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答案如下(ID:theanswer16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冬天的早晨,你一件一件一件一件地把衣服穿上,套上束腿紧身秋裤,再把秋裤扎进袜子里。你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裹成了笨重的狗熊,自信满满地打开门,寒风却像一双无形的手径直往脖子里钻,你忍不住打个寒战。
你摸着自己空空的脖颈,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身回家拿上挂在门后的围巾系上。终于,温暖的感觉将你包裹,寒冷“无孔可入”。
可别小瞧了这条围巾,在冬天,它帮你守住了温暖的防线。
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在环境温度改变时,你的身体会立刻进入保温模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1][2]。
当你空着脖子走到室外,皮肤浅层位置分布的许多冷感受器会立刻捕捉到冷刺激,变得异常兴奋[3]。颈部是重要神经通道的所在地,特别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包括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多个分支[4][5]。加之颈部的皮肤相对较薄[4],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这些神经的感知与反应。
皮肤的冷感受器的数量较多,是热感受器的5~11倍。所以我们会迅速感受到寒冷,但暖和起来却需要一定的时间[3] / 图虫创意
把围巾围在脖子上就如同给你脆弱的手机屏上贴了一层钢化膜,阻碍了冷风对颈部直接的物理攻击,缓解了冷刺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帮助维持温暖的体感.
神经不仅是温度变化的接受器,也是寒冷信号的传递者。下丘脑作为调节温度的总指挥中心,一旦接收到神经的寒冷信号就会发出指令——调整血流量,帮助身体保暖[3][6]。
颈部深层的血管神经 / [5]
如果把人体血管脉络比作一张精细的地图,颈部就是一个布满主要干道的关键区域,例如,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干,与颈内静脉、迷走神经一起被包裹在颈动脉鞘内[5]。
这些紧密分布的“干道”收到神经发送的信号后,就会收缩血管来控制通道里流淌的血液,减少血量来保存体热[2][3][6][7][8]。有研究发现,在寒冷的环境中血管收缩导致各部分皮肤温度相差悬殊,其中颈部表现出众,血管收缩后的皮肤温度最高[9]。
不仅如此,颈部还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头部和心脏,温度通常比其他部位更高,从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2]。
保护好颈部,就是保护好了体温系统枢纽 / 图虫创意
所以,交错纵横的的神经使颈部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但凭借着丰富的血管资源和天然的温度优势,它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也十分强大[9]。一条看似不起眼的围巾能够让颈部的调温效果超级加倍,围住了那一截脖子,就是保护好了体温系统的重要枢纽。
当你从温暖的室内走向寒冷的室外,你的身体与周围环境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复杂的热量交换,通过产热和散热过程来维持体温平衡[2][3][6]。
其中的散热过程会悄悄地带走你身体的热量[3]。有研究显示,当机体处在寒冷的环境中时,热量主要通过对流和辐射散失[2]。
冬天街上的人们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避免热量散失 / 图虫创意
36.8度的体温的你身处于零下5度的寒风中,形成的温度差就会导致辐射散热,身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辐射给寒冷的空气,所以你在室外会越站越冷[2]。
辐射散热受到接触面积的影响,围巾在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它覆盖在颈部皮肤的表层,减少了和冷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体内散失的热量[2]。
刮大风时,一条堵住领口的围巾显得尤为重要 / 图虫创意
如果外面北风呼啸,你只记得把秋衣塞进秋裤里,把秋裤扎进袜子里,却忘了把上面的口封住。虽然只漏出了一截脖子,但还是冷得让你浑身一颤。
这是因为人体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层空气,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与皮肤最接近的那层空气被加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趁虚而入,形成了空气对流。对流散热还会受到风速的影响,风速越大,带走的热量越多[10][11]。
但只要系上围巾,就能把温暖的空气锁在身体里,也能堵住灌进来的寒风,不再有“上下通透”的穿堂风了。
别在寒冷和温暖的边缘反复横跳了,出门前记得拿上门后的那条围巾,或许能给枯燥的冬日穿搭增添一些新意,既保持了温度也不失去风度。
撰文 / 趁新鲜
[1] 吴清才, & 金星国. (1999). 人体热平衡的生物物理分析.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01), 59-62.
[2] 马小静, & 许瑞娜 (主编). (2013). 生理学.
[3] 郭明广 (主编). (2018). 生理学.
[4] 李文生 (主编), & 汤其群 (总主编). (2019). 局部解剖学.
[5] 张红旗 (主编). (2015). 系统解剖学.
[6] DrHuang.com. (n.d.). 生理学 [Physiology]. Retrieved 2024.
[7] 刘承煌. (1985). 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 国外医学. 皮肤病学分册, (03), 132-136.
[8] 佟玫, 陈立丽, 王博, 等. (2014). 人体温度的调节及冬季防寒服装穿着分析.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01), 13-15.
[9] 张子扬. (2023). 温度突变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研究 (硕士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0] 何天. (1985). 人的体温调节. 生物学通报, (07), 17-19.
[11] 王丽娟, 刘艳峰, & 刘加平. (2015). 风速对人体散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微信编辑 | 小 蛙 图片编辑 | 趁新鲜
内容编辑 | 懒羊羊 审核编辑 | 豌豆糕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