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微信同学群,大家都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的几天群里热热闹闹;
很快,不少人选择“潜水”而不参与互动,也不退群,像个隐形人,极偶尔出来,说上一句半句,已经是难得的了。
有人说,是因为大家都经历了很多风雨,开始变得成熟稳重,少言寡语;
也有人说,是因为人们都懂得言多必失,不愿意也懒得说话了;
还有人认为,那些不群聊,还不退群的人,很让人抓狂。
其实,同学群里,不群聊,也不退群的人,往往是这4种心理。
不喜欢群聊,又觉得退群不礼貌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毕业多年后,忽然有人借机组建了同学群,第一反应是兴奋和喜悦的;
因为可以找到久违的同学情,看看大家的近况,还可以和曾经印象好但失联的同学重新建立起联系。
可有些人,本身喜静,渴望深度的沟通和交流;
他们往往会在加入群之后,翻看群成员,找到自己想要建立关系的同学,加为好友,而不会参与任何的群聊天。
曹雪芹曾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有心人都知道,群聊天时,大多话题比较泛泛,多数是生活娱乐的“八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嬉笑怒骂,热热闹闹,很难有深刻的、针对性强的沟通;
有人认为,这些“没营养”的话题太无趣,他们只想和知心人说些自己的心事和趣事,用心维系和这些人的友情。
这样的人,通常心思比较细腻,他们不喜欢与自己不相关的人了解自己的思想见地,不指望成为众人的焦点和话题,所以他们不喜欢群聊;
但又觉得,贸然退群很不礼貌,于是,他们就成为了群里“冷眼旁观”的看客,不打扰别人,也不会让别人来打扰自己,安闲自在。
学生时代曾被中伤,不确定自己是否被人接纳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同学群里,正在热闹地探讨着聚会的事儿;大家兴奋地出主意,张罗各种活动;
忽然有个人说,要不咱们哪天约个时间,一起回原来的学校看看,找找回忆,没准还可以顺便看看班主任老师呢!
这时,有个女同学说,自己可能没那么想去见班主任;
在几个同学的追问下,女同学提起了老师曾经对她的恶言恶语,至今仍在耳边回响。
没想到,几个同学纷纷指责她说:
“都过去这么久了,你怎么还记得?”
“老师也有老师的不足啦,没必要那么记仇。”
“人长大了,心胸就得放宽!”
她无助而受挫地意识到,别人根本无法同理她的感受,大家似乎都在为她“扫了聚会的兴致”而感到厌烦,她于是不再发声。
有人说过:
一个人一生中落的雪,别人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过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可承受之痛”,善意严肃的批评和恶毒的谩骂侮辱,本就是两码事儿;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说:
你永远也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像他一样走来走去。
女同学在群里提起,不求人人都能同理,但至少有基本的尊重;
郭德纲说:
“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一些不明就里的人,靠着自己浅显的人生经历,随意指责别人,本身素质就不高,这种虚伪脆弱的同学情,根本不值得珍惜。
不参加群聊,甚至退群,都是明智的选择。
混得不好,避免被人关注
李小龙曾说:
骄傲是人类错误的情感表现之一,而自尊心是人类基本潜伏的意识。
有些时候,加入同学群并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有些热情友好的同学,建议自己加入的。
但加入进去后,看着很多同学,已经混得风生水起,要么婚姻幸福,要么事业如意,只有自己,或者形单影只,或者经济困难,工作不顺心。
为了避免触碰伤心事,或者自己的情绪有波动;
于是,就选择不参加群聊,“眼不见心不烦”,不说自己的事,也不参与别人的讨论,像个透明人一样。
作家刘同说:好朋友处于低谷,任何安慰都好像是炫耀,只能靠他自己走出来。
这些人懂得,是自己的自尊心,暂时无法承受周围人“晒的幸福”,而选择躲在角落里,不想示于人前,一边孤独地疗伤,一边默默地精进自己,积蓄力量。
他们不参与群聊,不为别的,只为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怕别人盘问自己,也怕自己羞愧难堪。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人总结过,步入社会后,同学群里的聊天,多数是“扯淡”、“吹牛皮”、假惺惺的寒暄和捧场。
这种“油腻腻”的圆滑世故,是大多数人反感的;
因为“众星捧月”,月只有零星的几个,而大部分人都是“陪衬”的星,没有人愿意总是忽略自己而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果有人在群里花式炫耀,更是对生活在潦倒边缘的人的“全方位碾压”。
成年人的世界本来就很艰难,有对物质的焦虑,对日渐亚健康的身体素质的担忧,对孝顺父母和养育孩子而力不从心的恐慌;
本来指望能在同学群里,获得一丝慰藉,找到和自己同频的人,分享些感悟,探讨些有意义的话题,却不想,这世上本没有感同身受,也不会有人理解你的思想和经历;
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要忙,甚至时间久了,群里还会时不时地还会蹦出几条广告和砍价信息。
这些现象只能说明,已经变了味的同学情,只配被人遗忘和冷落;
勉强维持的表面情谊,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不如铭记曾经的美好,彼此珍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