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人民永和》 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豫剧《人民永和》 受访者供图

“拿起白蒸馍,想起郑永和。”这是一句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流传已久的民谣。

郑永和是谁?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写道:“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难忘三书记。”三书记,一个是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一个是组织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还有一个就是从河南省委副书记任上离休后回到辉县,带领全县人民劈山凿壁、架桥修路的郑永和。

“干部有退休制,共产党员没有退休制。”这是郑永和常说的话。他带领一班人,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终于解决了辉县几万群众用水问题。

在辉县市连演20多场之后,12月6日,现代豫剧《人民永和》作为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的剧目之一在许昌市上演。该剧主创团队历经8年,精心打磨,终于把郑永和的故事搬上了豫剧舞台。

郑永和的感人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人民永和》通过豫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郑永和的精神,让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感受激荡人心的力量。

《人民永和》编剧兼导演李云对太行山有着深厚的感情。2017年,李云到辉县市太行腹地深入采访,体验生活,对郑永和及他的老干部服务队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查。郑永和及其战友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李云,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李云13次改稿,5次推倒重来,20余万字的草稿最后浓缩为约3万字。

《人民永和》由辉县市豫剧团独立上演,剧组坚信“自己人演自己事儿,有独特优势”。主演邵华增领衔辉县市豫剧团的优秀演员,以精湛的演技和优美的唱腔,将郑永和等人物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邵华增说:“为了贴近郑永和的精神境界,我深入钻研其生平经历与价值观念,力求在举手投足间精准传递人物神韵。”

“剧中,郑永和在暴雨中跌入泄洪沟时的内心独白,每一个拖腔都是他对百姓的愧疚,是他心中坚定信念的回响。面对妻子遗照时,轻柔的台步、微微颤抖的身体,将人物内心的柔软演绎得淋漓尽致。”原新乡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徐国平说。

豫剧《人民永和》的艺术风格兼具英雄主义史诗与抒情的生命韵味,叙事宏大壮阔却也不失细腻温情,情感表达真挚深沉且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舞台上,导演李云推崇的极简戏曲理念贯穿始终,巧妙遵循戏曲写意精髓,去繁就简,以简洁凝练的场景、灵动多变的光影,为演员的卓越表演拓展广阔天地,使之与角色、剧情浑然一体。

“太行崖柏”是该剧舞美设计的核心意象,精准勾勒出太行神韵与人物风骨,雄浑壮阔与精巧细腻相得益彰。此外,该剧音乐元素丰富多元,作曲深度探寻豫北太行文化根源,采撷民间音乐精华,依托人物情感起伏与剧情发展节奏精心雕琢旋律,诠释郑永和的豪迈壮志与柔情似水,为剧目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豫剧《人民永和》的亮点不仅在于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卫军表示,该剧展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不仅是对郑永和个人的赞誉,更是无数共产党人的集体写照。

(记者: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