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畏寒怕冷、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这多是阳虚体质
赵晓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副主任医师。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门诊部坐诊。
如果你经常出现畏寒怕冷、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着凉后腹痛、大便溏稀、浑身乏力、腰膝酸软、夜尿多等症状。一到冬天,即使喝再多热水,穿再多衣服,都不管用,而且你观察舌象,舌体肥大、淡白、舌边有齿痕,这多是阳虚体质。那什么是阳虚呢?阳虚,就是体内肾阳不足!中医认为,阳虚体质,其实就是体内阳气不足。在五脏养生中,“肾”为阳气之根本,就像体内有一团火,从而温暖全身。而因饮食不节、房事过度等导致肾阳不足,因此引起机体的抵抗功能下降,从而表现出上述现象。
所以要重视养肾。那该怎么养肾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体内点一把火!火一起,寒气被驱散了,湿气就被蒸发了。那要用什么来点火呢?因为温热壮阳的药物虽然都能生火,但火性上炎,“补药”都直冲上焦去了,不仅没法暖肾阳,反而会加重上焦湿热的情况。
这怎么办呢?今天分享一味良药——附子,它既有温热之性,又有下潜之性,专补下焦阳虚,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附子这把辛热纯阳之火,能让肾火重新燃烧起来,让冰冻的肾水慢慢融化。火点起来了,但因为长期肾阳不足,体内湿气上无力蒸化,下无力排泄,只能淤堵于中焦。此时就要清除体内湿气,防止中焦脾土阻挡阳气升腾之路。祛湿有两种办法。一是温阳化湿,用阳火把寒湿之气蒸发掉;二是利水渗湿,用利尿的办法将水湿渗降于下,从小便而去。这时用人参、白术和茯苓,这三味药合用,把凝结在脾土的湿气给消灭掉了。接下来用白芍,有阴沉下降之性,能压制附子上升之性,把附子束缚在下焦,让它温肾暖阳。就这简单的五味药材,一切阳虚导致的寒湿痹痛,就这样被它们轻松化解,让人再没了消沉、冷痛之感。
这个方子叫做附子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5味中药组成。五者共奏温经扶阳,除湿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炎、慢性肠炎、盆腔炎、带下病、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疾病。一般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加减,全方位调理。先驱寒湿,再通经络,接着补阳气,身体也就松快起来了。腰也不疼了,腿也不凉了,关节也不往外冒凉气了。
有一个七十多岁的病人,来看诊时是大夏天,正是三伏天,他穿着小棉袄大棉袄,外边披个大衣,然后头上裹着围巾,戴个大棉帽,还裹了围脖,然后进诊室。把脉时,患者才哆哆嗦嗦把手伸出来了,那双手满是津湿津湿的汗。根据他的症状,我给他开了桂枝加附子汤。回去喝了一段时间,来复诊时,棉袄啥的都脱掉了。所以,如果你有风寒湿性的关节疼痛,全身发紧冷痛;光吃止痛药可不行,治标不治本,还伤害肝肾;可以找我进行祛风除湿,散寒补阳的调养,坚持一段时间,肯定有效果的。
赵晓骨科中医 擅长:颈、肩、腰、腿痛症、膝骨关节炎、各类筋伤骨伤、运动损伤的诊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