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症医学科(ICU),

一个被称为捍卫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地方。

这里几乎每天都发生着

“与死神交锋,为生命守门”。

重症医学科,在国内大规模建设发展的历史不到20年。而早在2004年12月2日,宁德市闽东医院设立重症医学科,20年间,从最初的4张床位发展至如今的30张床位,历经“生死交锋”,抢救了一大批濒临死亡的急、危、重症病人,成为闽东地区重症医学领域的“特战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简陋起步到救治突破

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诞生于艰难的起点。

2003年筹建之时,专业人员和设备近乎空白,如在一片荒芜之地开垦。科室创始人顾凌主任被委以重任,他短暂赴北京进修重症医学后,便回到闽东医院,组建宁德市首个综合性ICU

开科之初,条件极为简陋,仅4张床位。顾凌主任回忆道:“那时,每个月基本就回家一天,其余时间都扑在科室,带着一群年轻的医护人员摸爬滚打。”就这样,他们从无到有,开启了重症医学科的成长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

2004年12月,一位误服有机磷农药的农民,被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和意识障碍的阴影笼罩,生命岌岌可危。但这里的医护人员镇定自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灌流治疗等操作一气呵成,成功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开创了宁德市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先例

自2005年起,科室不断书写着救治传奇。5月,男性胰腺炎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血液净化治疗让他转危为安,凸显了ICU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关键意义,也表明科室在血液净化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年7月,血浆置换术(人工肝)的开展,填补了闽东医院及宁德市的技术空白。

随后几年间,科室一路创新突破。2006年11月,肺动脉漂浮导管技术开展,填补闽东地区空白,使危重病诊疗水平迈向全省前列。2007年6月,心脏临时起搏器技术首次应用,推动医院外科发展。2008年7月,ACURA床边血液净化机开展血浆吸附治疗,为福建省首创

2009年是科室发展的新节点。疑似禽流感患者、乌头碱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被成功救治,彰显血液净化技术的重要性。同年科室乔迁新病房床位增至10张,设施更完备。

此后,科室在创新之路上高歌猛进。从2010年到2015年,不断开展新技术,确诊罕见病例,成功救治众多危重病患者。2017年的救治成果令人瞩目,禽流感、肺血栓栓塞症等患者被成功救治,多科室联合抢救消化道肿瘤患者。2018—2019年,主动脉球囊反搏、床旁超声等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科室的救治能力。2020年9月,抗疫关键时期,科室响应号召组建援莆核酸检测采样队,圆满完成任务。

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从简陋起步,凭借医护人员的努力,成为卓越救治的典范。

人才梯队传承 技术创造奇迹

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支撑。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在人才引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们不仅聚焦于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优秀人才,那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也被积极引入,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让科室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且,科室深知“闭门造车”难有大作为,积极与其他医疗机构展开广泛的交流合作。学术讲座、病例讨论、技能培训和考核等活动定期开展,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临床技能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11月14日,全国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优秀病例大赛全国总决赛,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万鑫副主任医师荣获“生命守护之星”称号,施云弟主任医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20年的发展,如今,科室的医护人员已近80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0人,还有10余位医护人员到国内知名ICU进修学习过,对动/静脉穿刺置管术、气管插管/切开术、纤支镜检查与治疗等操作都能娴熟开展,还能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胃肠功能等指标,综合运用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循环支持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以及营养支持技术等,全方位抢救重症病人。

2021年,重症医学科二区成立,床位数总计扩展到30张,技术水平在省内处于先进之列。2022年10月,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被成功救治,这是科室实力的又一有力证明。

2023年4月,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技术在科室正式开展,这是重症医学领域抢救患者生命的“终极武器”,能为呼吸和循环衰竭患者提供体外的生命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正在抢救病人

今年2月13日的深夜23点30分,40岁的郑先生因呼吸困难来到屏南县医院急诊科,心率低至30余次。接诊医生赶忙与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联系,考虑暴发性心肌炎后紧急转诊。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心血管内科医疗团队早早就在急诊科等候,ECMO团队也严阵以待。

14日,1个半小时后郑先生到达闽东医院时,他已反复室颤、无脉室速,生命垂危。施云弟主任医师果断决定启动ECMO治疗。在与家属紧急沟通并得到同意后,医生一边持续心肺复苏,一边紧急建立ECMO通路。当VA - ECMO成功启动,鲜红的血液流回患者体内,郑先生的血压上升,冰冷的四肢也有了温度。

然而,ECMO成功运转只是开始,后续规范管理才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重症医学科团队紧密协作,医护人员24小时守在床边,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经过综合治疗,患者循环改善、血乳酸下降、神志好转。在ECMO支持近110小时后,郑先生达到撤机标准,2月18日成功撤机,转入普通病房后顺利康复出院。

截至11月,科室已成功运用ECMO救治5例危重病患者,成功撤机3例,成功率达60%。

播撒重症医学“火种”

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守护生命的重要防线,不仅在当地乃至福建省内都享有盛誉。这一切,离不开科室主任顾凌和他的团队不懈的努力与付出。

顾凌主任表示,科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已成长为闽东重症医学的“火种”。他的愿景是不断扩大队伍,将这份薪火播撒出去。

事实上,顾凌主任和他的团队早已在行动。他们不仅为兄弟县市的重症医学事业提供技术支持,更使宁德市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凌主任在查房

“早期霞浦县医院重症医学开科时,我们派医生去支援,还领办了柘荣县医院重症医学科,为周宁县重症医学科提供人力支援,还到过古田县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曾经有过连夜带着人和机器赶去抢救病人的情况。在整个福建省范围内,宁德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相对较好,几乎每个县都已成立了重症医学科。”回顾重症医学科20年的发展历程,顾凌主任感慨万分。

顾凌主任说,自己早已“没了时间观念”,吃饭没正点,睡觉全靠碎片时间拼凑。他的24小时,几乎全部贡献给了医院流程优化、患者救治和综合协调等工作。这种“特战部队”的习惯与节奏,早已融入他的生活。面对紧张、压力繁重的工作,顾凌主任却显得云淡风轻。

日前,闽东医院与柘荣县医院正式签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闽东医院在帮扶基层医院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早在2015年,闽东医院就已经开始对柘荣县医院进行帮扶。作为“中国长寿之乡”,柘荣县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但在2018年之前,该县的重症医学科还处于空白状态。聚焦这一学科建设,闽东医院选派了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火根等专家赴柘荣县医院组建重症医学科,并相继派出龚振斌、陆通安、万鑫等医生就具体问题开展帮扶、及时解决。帮扶团队通过三级医师查房制、两周一次教学查房等方式,使柘荣县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思维得到了显著提升。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座右铭。

顾凌主任表示,医疗卫生事业要有一个崇高的目标、崇高的医德。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努力,让濒临死亡的病人获救,这种感受是金钱和荣誉无法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2024年大合照

他们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重症医学的“火种”播撒者。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故事仍在继续。

(张帅)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陈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