着觉。”他们不是危言耸听。在2023年的一份报告里,美国陆军科学委员会直言:“如果美国真的要跟一个同等对手打一场全面战争,我们的工业基础根本无法支撑。”
说白了,美国军工产业的问题,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结果。从冷战结束之后,军费大幅缩减,工厂关门、生产外包、技术停滞,大家都以为再也不会爆发需要海量炮弹的战争了。结果,俄乌战争打了大家的脸。美国靠的那套大而贵的“高科技武器”——导弹、航母、隐形战机——没办法代替最基础的弹药储备。而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恰恰是现代战争打持久战时最需要的。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些工厂的扩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政府砸了几十亿进去,新建生产线,但这些工厂要想真正投入使用,至少还得几年时间。到时候,既要招到能干这份危险工作的工人,还要配齐复杂的设备。而且就算一切都顺利,美国也只是勉强达到能满足乌克兰需求的水平,离真正恢复自己的军备储备还有很长一段路。
这场危机不仅暴露了美国军工产业的落后,也反映出整个国家在战略规划上的失误。几十年来,美国军方和政府把注意力都放在高科技武器上,忽略了基本的工业生产能力。就连军工厂的工人也感慨:“我们这里的设备,老得连电影里都不会出现。”
说白了,美国军工体系的“底子”已经摇摇欲坠,而这种短板,一旦被对手抓住,后果不堪设想。战争总会出人意料,而现在的美国,根本没有做好被“意外”打个措手不及的准备。
美国军工衰退史
如果你想知道美国军工产业到底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就得回到几十年前。当年的美国,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连二战的胜利都离不开它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如今,这一切早就变了样。
时间回到1940年,罗斯福总统站出来呼吁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他提前预见到战争即将爆发,发动全国工业迅速转型。结果怎么样?美国当时的军工产业简直就是奇迹:几年时间,造出了30万架战斗机、8.6万辆坦克,还有200多万辆军用卡车。到了1943年,弹药储备多到甚至成了个麻烦,库房里堆得都快放不下了。正是因为这种生产能力,美国才能支撑二战,并最终赢得胜利。
二战时,,底特律的克莱斯勒工厂生产 M3 坦克,
但二战结束后,军工厂慢慢关停,到了冷战时期,又开始重新扩张。但转折点出现在冷战结束的1990年代。苏联解体,美国人觉得自己没有对手了,军费大幅削减。为了省钱,政府甚至让军工企业们“自己解决”——当时的国防部长召集了几十家军工企业的老大,直白地告诉他们:“大家的饭碗不够用了,你们要么合并、要么倒闭。”
结果呢?当时的几十家大公司,最后只剩下“五大巨头”: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波音、雷神和通用动力。它们垄断了美国军工产业的大部分订单。听起来效率提高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竞争少了,创新也跟着停滞了。
这些大公司更喜欢去搞那些“高大上”的武器项目:战斗机、核潜艇、航母……因为这些项目既赚钱,又能拿到巨额政府合同。但至于像炮弹这种基础军备?没人愿意碰,因为赚头太小,投资太大。而那些做基础弹药的小公司呢?要么倒闭,要么被大公司吞并。
举个例子,美国的155毫米炮弹,每一发都要几十个供应商配合才能生产出来:炮弹壳要用特殊钢材,这种钢大部分还得从德国和日本进口;填充的TNT炸药,直接依赖波兰生产,甚至原料还得从中国买。而引爆用的电子引信,更是复杂无比,里面的电子零件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也就是说,整个供应链早就变成了一个全球拼凑的大杂烩。
这种全球化供应链看起来很“高效”,但只要一点环节出了问题,生产就会立刻瘫痪。而且,想想看,如果下一场战争的对手,恰好是这些供应链上的“关键国家”——比如中国或者俄罗斯——那我们的军工生产还怎么维持?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军工厂早就老化到不行了。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的炮弹厂,厂房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是修铁路用的,后来被改造成了钢铁铸造厂。现在,它还在生产炮弹壳,但厂里的生产线看起来就像恐怖片里的布景一样:黑漆漆的厂房里,一块块烧红的钢铁被拖进机器里,经过反复锻打和冷却,最后变成炮弹的形状。整个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危险系数极高。
同样,艾奥瓦州的灌装工厂,里面的工人每次灌装TNT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点差错引发大爆炸。而在其他国家,比如欧洲的自动化工厂,生产同样的炮弹已经完全是流水线操作,效率高得多。
美国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这两年开始砸钱建新的自动化工厂。但问题是,这些工厂从设计到投产,至少需要几年时间。而且,要招到合适的工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军工厂的活不仅危险,而且技术要求高。比如负责炸药装填的工人,至少要两年时间才能熟练操作,而像炸药这种“危险活”,有些技术工人甚至需要七年才能真正上手。
这还不算完。美国军工产业的“崩塌”,还有一个巨大的幕后推手:国会的预算乱象。
美国军费的80%早就被固定支出锁死了,主要用在人力成本和设备维护上。士兵的薪水、医疗、福利都要保障,而老旧的军舰、飞机、坦克要保养,花的钱也越来越多。剩下的钱本来就不多,而每年国会的预算案还常常拖拖拉拉,没法按时通过。没有稳定的预算,企业根本不敢大规模投资生产线。结果就是:即便我们现在知道炮弹短缺,也没有办法迅速提高产能。
这种现象,军方人士把它称为“自摆乌龙”。每年预算卡壳,工厂停工,国防部的项目只能拖着。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指望我们的军工产业有条不紊地应对下一场大规模战争?
更讽刺的是,虽然大家都知道炮弹短缺是个大问题,但五角大楼里,炮弹生产被当成了“牺牲品”。什么意思?就是每次预算吃紧时,炮弹生产的资金总是第一个被砍掉的。“反正炮弹也用不上,先给战斗机、导弹和航母让路吧。” 这种短视的做法,导致美国的军工基础越来越薄弱。
总之,美国的军工产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战争机器”了。一旦爆发需要大量弹药的战争,美国现有的工业体系根本支撑不住。现在的美国,真得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下一场战争打响,我们能不能撑过第一轮消耗战?
“简单武器”才是战争的关键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那美国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吗?” 其实,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但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先拿炮弹来说吧,这东西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把它生产出来,难度可不小。
炮弹的制造过程,绝对不像你想的那么轻松。拿最常见的155毫米榴弹炮弹来说,它可不是随便弄块铁皮填点炸药就能搞定的。
首先,炮弹的外壳要用一种特殊的钢材——叫“高碎裂钢” (HF-1),这种钢不仅要够硬,能承受巨大的发射压力,还要够脆,到了目标上才能炸成无数碎片,把敌人炸得七零八落。而这种钢材,问题就来了:美国自己几乎不生产,全靠进口,主要来自德国和日本,有时候甚至还得从中国买。
在斯克兰顿工厂,155 毫米榴弹炮炮弹在传送带上干燥
接下来是炸药填充环节。炮弹里面要灌24磅TNT炸药——对,就是百年前就开始用的那种炸药。尴尬的是,美国已经几十年不生产TNT了。现在的TNT,全靠波兰提供,而波兰的原料,又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要是想把TNT的产量提高10倍,光是每月炸药的需求量,就能让全球供应链崩溃。正因为这个原因,美国现在开始尝试用一种新型炸药——IMX来替代TNT,但问题是,这种新炸药产能也跟不上,完全替代TNT,还要很多年。
当然,一发炮弹里还有别的零件,比如炮弹底部的铜制箍带,这玩意儿是为了让炮弹在发射时卡得更紧,准确地从炮管里射出去。而要推动炮弹飞出去,底部还要装上火药——这种火药叫硝化棉,主要在弗吉尼亚州的工厂生产。
然后是炮弹最复杂的部分:引信。引信是装在炮弹顶部的小玩意儿,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是高科技产品,能决定炮弹在什么时间、什么位置爆炸。有些引信是碰到目标就爆炸,有些则是在空中提前引爆,以最大限度地覆盖敌人。而引信里面的电子元件和小型电池,供应链更是复杂,来自世界各地几十个供应商。
所以,你看,一发炮弹背后,是一整个庞大的供应链,涉及钢铁、炸药、电子元件等各种零部件,而这些东西很多都不是美国自己能完全生产的。这也是为什么乌克兰战争一爆发,美国就手忙脚乱,因为这个体系太脆弱,根本经不起一场高强度消耗战。
更糟糕的是,制造炮弹的过程还特别麻烦。比如现在的艾奥瓦工厂,工人们要一颗颗手动检查炮弹的灌装质量,甚至还要把每颗炮弹送去X光扫描,确保炸药灌得够均匀。而在欧洲,人家早就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直接用“螺旋挤压”技术,一层一层地把炸药灌进去,速度又快,质量又好。而我们呢?还在用几十年前的手工灌装工艺。
美国当然也不是完全坐以待毙。这两年,五角大楼砸了大笔钱,开始建设新的自动化工厂,比如在德克萨斯州和阿肯色州,已经有新的生产线在建。但问题是,这些工厂从设计到正式投产,至少还得几年时间。而且,就算新工厂建好了,光是招到合格的工人都够呛。像艾奥瓦工厂那些熟练工人,培养一个就需要好几年。
说白了,美国的军工产业之所以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最大的原因还是战略错误。几十年来,美国军方的重点,全都放在了高科技武器上,忽视了最基础的工业制造能力。在五角大楼眼里,炮弹这种东西,早就被看成了“过时的玩意儿”。他们更喜欢砸钱搞F-35隐形战斗机、核潜艇和导弹系统,因为这些东西看起来更“高大上”,预算也更容易批下来。
但乌克兰战争狠狠地给美国上了一课:现代战争,最需要的还是最简单的东西——炮弹、无人机、火箭弹。这些东西既便宜,又能在战场上快速补充。而美国的军工体系,却已经丧失了这种“简单制造”的能力。
有个军方专家说得很直接:“如果美国真的要跟一个大国打上一场消耗战,我们会输得很惨。” 他不是在危言耸听,因为美国现在的弹药库存,已经被援助乌克兰消耗得差不多了,而生产线却还远远跟不上补充的速度。
军工创新之死
你可能会问:那五角大楼和政府都在干什么?其实,他们也在努力。比如美国国会最近批准了几笔追加预算,专门用来扩建军工厂和补充库存。但问题是,预算虽然批了,能不能真正落实,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美国的政治斗争太严重,每次预算案都拖拖拉拉,军工企业也不敢轻易投资新生产线,怕最后钱没了,工厂白建了。
更关键的是,美国现在面对的威胁,远远不止炮弹短缺这么简单。比如“无人机群”攻击——成百上千架便宜的小型无人机,一起冲向美国的军舰或基地,这种场景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发生了。而美国现在的防御手段是什么?用一枚价值百万美元的爱国者导弹去打掉一架几千美元的无人机,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五角大楼现在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快速适应”。简单来说,就是准备好迎接各种意想不到的威胁,建立一个更灵活、更快速的生产体系。比如依靠AI技术,让现有的武器系统快速升级,或者让更多小型军工企业参与进来,分担生产压力。
但问题在于,这种“快速适应”的能力,恰恰是美国现在最缺的。几十年来,军工产业的萎缩,已经让美国丧失了那种说干就干的执行力。想要重新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工业体系,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国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通力合作。
所以,摆在美国面前的最大问题是:我们真的能在下一场战争来临之前,把这些短板补上吗?
聊到这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美国军工产业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政府和军方几十年来战略失误的产物。不仅仅是生产工艺落后,供应链脆弱,最关键的是,美国从高层到基层,都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
军方高层和那些大公司,几十年来一直把钱砸在那些“昂贵的梦想”上,比如F-35战斗机。这款飞机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但造价也吓人——一架F-35的成本高达1亿多美元,而维护费用更是高得离谱。每次飞行,都要花掉数十万美元。而且,在乌克兰战场上,你会发现一架几百美元的无人机,有时候比F-35还能打得更准。
2024 年,一名乌克兰士兵向俄罗斯军队发射榴弹炮。
更离谱的是,五角大楼的采购体系,效率低得让人发指。军方提出一个新武器需求,从概念到真正生产,至少要十几年时间。这期间,技术早就更新换代了,但五角大楼依然拖拖拉拉,最后交付的武器,往往已经落后时代。比如无人机,早在1980年代,美国就有工程师研发出了比同行领先的原型,但因为军方过于保守,那款无人机差点被扼杀在摇篮里。等到军方反应过来时,这种技术早已被全球各国追平甚至超越。
同时,美国军工产业内部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大公司独占市场,小公司被挤出局。” 军工领域现在基本上就是“五大巨头”在垄断: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等几家公司分走了绝大部分订单。这些公司固然有能力制造出先进的战斗机和导弹,但他们并不关心基础军备生产,比如炮弹、无人机这种“利润薄”的东西。而那些小公司,虽然有创新能力,但没有资金撑到最后。
美国的“军工创新之死”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大量有才华的工程师和小公司,要么被市场淘汰,要么干脆放弃军工领域,转投商业市场。比如,有人曾研发出成本极低的小型无人机,但因为拿不到五角大楼的订单,最终只能去做消费级产品。而乌克兰战场证明,这种低成本的无人机,恰恰是现代战争中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更关键的是,美国军费的大头,都被固定的“刚需”项目占据了:士兵薪水、医疗福利、设备维护……这些开支动都不能动。而剩下的钱,就成了各个项目的“争夺战”。五角大楼往往选择把钱投向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一艘新航母或一架新战斗机,而炮弹这种东西,预算自然就成了“牺牲品”。
说到这儿,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如果下一场大战爆发,美国的工业体系还能撑多久?
美国还能打赢下一场战争吗?
乌克兰战争的教训已经摆在眼前,战争的消耗速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而美国,不仅库存跟不上,产能恢复也需要好几年时间。想象一下,如果美国真的要在欧洲或亚太打一场持久战,面对像俄罗斯或中国这样的对手,我们的炮弹、导弹和无人机,能撑得过第一轮吗?
为了弥补这个短板,五角大楼现在也在调整战略。他们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快速适应”。什么意思呢?就是建立一套更灵活的工业体系,让工厂能够迅速调整生产线,根据战场需求快速生产武器。比如,用AI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或者让更多小型公司参与进来,提供低成本、短周期的解决方案。
听起来很美好,但问题是,美国能否真正做到?几十年来的惯性,已经让美国军工产业变得臃肿、迟缓,要想打破现状,既需要国会提供稳定的预算支持,也需要政府和军方真正转变思维,重视那些“简单但重要”的武器生产。
说到底,美国今天的军工困局,就是几十年来“躺平式自信”积累下来的结果。政府、军方、企业都太过依赖“过往的荣光”,认为美国的军事力量永远是全球最强,自己再怎么折腾,别人也追不上。但乌克兰战争狠狠地给了我们一记耳光——当真正需要大量基础武器的时候,美国的生产体系竟然差点崩溃。
别的不说,就拿炮弹这个“简单货”来说,美国不仅产能严重不足,而且工厂的安全和效率问题也不容忽视。前不久,宾夕法尼亚州的炮弹工厂发生了一起小火灾,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也足够让人后背发凉。要知道,这家工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很多设备早就老化,运转全靠几十年工龄的老员工,稍不留神就可能出事。而美国的炮弹生产线,基本上就靠这类老旧工厂撑着。
如果仅仅是工厂老旧,问题还好解决。花点钱、换个设备,事情也就过去了。但问题的本质是,美国军工生产的逻辑,早就落后于这个时代。现代战争需要快速响应、灵活调整,但美国的军工体系却像是一台锈迹斑斑的机器,启动速度慢得惊人。
更让人心慌的是,供应链的脆弱已经成了致命弱点。比如生产导弹的关键零件,很多来自全球供应链,甚至依赖中国、俄罗斯这样的“竞争对手”。一旦战争爆发,这些供应链被切断,美国的军工生产线立刻就会陷入瘫痪。更别提其他关键材料了,比如电子芯片、稀有金属、炸药原料……这些东西,要么美国自己不生产,要么产能严重不足。
这种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局面,看似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放到国家安全层面,简直就是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炸弹。美国的对手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很清楚:只要掐断美国的供应链,就能让这个“军事巨人”瞬间跌倒。
几十年来,美国的军工体系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化的利益格局,大公司掌控资源,国会预算混乱,官僚体系低效。如果要真正改变这一切,需要政府、军方、企业共同努力,需要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和执行力。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还有多少时间?下一场战争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到来。如果美国还沉浸在“最强军事大国”的幻觉中,等到真正需要动员工业体系时,可能就晚了。
美国曾经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创造过无数工业奇迹。今天,我们要面对现实:美国的军工产业正在摇摇欲坠,我们必须重新启动这台沉睡的机器,否则下一场战争将让我们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