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潮间带生物句号
前面5期,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异鳃类friends,了解了它们的分类(详情可点击文末的往期回顾链接)。今天作为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们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习性吧。
一、形态
溅斑多彩海牛|摄影:潮间带生物句号
以溅斑多彩海牛为例。
嗅角:身体前端上方的一对“小兔耳”,“角”如其名,其功能却类似于人的鼻子,用以感受环境的变化,能嗅到食物的气味,从而判断前进的方向等。不同物种的嗅角外形也各有差异,有圆柱形、羽状、树枝状等。有些种类在嗅角下靠近嘴巴的部分还有口触角,用以帮助寻找食物。
赤蓑海牛|摄影:潮间带生物句号
裸鳃:用于呼吸的器官,是一种次生性的皮肤鳃。海牛亚目成员的裸鳃都位于身体后部,裸鳃的中央是它们的排泄孔,没错,就是拉粑粑的地方(表情复杂.jpg)。 其他种类鳃的形状鳃的形状和位置各不相同。例如上图的赤蓑海牛,身上一条一条的就是鳃,除了呼吸,还能将取食的水螅体的刺细胞储存在顶端,变成自己的防身武器。
腹足:是它们的运动器官,通过腹足肌肉的收缩运动,改变身体的形状,如同蚯蚓一样,进而能在各种各样底质的环境中移动。
口:不同种类因为食性的不同,口的形状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囊舌目口部为排列的齿舌结构,用以划破海藻的细胞壁来吸食细胞质液。而最为独特的大嘴海蛞蝓科的成员有一个大网一样的口,用以捕食各种小型生物。
大嘴海蛞蝓摄食|来自视频截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5150593/
外套膜:覆盖身体上部的部分(包括类似裙边的部分)。外套膜上有许多感受器,用于感受周围环境的状况,分泌碳酸钙的外壳、内壳(有壳的种类)或骨针,也能分泌有毒物质用以御敌。
二、分布
上到潮间带下到幽暗深海,从近海到远洋,皆有它们分布。
它们的分布与生活习性、食性等息息相关,绝大多底栖爬行,但也有浮游生活的种类,比如最为出名的“冰海天使”。
“冰海天使”——裸海蝶/Clione limacina|图片自网络
各种底质环境皆有不同的种类分布。例如泥沙质底生活的微点舌片鳃,礁石区生活的溅斑多彩海牛、指状棍螺等。
例如这种泥沙混合质的滩涂,因为有大量的海仙人掌和海笔(二者皆属于刺胞动物门珊瑚纲八放珊瑚亚纲海鳃目)的分布,也因此以此为食的各种片鳃(属于裸鳃目)也极为常见。
三、食性
们的食性相对比较专一,有些种类甚至只吃一种或数种特定的食物。根据食物种类可以分为4类。
杂食性。
素食性:以海鹿形目的海兔为代表,取食各种藻类等。
肉食性:海牛亚目的多数成员以海绵为食;枝背亚目、片鳃亚目等则偏爱刺胞动物,如蓑海牛、片鳃;跟有甚至如上面提到的大口海蛞蝓,则能捕食小型甲壳类。
第4类则比较特殊,它们“靠天吃饭”——利用光合作用。
这里还可以分为两类。有些以珊瑚、水螅虫为食的种类,在捕食后可以将原本食物中与之更生共生藻类(虫黄藻)完整的保留在体内,总而自身利用共生藻进行光合作用。第二类,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两个“小偷”了(详情见文末“往期回顾”的前两个链接)。囊舌目的许多成员以吸食藻类细胞质液为食,但同时也能保留原来的叶绿体,然后通过盗食质体进行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四、运动
除了简单依靠腹足肌肉收缩的运动。在紧急逃命的时候,有些种类可以通过身体上下急速的收缩运动,以快速摆脱危险,如斑纹无壳侧鳃。
还有些种类还能利用外套膜的摆动产生水流而“游动”!比如最为出名的“西班牙舞娘”——血红六鳃海蛞蝓。
图片来源及物种名见水印
五、御敌
最后再来说说这些“慢性子”怎样在危机四伏的大海中求生存。
警戒色
餐桌上,色彩鲜亮的食物或许更能引起食欲。但在野外,“妖艳”往往意味着毒性和危险——“我有毒!离我远点!”。
华美多彩海牛|图源网络
拟态
于上者刚好相反,这些同志们极为“低调”,通过色彩的协调,使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比如之前介绍的的绿海天牛,它们生活在海藻丛中,墨绿的体色使之难以被捕食者发现。当然,这一策略的效果非常依赖于周围的环境。
感谢这只绿海天牛为我们示范了错误的典型—V—
生化武器
相比上面这些比较“被动”的防御,还有些选择“主动出击”。
海兔可以将取食的藻类等的二次代谢产物转化成自身的化学防御物质,在遇到危险时,就会被这些紫色的化学物质用以防御。
某种海兔|图自网络
另一些种类,如上文提到的赤蓑海牛,可以将取食的刺细胞储存在体内,在遇到危险时释放这些刺细胞进行攻击。
还有一种比较难以形容的方式——让自己变得难吃……
例如叶海牛属的种类,它们能在体内形成碳酸钙骨针,这些骨针密布全身,能增加自身的硬度,同时难以被消化。从而让捕食者降低想要吃自己的想法……“有肉不吃,干嘛非要吃土?”
Phyllidia marindica|图源网络
自切
除此之外还有个更怂的:“大guo,这是保护费,放过小弟呗。”
大口海蛞蝓身上两侧有些大“扇子”,这些“扇子”,就像是壁虎的尾巴,在遇到捕食者的时候,就会自切下来,在捕食者转移注意力的时候,自己溜之大吉,日后又慢慢长回来。
大嘴海蛞蝓|图源网络
至此,青岛近海异鳃类系列就此完结。(没想到居然能拖到六期……)不知道有没有让你爱上这些奇妙的生物呢?
《青岛近海的异鳃类系列 | (一)谁说只有植物才能光合作用嘞?我也会!》
《青岛近海的异鳃类系列|(二) 你觉得就你会光合作用?来咱不吃不喝聊一聊!》
《青岛近海的异鳃类系列|(三)青岛地区新纪录——溅斑多彩海牛!》
《青岛近海的异鳃类系列|(四)十四位兄弟齐亮相》
《青岛近海得异鳃类系列(五):异鳃类、海兔、海牛、海蛞蝓、裸鳃类、后鳃类,你搞清楚了没?》
(版式编辑:苗苗)
征稿启事
朋友们,欢迎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海洋欢乐谷投稿!
无论是文章、摄影、漫画、美图、动图、视频还是音频,只要稿件能体现出海洋的奇、趣、美,展现海洋魅力,我们都来者不拒!
稿件一经采用,即可获得相应稿酬!
来稿请发邮箱:
haiyanghuanlegu@163.com。
期待与您相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