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吴鸿键

  • “十年前,我到一位国内著名文化艺术人士家里,他带我参观他的收藏,都是一些动辄500万、1000万买的写实画派油画。这些作品大概在三四年前就已经跌掉了三分之二。最近,这其中95%的作品拍卖行可能都不收了。”

  • “我有一个理论,艺术史是由顶级艺术家和顶级收藏家共同书写的。”

  • “如果不解说,很多人看拍卖就是听数字。‘800万、820万、850万,有没有人再加价,没有我落槌了’。你听这个有什么意义?”

以上片段,来自「深响」近期和独立艺术厂牌600分钟收藏咨询事务所(600 Minutes)创始人齐超的对话。2022年以来,600分钟收藏咨询事务所因“出售藏家时间”、“拍卖解说”、“藏家峰会”、“无实体画廊拿下博览会展位”等创新实践受到行业关注。而在创业之前,齐超长期担任《时尚芭莎》艺术版块总经理兼新媒体主编,是行业深度观察者和参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先锋创见:保罗·艾伦珍藏”专场拍卖于佳士得纽约举办,齐超做了中国第一场艺术品拍卖解说。

这些履历,意味着齐超拥有足够“第三方”的视角、紧贴一线的行业实践和创新落地思考。

艺术品收藏市场有很多面——它像资本市场,见证着金钱的流动,但又比股票交易市场更“朦胧”;它有着繁多的品类,中国传统艺术、西方艺术、当代艺术乃至红酒、腕表、珠宝等品类,让人眼花缭乱。行业的风潮变幻造就着“翻倍神话”或“惨痛亏损”。当然,大众更熟悉的是拍卖会上的叫价和落槌,以及诸如“洗钱”等似是而非的传说。

但事实上,艺术品收藏市场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有可把握的脉络。人们可以透过藏家的变化、钱的流动感受时代脉搏,也可以在行业喜好的变迁、艺术家和藏家的互动以及一系列交易中,理解新的“艺术史”是如何被塑造的。

1993年,中国有了第一家综合性拍卖公司(中国嘉德),艺术品收藏市场在经济增长大潮中快速发展。曾经,地产行业的企业家是主力藏家,他们买过不少“大货”,也创造过各种天价成交纪录。但随着房地产潮水的退去,他们出手变少,或者选择释出变现。接替他们的,是互联网、生物医药、能源领域乃至“币圈”的新贵,以及千禧一代的年轻藏家。

人在变,市场也在变。齐超告诉「深响」,近年来艺术品收藏市场呈现出藏家年轻化、艺术资产化、审美单一化、心态起伏化等特点。

这些特点是相互作用的。藏家看重资产回报,自然会对拍卖数字格外敏感。此时,社交媒体上“流拍”消息的加速传播,则会放大市场焦虑,促使藏家不再出手或干脆抛售,让坏消息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在齐超看来,最近一年似乎艺术圈的社交媒体上每天全是负面新闻的状态,并不利于行业发展。相比关注市场波动,他更在意的是能否在艺术行业做一些“有趣、有意义、且从来没人做过的事”。

目前,600 Minutes做过的项目都符合他的描述——出售藏家时间,艺术品顾问的专业性和时间成本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像解说体育赛事一样解说拍卖会,“拍卖”有了新的传播可能性;以“观念画廊”形式参与博览会,一个连接各方的创新业态由此诞生……

谈及接下来还会做什么,齐超表示他在筹备电影项目,未来还可能探索餐饮行业以及新消费领域。外界很难从600 Minutes找到那些常见商业公司的痕迹。它所做的项目非标、难以复制且具有独创性。用齐超的话来说,600 Minutes有很强的实验性,创办公司实际上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和更多人一起“造梦”的过程。

“艺术家用作品影响行业发展,我也在用600 Minutes影响行业发展,试图改变画廊的业态、博览会的呈现、拍卖行的拍卖呈现。这是我介入艺术行业的方式,用艺术商业去介入。”

无论你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参与者,还是正在入行的藏家,又或者只是想挣脱沉闷和传统,了解一些有趣新颖的商业实践。齐超的分享,都能带来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为「深响」整理后的对话实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人的变化、
钱的流动和行业新趋势

深响:国内的艺术品藏家,主要都来自哪些人群?

齐超:我把国内的当代艺术收藏人群分成三类:高净值人群、专业藏家以及企业或机构收藏。

高净值人群分为自己赚钱自己花的企业家,和不花自己钱但有资金进行收藏的人,如企业家的配偶、下一代等。疫情后新入场的藏家,有30%甚至以上都是千禧一代的新藏家,多为90后。他们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但由于父母年富力强,他们其中大多还没接手家族企业,或者说起码在家族中没有决策权。所以他们可动用的收藏资金也有限,平均来讲,每年500万左右就算比较多的了。太太的话,有些实力就会更强一些,毕竟有一部分太太是掌握家庭财政大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类是那种以藏养藏的专业级收藏家,他们靠眼光和对市场的敏锐度,通过买卖交易来维持收藏及生活。另外,这部分里还包括拍卖行从业者、画廊从业者、专业dealer等,他们也会收藏,因为近水楼台,能够掌握一些艺术行业外的人难以获得的信息。

第三类就是企业和机构收藏,比如城市景观雕塑,埋单的是政府文化部门;另外还有企业的办公写字楼陈设、酒店装饰、公立私立美术馆的收藏等。

深响:这些年,三类藏家的构成有哪些变化吗?

齐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极为相关。以前地产老板买过很多大货,创造了很多天价交易记录。近些年,地产没那么好了,这类老板可能就不买了,或者转向卖。新入场的高净值人群里,太太和二代挺多的。老板则不是同一批老板了,换成了互联网、生物医药领域、能源领域甚至是币圈的新贵。

专业藏家一直以来变化不大。企业和机构收藏这块,前几年各级城市的情况是比较好的,因为一二线城市乃至三四线城市都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专项资金,他们需要做一些城市景观雕塑或给公园、广场等做相应的配套等等。至于企业收藏,像酒店这一类的落成配套,则是在2018年之前比较多。

深响:藏家喜好有变化吗?他们的偏好会如何影响市场?

齐超:变化很大。十年前,我曾去到一位国内著名文化艺术人士家里,他带我参观他的收藏,都是一些动辄500万、1000万买的写实画派油画。这些作品大概在三四年前,就已经跌掉了三分之二吧,最近可能这其中95%的作品拍卖行都不收了,可谓损失惨重。

那藏家们去看什么了呢?看抽象艺术、观念艺术、西方艺术去了。我有一个理论,艺术史是由顶级艺术家和顶级收藏家共同书写的。艺术家的创作影响时代审美,藏家反过来用资本投票选择他们认可的艺术品,作品被“投票”了,意味着有人认可以及有市场,那么创作者就可以继续“生产”。

我一直认为,藏家是有一点点对于美学审美发展的责任的,因为你的购买行为确实能多多少少左右当下审美的走向。但也许很多收藏者并不同意我的观点,会觉得钱是我的,我就买我喜欢的和能让我开心的。但问题是,你如果买的是“垃圾”,那么劣币就有可能驱除良币。

但一定又会有人问,凭什么你说一些作品是垃圾就是垃圾?那问题就又复杂了,我只能借用好朋友冯唐的观点,艺术也是有一条金线的。这东西它绝对有标准。

深响:说到投资损失,藏家在市场中是否总是要追逐潮流?还是说其实有一套更稳定的评估体系?

齐超:艺术收藏或者艺术审美的潮流,我觉得跟时尚领域差不多。每一两年、三五年都会有变化。

有一阵子中国当代的藏家热衷于买装置、雕塑,因为这会显得你很学术,很与众不同,审美很高级。这一阵过了,大家又会回归到所谓“看得懂的东西”。这几年大家看画比较多,有一段时间流行比较具象的、色彩丰富的作品。为什么是这些东西?因为看得懂。很多新入场的藏家,他没有那么深厚的艺术史知识,所以必然先选看得懂的。再比如前两三年,大家喜欢看一些好看的东西。因为你焦虑、痛苦的时候,不会希望家里再挂一张黑黑的作品。

深响:还是很反映时代情绪的。

齐超:对。它可能没有那么紧密地反映时代情绪,会落后一点点。潮流这个东西,当它风光不再的时候,大家会反思,究竟什么样的艺术是好艺术?这时候大家又会去找那些比较稳定的大师之作。

今年上半年开始,西方的大型艺博会又开始带一些老大师的作品了。虽然大家知道经典作品买了之后未必能有很多倍的回报,但起码会觉得它是一个稳定的资产。

深响:听上去跟股票市场很相似,短期炒各种概念,但最后还是会回到某一套稳定的体系里去。

齐超:对,任何行业都有一个恒定价值。就像炒茅台、红酒,但最后还是会归到说“你喝不喝”的问题。你只要喝,这东西就得好喝,所以最后你还是会去选真好喝的酒。只要真的好喝,我相信它再跌也不会跌到0,但是那些所谓概念的东西,最后真有可能跌到0。

深响:另一个问题,藏家喜好变化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是什么变量在影响藏家的想法?

齐超:这个是多方互相影响的结果。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画廊老板有什么样的审美,决定了他去做什么样的展览,藏家看到了会受到影响和购买。购买行为反过来又会左右画廊和美术馆的选择。艺术家也会影响市场,比如说这个艺术家之前的作品很好,市场很接受,学术界很认可。但有理想的艺术家需要不断推翻自己,那么他可能放弃先前的风格,去创造新的系列,新的作品又会改变市场。

深响:您提到“艺术史是顶级艺术家和顶级收藏家共同书写的”,这其中有没有一些标志性事件?

齐超:我们都知道印象派、立体主义,这些流派的兴起是顶级的艺术品商人(保罗·杜朗-卢埃尔是最早支持印象派艺术家的商人,对莫奈、雷诺阿等人的作品进行了大量投资和推广;康维勒是立体主义早期的重要支持者,与毕加索、布拉克等艺术家有密切合作关系。)推动的。

今天再看安迪·沃霍尔当年的作品,你会觉得,“哇,他当时就能拍摄这样的实验电影”。好艺术家永远最超前,但最超前的东西在当时不一定能被大众接受。如果有顶级藏家为这样的作品埋单,他就能推动某个艺术版块的发展。所以顶级艺术家和顶级收藏家缺一不可。

深响:具体到中国,这样有号召力的人物有谁?

齐超:比如上海龙美术馆的创始人刘益谦和王薇夫妇。他们应该是国内在当代艺术领域最有话语权的收藏家之一,也可能是资金量投入量最大的。刘益谦收藏书画、古董,王薇收藏中西方的当代艺术。两个人各有兴趣,且审美都不错。他们不断在龙美术馆做展览,这种推动非常重要。

深响:近年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呈现出哪些变化?这些变化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齐超:藏家年轻化。根据佳士得、苏富比公布的竞拍数据显示,疫情以来,起码有三成以上的买家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而新买家中约一半都是千禧一代。

艺术资产化,越来越多藏家关注架上绘画,以及收藏的作品绝大比例是绘画。你去看798画廊的展览,现在全年里大多数都是绘画展,装置、影像变得极少。而艺术资产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审美单一化,比如香港拍卖市场,你几乎很难再看到装置、摄影、影像等媒介的作品,连雕塑都在变少。我相信很多藏家连一件摄影或者影像都没买过。

最后就是心态起伏化,社交媒体的兴起让很多从业者包括藏家的心态都变得很不好,信息的便捷与所谓的“专业评论”越来越让大家变得焦虑不安。

艺术收藏变得愈发讲求资产回报,大家对拍卖数字越来越敏感。自媒体上,一些人会把艺术家的某件作品流拍拔到很高的高度。其实毕加索也经常流拍,流拍不是一件特别影响艺术价值的事情。但是流量时代,你说成交,没人关注,你说流拍了、崩盘了,很多人会关注。这会形成一种新的信息茧房,似乎流拍了一件作品这个艺术家就不行了。然后一些藏家就慌了,想出手、想抛货。每天全是大新闻,还是负面的,这无益于行业发展。

深响:市场品类这么多,哪些因素会影响品类的热度?

齐超:当代艺术、古董、红酒、腕表、珠宝等等,如今都具备了强烈的投资属性,甚至成为了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一些富豪的家办方案中,这些都是必须被纳入其中的投资方向。

这几年,全球资产都很恐慌,部分富人没有安全感,导致当代艺术、红酒、腕表等资产的快速增值。过去50年,这类资产的大幅度增值和地产、能源、互联网和数字货币的兴起所吻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买艺术品的主力是欧美的地产大亨、能源大王。中国大概是2006年到2017年左右,欧美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左右,互联网、投资领域造就了一批财富新贵,他们身价涨得太快了,一部分钱必然流向收藏领域。

当然这期间还穿插了一些小插曲,比如2010年左右,有三五年,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中东等国的石油寡头携巨额资金疯狂进入全球收藏领域一段时间。我记得苏富比的一个著名拍卖官曾讲过,他那个时候站在拍卖台上只要看到俩俄罗斯寡头同时出现,这场拍卖就稳了,因为他们会不计成本地竞争出价。什么是最美妙的时刻?就是俩寡头一同坐在台下的时刻。

疫情后,数字货币的暴涨造就了巨额财富。比如生活在新加坡的某数字货币创始人,就在疫情期间的2021年底花7800多万美元购买了贾科梅蒂的雕塑,而且当年春天,他还花了约两亿购买了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大师的作品。在我看来,新兴领域崛起所带来的财富暴涨是推动艺术品升值的一大增长点。同时,古董方面就是稀缺性,真东西、好作品越来越少,也会推动顶级作品的价格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600分钟收藏咨询事务所和创业思考

深响:600 Minutes的业务框架是什么样的?公司在做的事情和意图是什么样的?

齐超:我先介绍一下600分钟收藏咨询事务所的缘起。两年多以前,大家都很焦虑,我想做一些特别有趣、好玩的事,而且能够在短期内实现。

我有个较为“偏激”的观点:艺术史是由顶级艺术家和顶级收藏家共同推动的,并且对艺博会这个系统而言,收藏家应该是最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就想邀请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5位优秀收藏者,每人在博览会期间现场承接120分钟的咨询服务,买家可以以10分钟为单位购买他们的时间。

当时我打电话给合作的5位藏家,和每个人的通话都不到5分钟,简单叙述完,他们就说“很好玩,全力配合,听你安排”。我觉得艺术行业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有一些非常有情怀或有趣的灵魂,愿意跟你一起“做梦”。而且我还明确告诉了他们,这件事咱们都不赚钱,但它很有意义以及很好玩,大家就愿意参与。

长期以来,艺术品顾问的专业性、时间成本和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提出这个项目后,他们的付出和价值被更多人看到,从而让大家意识到,应该为专业的艺术收藏顾问去付费。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就是600 Minutes的诞生,到现在两年多时间,我们除了做这种有趣的艺术实验项目,还会做收藏家峰会、组织策展型拍卖专场以及以观念画廊的身份参加艺博会等等。之所以不断去做创新型项目,一个是希望深入探索各细分市场门类的可能性,另一个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有趣的项目让更多用户了解到600分钟收藏咨询事务所是可以陪你一起造梦一起玩的。一边做很酷的事,一边赚钱,我喜欢这种工作方式。

深响:行业目前对公司做的事有什么反馈?

齐超:很多语言上的反馈都特别好,我更愿意把它当作同行间的客套和鼓励。一些客观的数据比较有说服力。

比如「拍卖解说」这个项目,当时是早晨8点开始的,艺术圈很少人起这么早,更何况只是为了看一场纽约的拍卖。但当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3万,艺术圈一共才多少从业者。特别难得的是,至少有几千位藏家以及艺术从业者都连续观看了一小时以上,这在直播界应该都算很好的,很多直播你点进去看两分钟就退出了。

600 Minutes策划的几场藏家峰会,也是每场都有不少于四五万人次观看。还有,600 Minutes是国内第一家以观念画廊的身份参加ART021香港艺博会的。11月,我们也会在西岸、ART021都有展位参展。

有趣的事情是收到了很多想和我一起开画廊的邀约,有邀请我入股的,有送我股份的,也有要投资直接给我开一间画廊的。总之,能看到很多朋友们的热情以及很多想进入艺术行业的人群。

深响:做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得到很好的反馈,是不是说明艺术品收藏领域还有很多空间值得去优化或者挖掘的?

齐超:是的。比如说拍卖解说这件事,过往包括现在,我做完了其实也没有其他人跟着做。因为你要准备所有拍品的资料,要真懂真有积累,还要像体育解说一样把它讲出来。这个事确实是比较难,但我想做的话每一场都能做好,一是我有艺术史积淀,另一个是我从小看了特别多体育比赛。

如果不解说,很多人看拍卖就是听数字。“800万、820万、850万,有没有人再加价,没有我落槌了”,哐,落槌了。

对于大众来讲,你听这个有什么意义呢?但对于专业人士是有意义的。比如我去现场,我能看到是谁举的,是哪个电话的委托去举的,能大概知道背后也许是谁。

专业人士看拍卖,他看的角度是不同的,比如场上与场下有没有人去竞争?有几个电话?假如有10个电话进来,你就知道这件东西是很抢手的。等到五年以后,如果这件东西再出来,你也会比较有信心,因为当年就有很多人在抢。

这些东西,如果没人去讲,观众只看手机上的直播,其实什么都看不出来。解说就是一个优化,未来我觉得每家拍卖行都可以试着引入解说形式,聘请专业的“解说员”来讲。

再就是我做的其他事情。以前一定是你有实体的画廊,才能申请参加博览会。但我用“观念画廊”就申请到了展位,因为我提供了创新的参展方式以及不错的参展方案,他们知道我以前和现在在做什么,知道我做项目的质量,甚至可以给博览会加分。

而且我在做这个项目时把艺术市场的界限打通了。别的画廊参加博览会只能带自己代理的艺术家作品,我可以找艺术家、画廊、藏家、拍卖行跟我合作,相当于我是各方的交汇点,跟谁都不冲突,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深响:其实我之前看材料的时候,会觉得600 Minutes有点难理解。能否理解为,咱们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业里做了一个连接着各方的创新业态,然后输出的是创意和策划类的能力。这么说准确吗?

齐超:对,我觉得是一个创意供应商和资源整合枢纽。

深响:您自己找一个词给公司下定义的话,会用什么样的词?

齐超:我觉得是“独立艺术厂牌”。我会输出展览,也会去做策展,或者和拍卖行一起做策展型拍卖专场。我们会输出一整套的策划方案,里面包含了创意和推广,征集、招商、营销以及销售等等一系列工作。

今年11月,西岸和ART021两个博览会我们都有展位参加。每个博览会都会有不同策划,我会根据那几个月的市场行情或我那段时间的思考来做组合。每个项目都是非标的,之前没有人做过,有极强的创意和策划性。

深响:听上去这些项目非常依赖您的个人能力。但公司运作可能会需要有个可复用的机制,让更多人能做起来。很好奇公司内部目前是什么情况?

齐超:公司现在除了我还有3位伙伴,我们也在寻找新的合作者。

其实我也倾向于不同项目找不同人合作。因为艺术行业人才很多,每个人擅长的事情不太一样。当然,如果说品牌扩张到几十个人,把事情都交给员工去做,也许是能做大业务规模的,但眼下我还是更想多做尝试。

明年我做的项目也许又会和餐饮有关,跟新消费有关。以往的艺术餐厅都太高大上了,有没有可能这个餐厅品牌平价又好吃,但又跟艺术有关。探索这些方向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我特别不想把600 Minutes局限为一家画廊,或者一年做多少场拍卖。600 Minutes在我看来有很强的实验性。在纯商业机构,你不可能说我开个证券公司是实验性的。但在艺术领域,我可以把很多商业模式变成实验,任何一个项目都是测试和探索,然后我再去做创新或升级,最后达到我想要的状态。

深响:实验这个词很准确,或者说公司本身就是一个作品。

齐超:对,我有点把公司当作艺术创作来做。一个艺术家创作抽象作品的时候,其实他有时候不太知道下一笔会是怎样的。他会根据过往经验去做即时反应,最后形成一件作品。

600 Minutes这个品牌也一样,我不断地让它去发展、变化,它本身就是一件作品。艺术家用作品影响行业发展,我也在用600 Minutes影响行业发展,试图改变画廊的业态、博览会的呈现、拍卖行的拍卖呈现。这是我介入艺术行业的方式,用艺术商业去介入。

深响:600 Minutes创立的时间很微妙,您提到当时的动机是想“解决无聊”。回过头来,这是一个好的创业时间点吗?为什么?

齐超:我觉得这是一个太好的时间点了。坦白讲,我们不是独角兽企业,无法获得全民关注;我们也不是面向C端,本质上还是文化艺术精英阶层的事。当时正值大家最焦虑、最无聊的时期,有趣的、有话题性的项目最能让大家迅速关注并记在心中,从效果上看也的确如此。当代艺术行业对600分钟收藏咨询事务所还是挺认可的,我敢说到现在我们没做过一个拿不出手的项目。

每个知道我要筹备电影项目的朋友都会问我,最近电影市场不好,你为何要做这个。我觉得市场好不好,从来不影响我选择做不做一件事。如果市场火爆,那些投资人、导演、大牌演员会愿意且有时间听我谈项目吗?市场不好,大家花钱越来越谨慎,才会促使每个人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项目。张艺谋导演最近都感慨好剧本太少,那我反倒觉得机会来了。

热钱时代,没人有空听你讲话,现在大家反而会静下心来认真讨论一下你的构想,甚至为你出谋划策。再不好的时代都有人成、事成,有挑战,做事才更有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门级藏家,
应该知道些什么

深响:入门级藏家面临的痛点都有哪些?他们可以通过哪些手段去解决痛点?

齐超:在艺术行业,各类藏家都有痛点。入门级藏家主要面临三大困惑:一是不知道该如何进入这个领域;二是进入到了这个领域应该如何选择(画廊、拍卖行、dealer等);三是不知道当代艺术作品到底在干嘛。

比如第一个困惑,观众在798逛,很多人是不敢问价格的,觉得艺术高高在上。我给的解决方案是大胆去问,不要害怕自己问的问题很幼稚,其实画廊从业者还是挺喜欢帮大家解答的。无论逛画廊还是拍卖行,有问题就找工作人员大胆去问,如果对方态度不佳或者不给你解答,那大概率是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

第二个困惑就比较难解决了,一个想要收藏作品的小白要找谁咨询,他应该相信谁?这有点像股票分析师,你身边有没有最靠谱的?他没错过?每次都能让你赚到钱?我相信没有。艺术行业同样如此,鱼龙混杂,伪专业人士成群。你能做到的只能是兼听则明,而艺术行业不同人给你的专业建议一定也是大相径庭的,这里面或是专业素养不够或是掺杂了很多的利益纠葛,那藏家自己就必须同时要去学习,一边学习一边买。买很重要,必须下手买,但一开始可以慢一点,从大师的小作品开始。不学习等于没学过游泳,学习了但是不下手买等于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总之你都无法体会到游泳的感觉。

第三个困惑就是当代艺术的门槛了,当代艺术确实有门槛,尤其是如果去到西方的大型美术馆或机构,比如MoMA、泰特、蓬皮杜之类,你会发现很多看不懂的艺术品,甚至有些作品会引起你的巨大疑惑甚至不适。那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排斥或者或者嗤之以鼻,因为这些艺术品背后的收藏者可能就是你耳熟能详的那些超级富豪、企业家,他们都能为之埋单,你有什么不能睡前看看这类书和文章学习学习呢?不断学习,真的很重要。

深响:艺术品品类繁多,在评估不同的作品和品类时,采用的方法是否有不同?

齐超:有相同也有不同,但整体上大同小异。比如你现在在拍卖行想购买一件卡地亚、宝格丽的高级珠宝,你肯定会先问问品牌销售,这件珠宝当年大概卖多少钱;然后再问问二手珠宝商报价多少;如果是曾经上拍过的经典款,你还能查一下拍卖数据,历史上这件都拍过什么价格,最近两年又是什么价格,这一系列调研下来,心里就有数了。红酒、腕表、当代艺术等其实也都类似。

深响:具体而言,如何锚定一件艺术品的价格?(类比资本市场,我们可以用某些财务指标来大致评估公司估值是否合理,艺术品收藏行业是否也有类似的指标或评估框架)

齐超:我拿自己看的比较多的两个领域:书画和当代艺术举例。书画和古董想锚定价格,你要先判别真伪,不谈真伪而谈价格就是耍流氓。所有古代作品,无一例外,先看真伪。真的有一套价格系统,伪作呢,有可能一文不值,但也有可能价值不菲。一幅宋画,即便鉴定它的到代到不了宋,只能到元,但如果你真能确定是元代的仿作,那它可能都很值钱,毕竟元代绘画流传下来的也不多,何况这幅作品后面也许还有一大串明代、清代大画家、大鉴赏家的收藏章和题跋。当然,这就属于中国古代书画的特殊性了,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判别标准。

当代艺术作品,我们基本有两套参考系统:一是画廊价格,所谓的一级市场。画廊会根据艺术家的年龄、求学背景、作品面貌、过往展览履历等来定一个价格,横向纵向都能有中外艺术家作为参考坐标。二是拍卖价格,也就是二级市场。拍卖行上拍某艺术家作品,根据一级市场价格以及过往拍卖数据给到一个当前综合评判下的估价,竞买者依据理性判断或感性喜爱来竞标,最后形成一个新的作品价格。

深响: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交易渠道很丰富,如何理解不同渠道的价值?

齐超:简单来说,拍卖是创造惊喜和意外的地方,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藏者和令人惊喜的价格。画廊就是你收藏某位艺术家的开端,尤其对于刚刚起步的艺术家,你购买的时候可能是五万元,但多少年后,你把作品送到拍卖行,也许会变成一百万、一千万。博览会是各类画廊的展销聚集场所,在这买和在画廊买差别不大,但博览会是一个大型集合平台,有利于画廊去结交新客户。私恰的好处是隐蔽性高,拍卖行如果作品流拍会留下记录,影响未来再次上拍,但私恰就有效解决这个风险,以及一定程度上保护客人隐私。但劣势是很难创造价格奇迹。

不同藏家就看自身需求就好,买“原始股”就去画廊,想去看“大盘”就去博览会,想创造奇迹就去拍卖行,想稳妥些就考虑私恰。

深响:大众,或者说站在门外的人,容易对艺术品收藏有哪些误解?

齐超:举两个例子吧。误解之一是一有所谓的天价拍品出现,网友就说是洗钱。我不太知道大家对洗钱这个事儿到底有多了解,其实在拍卖行买卖作品成本蛮高的。比如你现在在香港、伦敦、纽约佳士得买艺术品,佣金是26%,如果某件作品以100万落槌,你买到手是126万,卖家平均下来多少也要给拍卖行再付个10%的佣金,他拿到手才90万,也就是说买家126万买的,卖家实得才90万。

问题是像佳士得、苏富比这种西方大拍行,你还要真有一件靠谱的作品作为交易媒介,不是什么东西都能送拍,他们对作品有比较严格的筛选。所以你看,这钱可不好洗。

其实真实的艺术收藏者既没有大众所想的那么多,也没有艺术行业所认为的那么少。当代艺术收藏领域一直是一个增量行业,虽然数字没法跟奢侈品比,但的确逐年增长。

误解之二是很多高净值人士觉得在自己事业中获得了成功,似乎在艺术收藏领域同样可以复制。包括对于艺术的理解、认识,对作品的选择,和自己审美的判断,都非常自信。这一点我们这么多年看得太多了,会觉得很遗憾。收藏领域,各种人物沉浮起落,全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这行跟郭德纲所说的相声领域类似,都是表面看门槛低,其实你进去了才发现门槛挺高的。你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艺术史要看,大量作品要看,你还要上手买,甚至还得买错交学费。我一直觉得,收藏的“第一口奶”很重要,就是你进入这个领域跟的第一个老师或者顾问或者朋友,第一口奶决定了你在开始收藏的初级阶段会踩多大坑,甚至会决定你未来能走多远。请一定慎重筛选顾问和藏友,因为来往皆为利益。

原创内容转载开白可 直接在文后留言

与深响主编交流请添加微信:alana_liuyalan

⚠️添加以上微信请备注姓名公司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