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故事中搜集历史,在岁月中见证辉。

1932年,赵文波出生于江西,经历过1949年前的战火纷飞和动荡不安;1950年,他高分考到上海读书,经历过大学时代的艰苦奋斗和激情飞扬;1953年,他被分配到北京工作,经历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建设的艰难奠基与蓬勃发展……在赵文波至今90多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始终步履不停。唯一不变的,是他那颗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赵文波的故事。

赵文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文波

生于布艺世家 幼时母亲不幸离世

1932年,江西宜春,经营布匹生意的赵氏家族迎来了一个男孩,起名“赵文波”。赵文波的出生给这个富裕的大家庭带来了欢乐,遗憾的是好景不长,他的母亲因病离世,留下了这个还没有断奶的孩子。整个家庭瞬间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尤其是赵文波的父亲,他失去了生命中的挚爱,同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独自抚养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家族生意实在太忙,父亲无暇照顾赵文波,无奈只能把他送到乡下一家刚生了孩子的人家,寄养在那里。在奶妈的呵护下,他度过了人生中最初的岁月。

刚满3岁,赵文波被接回了宜春的家。家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而陌生,父亲和家里的亲戚对他宠爱有加,为的是尽力弥补他失去母爱的遗憾。有一天,一位亲戚拉着4岁的小文波去看戏,想让这个在乡下生活了3年多的孩子感受一下县城里热闹的氛围。赵文波也很高兴,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被五彩缤纷的戏服和生动的表演深深吸引。亲戚一时疏忽,没能紧紧拉住孩子的手,他们在看戏的过程中走散了。

这个亲戚意识到赵文波不见时,心中顿时涌上一股恐慌,赶紧跑回家报信。赵文波的父亲和其他亲戚都急坏了,放下手头的事情,纷纷涌出家门,焦急地寻找着孩子的身影。他们询问路人,查看每一个角落,希望能找到那个小小的身影。幸好聪明的小文波认得自家大门,最后自己回了家,才让全家人的心放下。

这次经历给赵文波的父亲敲响了警钟,他意识到,家里实在太忙,根本无暇照顾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干脆提前把他送到学校去读书吧,既能学知识,又有老师看管、同学陪伴。于是,只有4岁多的赵文波懵懵懂懂地闯进了“四书”“五经”的“海洋”,早早开启了他的学习生涯。

1949年前的中国,小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因地区、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很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和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设置了国文、体育、美术、音乐等科目。从那时开始,小文波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地背诵《百家姓》《三字经》《道德经》,小小的心灵也埋下了崇尚知识、热爱文化的种子,即便是后来到了90多岁,依然热爱文学和艺术,偶尔赋诗一首,或者学习绘画技法。

一场大病 与“死神”交手

安稳日子没过多久,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江西宜春虽然在抗战时期没有沦陷,但也因日军轰炸机的频繁入侵和周边重大战役的进行,遭受了深重的灾难。为了家人的安全,赵文波的父亲决定把老人和孩子送去乡下,一方面躲避战争,另一方面让孩子继续学业。

乡下的学校十分简陋,很多校舍都是破旧的民房或庙宇改造而来,空间狭小,光线昏暗;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只能学到比较简单的语文、算术等方面的知识。即便这样,赵文波也能沉浸在学习当中,享受知识带给他的快乐,但这份简单的快乐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

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蚊虫易滋生,1949年前,江西乡下地区的疟疾流行非常严重,甚至曾是当地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一些地区的疟疾年发病率高达50%以上。当时,乡下医疗条件落后,缺医少药,群众缺乏防病意识,导致疟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容易恶化。赵文波就不幸染上了疟疾。一个只有几岁大的孩子哪儿知道疟疾的威力?赵文波先是浑身发冷发抖,面色苍白,之后又迅速高热,持续几小时不退。好不容易等高热退去,又开始全身发冷,这样的症状反反复复,把年幼的赵文波折磨得痛苦不堪。

1949年前,由于医疗条件有限,疟疾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病死率非常高,病情严重的也可能出现身体器官损害。病情最严重的时候,赵文波幼小的身躯躺在竹床上,陷入了昏迷,不省人事。家人以为他撑不过去了,甚至开始为他准备后事。幸运的是,一位中医的出现让他重获新生,针灸和中药的慢慢调理让他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中医药的神奇疗效甚至让赵文波后来对传统医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疟疾,血吸虫病也曾经是江西的流行病之一,赵文波也没有幸免,发热、拉肚子、咳嗽等症状再度折磨他原本就瘦弱的身体,好在后来渐渐康复,没有给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在乡下读了几年小学后,赵文波被家人安排返回县城,继续完成中学学业。

幼小心灵 埋下红色种子

抗战时期,宜春人民在日军的空袭轰炸下,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回到县城的赵文波也经常被迫暂停学习,跟着家人临时逃到乡下,躲避战乱。1945年,日军投降,从中国陆续撤退,但是他们在撤退过程中还要负隅顽抗。有日本降军从长沙撤离行至南昌的时候,在宜春县城的边界与国民党军队发生了交火。

经历了14年抗战的老百姓哪里知道这是日军的残余部队,听着四起的枪声和炮声,还以为战争又要开始了,于是关门的关门,逃跑的逃跑。13岁的赵文波脚踩着一双布鞋、背了一个简单的包袱,忙跟着人群往乡下逃,一个上午一走就是20多公里。一路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听到枪声和炮声,就要赶紧跳进路边的农田躲避,稍感安全,就赶紧赶路。就这样,赵文波惶惶恐恐地从天亮走到了天黑,才躲到了乡下寄居的家中。

这一经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和问号:国家贫穷落后,民众生活困苦,这样的战争和动荡何时是个头?如何才能摆脱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

最开始帮助赵文波找到答案的,是家里的一位亲戚。当时,赵文波的姑父段之奇是江西赣州的一名中共地下党,在他的带动下,赵文波和同学们参与了一些学生运动。在南昌上高中期间,赵文波经常会收到姑父从广州寄来的一些学生运动进步刊物。对于寄来的刊物,赵文波如获至宝,暗地里如饥似渴地读着。

后来,姑父的地下工作可能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组织便把他转送到香港达德学院学习经济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姑父曾南下到江西赣州任共青团组织部部长。后来,组织上调他到北京的新华社国际部,常驻秘鲁、巴西等国。可以说,姑父既是赵文波心中的榜样,也给他未来的人生路指明了方向。

赵文波深深明白,国家正处于动荡变革的时代,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每个人都肩负着挽救国家危亡的责任。“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统治垂死挣扎,镇压广大人民的反抗。为了揭露其反动统治黑暗,我和少数同学暗中参加了一次南昌望城岗中正大学(现南昌大学)的一次集会。广大群众和国民党特务的斗争,声张支援全国学生反压迫、反饥饿的运动,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赵文波愿意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奉献自己的青春。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只有通过学习和自我提升,才能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949年5月22日,正在南昌读高中的赵文波迎来了一个让他终生难忘的日子:南昌解放了。在万众欢腾的氛围中,欢喜的人们走向街头,奔走相告我军胜利的消息,传递人民解放军即将入城的喜讯。满怀激情的年轻学生们纷纷走向街头,张贴欢迎解放军入城的标语,传发南昌解放的快报。赵文波也在队伍当中,他和同学们来到当时的中正大桥,打算把标语贴到桥头两侧,当时有解放军战士上来劝说,提醒他们桥上可能还有国民党的残余部队,让他们赶紧撤离,防止敌特乘隙破坏和伤害。“当时真是既兴奋又紧张,贴了标语就赶紧跑回来了。”赵文波说。

在赵文波的记忆里,解放军入城的那天,南昌全城一片欢腾。人们会集在中山路、象山路、叠山路的两旁,高楼上、大街上,鞭炮声和“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融成一片,千万杆红绿色的小纸旗在空中飞舞……

刚刚解放的南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解放军迅速恢复城市的秩序,着手进行战后重建工作。他们清除战争留下的废墟,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同时,解放军还积极宣传新政权的政策,鼓励民众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来。这些场景让赵文波备受鼓舞,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让这个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决心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以实际行动书写新中国的历史篇章。

下定决心 考入复旦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制度和教育体系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对于当时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未来道路的选择面临着多重因素的考量。

对于即将高中毕业的赵文波来说,家里的布料生意非常稳定,选择回家继承家业,是最轻松的选择。然而,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赵文坚定地选择参加高考,希望通过高考来获得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选择国家建设急需领域的专业,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贡献。“考大学,不给自己留退路。”赵文波决心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高等教育和高考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赵文波有幸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考制度和教育改革的亲历者。在优质高校林立的上海,他一个人就拥有过辗转复旦、交大和同济三所著名大学的三年神奇求学经历。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发了新中国第一份高等学校招生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〇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要求各大行政区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华东地区的公立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工作在上海进行。

高中毕业后,赵文波的中学校友帮忙联系好高考住宿、报考等相关事宜后,赵文波立刻赶往上海,开启了长达一两个月的紧张备考。赵文波记得,当时学长安排他们住在腾空的教室里,将带来的铺盖卷打开,即可住宿休息。为了安静复习功课,大家各自找地方学习,安心备考,为此节约了许多住宿费用。同时,大家在学校食堂用餐,也节约了许多时间,真可谓一举两得。

参加完华东地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后,赵文波又赶回南昌参加了江西的高校招生考试,以便多一次高校录取的机会。不过在赵文波的内心,他还是希望能到外面去求学,因为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同年8月份,终于到了发榜的日期,赵文波迫不及待地在《解放日报》上翻找复旦大学的录取名单。令他万分雀跃的是,他在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名单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他以优异的考试成绩,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历史资料显示,1950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商学院、江苏医学院、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华东药学专科学校(原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九院八十三系科组共招男、女一年级新生5232名,赵文波则考取了复旦大学宝贵的入学名额。

当时,上大学是许多中学生的追求与梦想,而追求实现、梦想成真的大学学子们个个摩拳擦掌,意欲学好专业,以自己的本领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正如考入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赵文波在开学之初,心中所涌动着的情怀:我的祖国,让我用知识把你建造得更美好吧!

进入复旦大学之后,赵文波如同跳进了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在赵文波的回忆中,大学生活是在紧张、平静而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的。大家都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甚至寒暑假期间有不少同学选择不回家,留在学校读书。因为平时功课较紧,老师讲课时布置的课外阅读书目是读不完的,只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来多读些书。

1950年冬,复旦大学校风活跃,并应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邀请参与拍摄了由白杨主演的《团结起来到明天》这一电影。作为群众演员,赵文波对此记忆犹新,当时拍摄的地点是在上海市外滩南京路口,描绘的是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纺织工人与国民党军警、宪兵激烈斗争的场面。通过参与此次演出,赵文波又一次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赵文波在大学里,不仅要念书、完成作业,还要参加当时的许多社会运动,如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和军事干校运动等,这在思想上对当时大学的教授和学生有很大影响。1952年春,赵文波加入了共青团,得到组织的信任和肯定,并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工作。

下期预告

本以为自己会在复旦大学完成学业的赵文波,却经历了院系调整,短短三年时间,他辗转复旦、交大、同济上海三所著名高校。1953年,赵文波提前一年从同济大学上下水道专业毕业,成为国内首批上下水道专业人才。同年11月,他被抽调参加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重点建设城市——成都市东郊工业区厂外工程建设。1955年以后,他一直在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工作。后来,他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历任排水工程专业组长、工程师等职务,获得全国建筑设计优秀奖,为我国电子工业的合理布局和产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下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赵文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