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翻阅先贤陈昆于清咸丰三年(1853)编著出版的《开县志》,发现我所不熟悉的一个地方:开州坪。譬如:
△观音洞在县东开州坪西偏。父老传言,献贼(按指张献忠)自黄陵城突出,总兵猛如虎追至此,杀贼最多。今农夫锄地,每得箭镞刀环。(咸丰《开县志·山川》)
△嘉庆四年,贼首王三槐屯营白岩山……明年八月,贼首冷天禄复屯营开州坪。(咸丰《开县志·寨洞》)
△(嘉庆)三年正月,(林亮功)贼自白岩山窜县境开州坪,(桂)绅率勇先至马鞍场,扼要抄击,贼不得过。五月,贼下开州坪,走万县。……(咸丰《开县志·人物》)
之后,翻阅有关清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军活动的资料,又看到不少有关开州坪的记载。譬如:
△……适开州坪贼匪林亮功等倾巢下山,由梁万交界之陈家坪、牛鼻子一带奔窜。(勒保嘉庆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奏折录副)
△(白莲教俘虏)供称:王三槐等一股由新宁、东乡边界奔窜,原欲绕出开县之北,冀与林亮功合伙,及至将到温汤井地方,知林亮功等已经窜离开州坪……(同上)
△(正月)……林亮功因灯草坝走不过去,仍退回开州坪。……(四月)小的同冷天禄、王光祖约会,原想与开州坪林亮功合伙,不晓得林亮功从开州坪下来,已被官兵在荆竹关一带围住不能会合……(王三槐被俘后口供)
心里不由生出疑问:开州坪在哪里?
(二)
开州坪,顾名思义,当然在开州。
最早提到建置开州的典籍当是《隋志》。陈昆在《开县志》中引《隋志》说:后周置汉兴县,西魏攻曰西流。又置开州……大业初州废。(咸丰《开县志·建置》)后周应在西魏之后,西魏在535~556年。可见,开县有州最早在公元556年之前。
陈昆又引《太平寰宇记》说:后周天和元年(566),于汉丰理置周安郡。四年(569)自东关郡城,移开州于今州西九十里,浊水北故州域……隋开皇三年(583)又置周安、万安郡,以县属开州。大业二年(606)废开州。义宁二年(618)于盛山县置万州……(同上)《太平寰宇记》是北宋的地理总志。“今州西九十里”是指开州城西九十里,“浊水”,浦里河的古称,“浊水北故州域”,大概方位是今南门镇新浦废县附近。可见开州城址一在开县(即下文“移于今理”),二在南门。
陈昆写道:“武德初,改曰开州。移于今理。天宝元年(742),改曰盛山郡。乾元初(758),复曰开州。……明洪武六年(1373),改州为县。”唐朝高祖李渊的年号为武德,共9年(618~626)。“武德初”,当在618~620。前文说义宁二年(618)于盛山县置万州,推断于618~620年间,改万州为开州(“改曰开州”)。
由此,可以梳理出“开州”的大体脉络。有“开州”才有“开州坪”。张献忠与明朝官兵大战于开县黄陵城,是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的事。从目前所见到的史料,“开州坪”至少公元1641年就叫开了。
那么,“开州坪”在何处呢?查“故州”,附近只有芙蓉坝、万里坝、徐家坝等,“今州”附近只有较场坝、南河坝、西津坝、向家坝、中集坝、水东坝、马肚坝、沙坝等,也有叫坪的,如田家坪、郭家坪、中灯坪、安居坪、龙王坪、梨子坪、李家坪等,惟独没有开州坪。按字典的解释,坪和坝差不多,都是山区丘陵地区河谷、盆地或峰顶的局部平地。那么两个开州城附近怎么不见“开州坪”或“开州坝”呢?
又一次阅读1990年版《开县志》,在第414页上读到:“林亮功……等住白岩山……,后住开竹坪,同团首桂绅所领的乡勇进行多次战斗。”此条内容与上文所引清咸丰《开县志》完全一样,只是地址有异,莫非“开竹坪”就是“开州坪”?
询问当地人氏,不论男女,不分少长,都只晓有“开竹坪”,不知有“开州坪”。怪了!
(三)
众里寻她千百度,自有难题解铃人。
查1983年出版的《四川省开县地名录》第4章“开竹公社”节,其中简介说:“境内开竹坪,地势高耸,历史上是一军事战略要地。据《开县志》载,清嘉庆五年(1800年)白莲教名将之――冷天禄曾两次在此进行抗清斗争。”紧接着在“开竹坪”条目下注明:“开竹坪古名开州坪,因盛产竹而易今名。”
旧的问题弄明白了,新的疑问又产生了:“因盛产竹”而改名,似觉有理。笔者曾多次去过开竹公社公干,也深入过几个大队,竹子盈坪确不虚传,但是开县产竹的坪坝多的是,怎么都不叫开竹坪呢?
百思不得其解。我钻了牛角尖,以为可以另僻蹊径求解。州-zhōu,粥-zhōu,普通话读音完全相同。四川(重庆)话中二字也完全相同,因无卷舌音,都念zou1(右上角的序号表示四川话的声调,下同)。人们完全可以把开州坪念成开粥坪。但是四川人在读书时,往往把一个字念成西南官话(标准音),而在口头语中仍然说方言土语。譬如:1960年代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之前,老师教学生把“猫”念成miao2,口语中仍说mao1;把“喷”念成fen4,口语中仍说pen4,等。同理,人们把“粥”念成zu2,口语中仍说zou1,如某些农村把屎说成是“粥尔”或“粥二糊”(四川也有写成“周而”,见1989年版《四川方言词典》)。屎当然不及竹好听,“开州坪”可能就逐步由“开粥坪”蜕变成“开竹坪”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人们爱喜嘻谑、开玩笑,二是开竹毕竟离州城远了一点(直线距离10多公里),渐渐淡忘了。
当然这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写出来请教方家。历史建置上,州比县大。开县古称开州,先后辖有汉丰、新浦、西流、万世等县。因此,人们往往念念不忘开州这“文化底蕴” 。人们在移民新县城建有赫赫有名的开州大道,大道旁边矗立着开州书城、开州剧院等地标性建筑物。宣传文化界更是趋之若鹜,宣传部有《开州》和《开州日报》,文联有《开州文苑》,志办有《开州文史》,诗社有《开州诗联》,不一而足。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顺应民心,投其所好,让有数百或估计有上千年历史且声誉卓著的“开州坪”重见天日,传之永远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