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首个任期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制裁不断升级,范围已经从高科技产业逐步扩展到农业领域。以至于现在一颗普通的大蒜竟然成为美国眼中的“极大威胁”,掀起了一场跨国争议。美国国会不仅通过立法限制中国大蒜进口,甚至提出了所谓的“食品安全”与“劳动剥削”指控。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实意图?中国大蒜真的会对美国构成威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美国针对中国大蒜的制裁行动迎来新一轮升级,美国众议院以281票对140票通过了2025国防授权法案,禁止中国大蒜进入美军商店销售。如果参议院最终表决通过,该法案将正式生效。这项法案不仅强化了对中国大蒜的限制,还提出了更具争议性的指控。

美国国会议员里克·斯科特污蔑中国大蒜是“污水大蒜”,并声称中国使用人类粪便作为肥料,可能对美国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他还提出了《污水大蒜进口法案》,建议对中国大蒜发起301调查,进一步限制进口。此外众议员克里则从“劳动剥削”角度提出指控,声称中国大蒜种植过程中存在“童工”或“奴隶劳动”,这些指控完全是无中生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美国并不是心血来潮,他们对中国大蒜的制裁并非始于近期,而是有着长达近30年的历史。早在1994年美国就对中国大蒜发起首次反倾销调查,随后征收了高达376.67%的反倾销税,这一税率几乎等于禁止中国大蒜进入美国市场。

而那一时期关税的影响立竿见影:1993年中国出口美国大蒜2.4万吨,占美国进口量的79%;而到2019年这一数字骤降至0.4万吨,占比仅3%,此后美国连续多次延长反倾销税的有效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2006年、2012年、2017年美国分别进行了四次反倾销税日落复审,继续保持高额关税。2022年10月美国发起第五次反倾销日落复审,随后在2023年2月由商务部终裁延续反倾销税。

2023年5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取消反倾销措施将威胁本土产业,决定再次延长反倾销税期限5年。近三十年的“高压政策”已经让中国大蒜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大幅缩水,但美国并未就此止步,反而试图通过立法推动全面封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高达2234.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2023年中国大蒜出口量达到223万吨,占全球出口市场的95%。无论从产量还是出口量来看,中国大蒜都在国际市场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中国大蒜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优势,得益于中国的大蒜种植实现了现代化和集约化管理,从温度、湿度到通风的全方位控制,既保证了质量,也降低了成本。

也因此具有价格与质量的双重优势,中国大蒜不仅价格低廉,还因其独特的香味和品质受到国际市场青睐,在美国超市(如沃尔玛、克罗格)中国大蒜的销售额一度占到40%。中国还通过现代化技术实现了高效率生产,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全球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美国的大蒜产业则显得力不从心,美国年产量仅20万吨,远低于中国的规模。而且美国的大蒜种植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该地区一度因干旱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即使在高额关税保护下美国本土蒜农也难以与中国大蒜竞争。

不能忽视的是美国市场对进口大蒜的依赖程度极高,据统计美国进口大蒜的30%来自中国,其他供应来源如墨西哥和西班牙,因成本和产量问题难以填补中国大蒜的市场空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美方的这些指控,中国方面迅速作出回应,指出其毫无根据。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科学与社会办公室公开发布研究报告明确表示没有证据证明中国使用人类粪便作为肥料。而中国出口大蒜需经过严格的国内外检验检疫,美国海关的把关更是严苛,不可能出现安全隐患产品进入市场。

并且中国大蒜年如此庞大的产量根本不可能依赖“剥削性劳动”完成,以山东为例,当地每年出口美国的大蒜超过万吨,如果采用所谓“用嘴剥蒜”的方式,每日需万人剥蒜,这显然与现代化生产现实不符。

中国指出美国此举实质是为保护本土蒜农,通过编造谎言打压中国大蒜。这不仅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也是对全球贸易规则的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制裁措施确实对中国大蒜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部分出口商因失去美国市场而面临经营压力。然而中国大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依然强劲,通过进一步开拓其他市场,中国出口商正在逐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失去中国大蒜的供应后,美国本土大蒜价格从每磅2美元飙升至5美元,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以中国大蒜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如酱料厂、披萨店)因成本增加,部分企业减产或停产。数据显示美国约500家小企业因此陷入困境,其中30%出现减产或停产。

虽然制裁措施在短期内为美国本土蒜农提供了市场空间,但高昂的扩产成本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使得这种收益难以长期维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大蒜出口受阻后全球贸易体系将随之被打乱,虽然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家试图填补空缺,但因运输成本、产量限制等问题难以完全替代中国大蒜。美国食品加工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供应商,增加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中美之间围绕大蒜的争端表面上是农业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应摒弃零和博弈思维,以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短视的制裁政策不仅损害了本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也暴露了其本土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不足。通过国际协商,恢复与中国的正常贸易,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单边制裁和保护主义只会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只有通过公平、自由的贸易规则才能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球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