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北京有一条远近闻名的小胡同,这条小胡同里出了很多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士钊故居

这条胡同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与东、西罗圈胡同相通,北邻内务部街,长约700多米,地处北京城东部的黄金核心地带。

这条胡同的名称最早可以参考明朝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书中为它取名为——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徐向前、章士钊、荣毅仁、臧克家等人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章士钊先生的故居——史家胡同51号院。

周总理赠房,史家胡同51号

新中国成立后,有些文人雅士、社会名流离开大陆,前往香港等地。而章士钊反其道而行之,他没有离开大陆,反而是带着妻儿从上海迁居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士钊

章士钊在北京没有房产,他来此是因为他想离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新中国的首都近一些。

一家人都到了北京,没有住的地方也是不行的,便只得借宿在好友朱启铃的家中——东四八条54号。

朱启铃曾在北洋政府做过总长,算得上是大官了,但是他的家也没那么阔,朱家和章家俩大家子人住在这里甚是拥挤。

1959年,周总理的拜访,让章士钊一家人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当时,周总理去看望章士钊,一进门便看到了拥挤不堪的书房兼客厅时,既吃惊,又自责。周总理郑重地对章士钊说:

"行老,我们对您的关心不够,这么多年,竟一直让您居住在友人家中。"

专心读书治学的章士钊倒是无所谓,对于他来说,有一个可以看书、写字的地方就是很满足的了。

周总理了解章士钊,知道他不在乎自己住得怎么样。但是周总理离开之后,还是立刻向毛主席作了报告,同时指示国务院管理局为章士钊找一处四合院住宅。

管理局的同志们考虑到章士钊一家已经在东城住了十年了,对这附近的环境比较熟悉。他们在征得章夫人的同意后,为章士钊一家选定了史家胡同51号。

管理局的同志们选定了史家胡同51号后,又请章士钊去看了一下宅子,岂料章士钊说什么也不愿意。

并不是章士钊觉得房子不好,而是因为他觉得房子太大了,自己一家住不了,会浪费住房资源,所以坚持把第三进院分出去。

要知道,为章士钊一家选住所是毛主席同意,周总理亲自指示的大事,管理局没人敢决定,便将章士钊的要求上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

周总理听说此事后,又去到了章士钊家中,郑重其事地告诉他:

“行老,我请示了毛主席,这房子是送给您的,感谢您对我党的帮助和合作!”

章士钊和毛主席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

曾借给毛主席2万大洋

早在1920年夏天,毛泽东和蔡和森就曾为了湖南赴法留学学生缺少路费这件事,找到过章士钊。

章士钊得知情况后,不仅对于他们救国救民、赴法留学的行为十分感动,还对此十分支持。

章士钊立刻发动了社会各界的名流雅士为他们捐款,最后筹集到了两万大洋,并全部交给了毛泽东。

后来,这笔钱一部分用于赴法留学学生的路费,剩余的部分成为了毛泽东开展革命工作的经费。

可以十分肯定地说,章士钊先生对中国革命曾经是有大贡献的,对我党是有过很大帮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中)、周总理(左)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后,毛泽东因事滞留重庆,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会谈。

途中毛泽东曾经征询过章士钊对形势看法,章士钊在毛泽东的手心写一“走”字,耳语“三十六计,走为上”,劝毛泽东速离险境。

可见两个人的交情不是一般的好,可以称得上是缘分深厚了。

1960年秋冬之际,史家胡同51号的房子重新装修完工,周总理特意邀请章士钊吃饭,酒桌上又一次郑重地对章士钊说:

“行老对中国共产党有过许多帮助,这栋房子算我们送给您的。”

章士钊听后哈哈大笑,回答道:

我一生既无动产,也无不动产,要是收下这房子,我倒在解放之后反成了有产阶级的房产主了。

周总理听到章士钊幽默的话语,笑着说道:

那也好,房子永远归行老和家眷居住,由你们管理。

从此,章士钊一家离开了居住了十年的东四八条那半个后院,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史家胡同51号。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士钊

在这里,章士钊一家人真正拥有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晚上的章士钊,生活是十分简单的,有时几乎整日都在写文章,80岁的章士钊开始了《柳文指要》的写作。

感谢阅读!

这里是说历史,讲述历史文化,凝聚文化力量,弘扬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