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系列,山水画看似简单,如果单纯的认为只要熟练勾、皴、擦、染、点等技巧,就能够创作出一幅好的山水作品,这属于一种认知上的误区。实际上,山水画创作是需要具有很高的绘画学养和技术,且山水画主要是表现一种精神上的审美。而山水精神的内核所传递出是人文情感,以及对社会哲学与思想意境的表达,所以山水画涵盖了深厚的绘画技术与人文修养。在当代山水画家群体中,覃志刚先生作品具有鲜明的大气象审美感,属于在绘画艺术创作上的探索者。他的山水画总流布出苍茫的气势,往往会让笔墨去追求意境上的开放性,展现出自然山水面貌的壮美和雄阔。他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精神气息,进而寄情于山水绘画的灵动性,以笔言志、以墨抒情,持之以恒。他在精耕研读传统绘画技术的同时,不断地诠释着山水的博大和精深,演绎出传统山水绘画的生命力。他继承传统且遵循古人的哲理与审美视角:“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去吸取山水艺术的审美视野,从而去理解山水画与哲学思想的血脉相承。实际上,在当代中国山水画领域,覃志刚的艺术风格多以笔墨气势制胜,他的作品不仅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与浓厚的传统色彩。他的笔墨有吴昌硕的淋漓和质朴,又有黄宾虹的浑厚与华滋,更有白石老人的浑朴和稚拙。可以说在当代山水画家群体中,他的创作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表现在作品格局开阔又具有雄伟的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察覃志刚作品的笔墨功力和艺术性,首要看他对意境与传统的默契融合,同时在山水的架构上有意识植入“哲理”元素,所以他的山水画会在笔墨间流露出苍劲和辽阔。读他创作的《风雨如盤》作品,首先是气势磅礴而意蕴生动,其次是富于哲理和对物象的重塑,他善于运用鲜活的笔触与墨色的变化,赋予画面以强烈的精神审美和生命力。作品展现出了物象风雨如磐的气势,他以墨色的浓淡晕染来营造氛围,让山峦或树木更显苍茫和厚重。作品有很强的层次感和鲜明性,而内在的气息仿佛裹挟到了自然中,画中树木挺拔苍劲,有一种朴拙与韧性的旷达感。他的笔触狂放而不失章法,留白之处又仿若苍穹般的空灵之美。劲道的线性嵌入雄浑的山石间,与茂密的苍松相互映衬,尽显天地间风雨如磐的苍茫壮阔。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雄浑、冷峻且富有张力的独特意境。无论随意截取任何一段山川河流,或是描绘草丛和树木,他都会用浓淡干湿的笔触渲染出苍翠和秀丽,从而给作品的物象注入了生命的韵律。一幅流布着生命韵律的山水作品,不仅呈现出大自然的本来面貌,也传递了自然与人类共命运的精神气象,以其达到笔墨与心灵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水画从传统到个性而保持艺术的平衡,这需要在作品中植入一种诗意化的生动,能让诗情画意在山水间流布的淋漓尽致。读他的《棋逢对手》作品,一幕青山翠影听水声,仙翁对弈看云舒的感觉。遥望远方心境悠然皆是过客,棋局胜负笑看人生。潺潺溪流看似风景,却幻化出了漫漫红尘,仿若远古而来的诗韵。再看山腰间弯曲的青石小路,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静谧,松形鹤骨,苍翠俊秀,流云掠过天际,搅动起行云流水般的幻梦。《棋逢对手》让喧嚣的尘世逐渐变得宁静,每一处笔触,皆蕴含着无尽的情绪,每一抹色彩,都晕染出如梦的诗境。作品展现的景观让人沉醉于这咫尺的乾坤,心驰神往在画幕中的桃源盛景。覃志刚在山水作品中表达出的诗意,正契合了中国画的无声之诗,他作品中山水与诗意的密切融合,表现在作品笔墨构造上的境界之美,也会成为山水创作的特定审美标准。在覃志刚的山水画中诗与物象交相辉映,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力与审美价值。事实上,中国画是在诗意的镜像中展现出大美,才能让作品的笔墨语言转换成写意之境。情感蝶变成了诗意放到山水画创作中,会升华笔墨上的精神写照。覃志刚先生的山水作品,在传承的基础上让诗意和哲学巧妙地融合,从而增进了观者读懂山水画的美学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山水艺术特征的一种解读,也会醒悟与理解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覃志刚先生的山水作品,尤为引人瞩目的是画面宏阔的浩然气象,以及笔墨营造出山水画的意境和生机。他通过精心布局和熟练的笔墨运用,让作品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态势,从而创作出能够超脱世俗的山水景观。他的绘画艺术继承了传统理念和哲学思考,让画面留白的空间虚实相生,给有限的空间里赋予了无限想象。他的山水画不仅表达了自然的美貌,而且深入大自然的灵魂以抵达“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唐.王维语)”的视觉效果。其实,山水画的美感主要来自于笔墨精神,所谓的“笔墨”简单的说就是绘画一种技法,而“笔墨”又因其间学养的高低会呈现不同变化。所以,想提升作品的格调与笔墨蕴含的学养深浅息息相关,无论点、线,勾、染、破等技法,能够展现出山水精神方可称之为格局。这需要创作者具备多元化的修养和社会阅历,因绘画技法与作品格调是相互想成的,一幅优质的山水画不仅要表现技法的成熟,更需要体现到笔墨技术与精神上的支撑。从覃志刚先生的山水作品中,不单纯去感受他创作过程的情感元素,而是他以形神兼备的笔墨功力和绘画布局,达到了作品精神上的张扬和展现。他的山水画不仅是自然意象的表达,更是面对大自然审美的重新梳理,在他的笔下山川、云雾、河流、草木等物象都能赋予其生命意义。他特别强调画面的“留白”或“虚实”技术表达,去引导观者透过山水进入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出一种社会价值观与哲学思考。覃志刚的山水画是让笔墨融入意境,使山水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审美价值,他的作品可达 “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清代唐岱)”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山水画的格局在于一种气韵,历代山水画家都将气韵视为至高境界,覃志刚的山水画同样注重气韵和生动的重要性。他在追求笔墨上的纵横交错时,力图去实现黄宾虹的“气原骨力,韵在涵蓄;气韵生动,全关笔墨”的绘画技巧,让气韵在他的山水间流转畅通。因此,他的山水画在审美趣味上逐渐增强了透视效果,让作品的整体面貌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读他的山水画不仅看笔墨功力,而要从作品经营上能够捕捉到“诵古今之书,睹古人之迹”的修养,也能感触到“气韵生动,本于自然”的精神气质。一幅山水画只要具备了精气神,能以气韵引导和介入到了审美意图,又不僭越传承的法则和规矩,才属于是山水画的一种境界。读覃志刚先生的山水作品,不可回避的是他笔墨上的传承精神,他在创作中的传统笔墨尤为明显。不难看出他受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影响至深,作品中经常呈现出虚实交融的意境,“意”与“境”是绘画融入情感的传统表现。作品无论画面布局和对物象的架构,或在笔墨技巧上的运营,从墨染、留白、虚实等都能感触他扎实的传统功底,以及对传统技法的精准把握。覃志刚先生的山水创作在继承传统中,又企图去寻找时代意义上的审美创新,他让笔墨融入当代审美意识,又架构到传统绘画的图谱里,作品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时代意趣,而且也能在创新的笔墨中生出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读覃志刚先生的山水作品,始终有一种谨慎的心态,如果单从作品去评判,覃志刚先生算得上是一位优秀画家。但他的身份曾在艺术管理领域多年,尤其当下对于“画家”概念称谓的模糊性,又因受“老干体”书画在业内负面影响,很多具有书画天赋的体系管理者都被蒙了一层带色的面纱。恰恰覃志刚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表现了“超然物外”的洒脱和清醒,能够准确把握艺术与职场的界线。从而摆脱了职场与名利的束缚,他倾注于艺术创作来实现人生价值的转换。读覃志刚先生的山水作品,观其作品那种蓬勃气象,以及对意趣和诗境的深透的表达,都是以拓展传承融合人生哲学的艺术表述。不可否认,他的创作缺乏专业的技术训练,在绘画艺术上无法抵达“出神入化”之境,也难以展示他心中的壮美河山。他的山水尽管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和浓厚的文化底色。依然没能达到山水画艺术的顶层高度,这无疑成为为一种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山水画只要“意”和“境”达到和谐统一,在视觉上能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会呈现。追求意境是山水画家的首要目标,覃志刚先生通过山水表达情感,让笔墨艺术和思想融入其中,从而达到精神与审美上的高度,足矣。(作者:乔维,艺术评论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覃志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覃志刚

人物介绍:

覃志刚:1953年5月生。现任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原副书记、副主席,西泠印社顾问,北京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