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看到张磊了吗?”

广播在江汉油田的夜空反复回荡。

第二天清晨,邻居发现了男孩的一只鞋子,

里面躺着第一张纸条,

从此警方陷入了一场看不见对手的捉迷藏。

八年后,

一个小学老师常用的"阅"字,

让这个完美犯罪轰然倒塌。

本文系真实案件

人物皆使用化名

01

1989年1月30日,农历小年。

江汉油田零星响起鞭炮声。

下午四点,

张磊和三个小伙伴在兴隆河大堤边玩耍。

傍晚时分,其他孩子回家,

七岁的张磊没有回到位于矿机研究所的家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黑后,矿机研究所的广播响起:

"所干部张长庚之子张磊下午在周矶兴隆河大堤边玩耍,至今未归。"

干部职工拿着手电筒在街巷间搜寻,

张家父母在寒夜中往返于每个街角。

第二天清晨7点20分,邻居在张家楼下发现一只旅游鞋。

鞋内放着一张纸条:"你儿平安,不要报警,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到扒鸡面馆门前树下找纸条。"

这是绑架案的开端。

犯罪者选择小年这天动手,街上有许多玩耍的孩子,更容易得手。

那只被丢弃的鞋子,成为了第一个证物。

张长庚是矿机研究所的一名干部。

此刻他拿着纸条站在楼下,等待警方到来。

大堤边的寒风中,鞭炮声依然在远处响起。

这个小年,一起绑架案正式开始。

张家不知道,接下来会出现更多的纸条。

他们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孩子了。

而这个案子,最终用了整整八年才告破。

0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案发当天下午,张长庚拿着纸条赶到扒鸡面馆。

树下的第二张纸条写着:

"将6500元用纸包好,放在7路车站牌下。"

潜江市公安局立刻抽调警力布控。

湖北省公安厅、原荆州地区公安处派出十余名专家到达现场。

一队警员埋伏在车站四周,

另一队便衣在远处用望远镜观察可疑人员。

1月31日上午十点,张长庚将钱放在指定地点。

四周街道上行人稀少,没有人来取钱。

当天晚上,

张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要求第二天去原地拿新的纸条。

2月1日,警方在车站蹲守了整整一天一夜。

第二天张长庚按指示到达现场,

在站台椅子下发现第三张字条。

办案民警检查现场监控,

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员靠近车站。

纸条指引他们去向阳一中,那里藏着第四张纸条:

"后天我们飞抵广州,你儿也就没法处置了。

若公了,钱心疼?儿心疼?"

从1月30日到2月4日,

纸条的投放点从潜江周边,

延伸到矿区和荆州沙市。

每个地点都有警员布控,

但始终抓不到投放纸条的人。

法医对纸条进行了笔迹和纤维检验,

发现用纸都是普通白纸,没有特殊标记。

2月4日,张家收到最后一张纸条:

"如再和警方合作,另加1000元,告诉你儿尸体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警方立即对兴隆河沿岸和周边水域展开地毯式搜索。

2月26日下午4点,

潜江市周矶镇农民罗贤清在放水时,

在田间涵管里发现一具儿童尸体。

法医勘验认定:死者为张磊,机械性窒息死亡,系他杀。

尸检报告显示,张磊死亡时间与失踪当天相近。

凶手作案后,仍继续用纸条要挟勒索。

这个发现让专案组意识到,

这不是一般的绑架案,

而是一起有预谋的绑架杀人案。

专案组对十八张纸条和现场痕迹重新进行了细致勘验。

每个纸条投放点都被重新测绘,所有监控录像重新查看。

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

这些努力并未能找到有效线索。

"1.30案"成了江汉油田的心病。

专案组把全部证物和勘验记录装订成册,等待重新侦破的机会。

03

1996年10月23日,江汉油田公安处会议室。

处长牛俊杰敲了敲桌子:

"徐灿同志临终前一直在查这个案子。

八年了,是时候重启'1.30'案了。"

原预审科科长徐灿生前整理的材料摆在桌上。

他临终前仍在走访调查,把所有线索编号归档。

会议确定了四个专案组成员:

广华派出所所长郑和为组长,机械厂公安科副科长张伟、

油建处公安科民警付鑫章、采油厂公安科民警赵忠瑞为组员。

专案组第一步调取了当年的现场记录。

18张纸条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桌上。

郑和指着纸条说:"这些是唯一的物证,每一张都要重新检验。"

他们联系了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省公安厅武警总队的专家。

警车往返于江汉油田和武汉之间。

专案组第一个注意到的反常之处是纸条的投放时间。

每次警方在指定地点布控,纸条必定提前出现在那里。

1月31日的纸条就是这样,

警方和张长庚到达车站前,第三张字条已经放在车站椅子下。

第二个疑点出在纸条的分布。

犯罪嫌疑人把纸条投放在三个区域:潜江周边、矿区和荆州沙市。

除了最开始四张在周矶片区的纸条,

其他都出现在深夜。

但五七片区从报社到五四站桥头水电厂农场家属区,

从未出现过一张纸条。

专案组分析了纸条上的文字。

有一张在荆州市东门九龙桥处获取的纸条写道:

"过桥顺墙根外(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其下有信。"

这段文字用语规范,标点准确。

不像一般罪犯,反倒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勘验时发现,所有纸条都用不同字体书写。

有的潦草,有的工整,字的大小也不一。

犯罪嫌疑人试图制造多人作案的假象。

更奇怪的是犯罪方式。

绑架勒索案中,犯罪分子通常在收到赎金后才杀害人质。

但张磊死亡时间显示,凶手在1月30日就已经下手。

这说明他一开始就没打算放人。

专案组找到一起相似案件。

1988年12月18日,

技工学校的保卫科长收到过一张勒索纸条:

"为济贫,向你借款1000元,

希望你能照办,我们不必动杀机。"

当时因为没有造成实际损失,这起案件没有破获。

警方调取了技工学校周边的走访记录。

两个案件都发生在节假日前后,要价都不高,都用纸条传递信息。

这个共同点引起了专案组的注意。

这个发现让专案组看到了希望。

这些疑点指向一个事实:

犯罪嫌疑人对案发区域非常熟悉,很可能就住在附近。

他的文化程度不低,有耐心,会伪装,懂得转移警方视线。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歹徒,而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知识分子。

04

 专家吴忠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吴忠义

省公安厅文检专家吴忠义住进了油田第一招待所。

他要求调来全部的文字档案。

两万多份档案,几十个档案室。

专案组成员轮流值守,一份一份地翻找。

文检专家吴忠义第一次发现异常是在深夜。

他指着第八张纸条问郑和:"你们注意过这些字的结构吗?"

纸条字迹参差不齐,有的工整,有的潦草。

但吴忠义说:"这是伪装。

注意看每个字的笔锋和结构,都出自一人之手。

写字的人试图改变书写习惯。"

专案组调来了武汉著名书法家葛明。

两位专家一致认定:

写字人受过严格训练,基本功扎实。

他用仿宋体为主,夹杂草体,显示出极强的文字功底。

文字中出现"相商"、"事宜"、"差错"、"飞抵"等词语。

这些用语规范,不像普通人的口吻。

专家分析:作案人年龄25岁左右,受过高等教育。

专案组在地图上标出所有纸条出现的位置。

郑和发现一个空白点:

从五七片区报社到五四站桥头的区域,没有任何纸条。

这片空白区域里有三个单位:

钻井处、职工大学和技工学校。

郑和说:"深夜投放纸条,不会走太远。

这个区域值得重点排查。"

付鑫章找到一份1988年的报案记录。

技工学校保卫科长收到过勒索信,要求交付一千元。

当时因为没有实际损失,这起案件被搁置。

专案组调出两起案件的纸条。

吴忠义确认:字迹来自同一个人。

这个发现让调查方向更加明确。

"这个'阅'字不一样。"

吴忠义指着其中一张纸条说。

这个字写得特别夸张,"兑"字被写出了"门"的结构。

这种写法显示出明显的职业特征。

吴忠义解释:

"批改作业时会重复写这个字,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写到这个字,情绪会有流露。"

专案组把范围缩小到三类人:

教职工、文秘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其中教师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要经常批改作业。

张伟调出职工大学和技工学校的人事档案。

吴忠义说:

"重点查1989年前后在职的教师,特别是理工科背景的。"

专案组决定对这两所学校所有教职工的笔迹进行鉴定。

05

吴忠义用一周时间筛查了职工大学全部档案。

7月26日下午三点,第八十份档案翻开在桌上。

吴忠义的手指停在一页文件上,一动不动。

牛俊杰站在门口,看着老师的表情。

一个小时后,吴忠义说:"其他档案不用看了。

把这个人的完整档案拿来。"

文件属于裴直运,职工大学讲师。

他的履历显示:

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

曾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作两年。

档案里有一份裴直运的手写材料,

用的是江汉石油职工大学89年的红线纹路纸张。

这种纸张和勒索信纸张相同。

1997年7月27日晚九点,警方包围了职工大学宿舍楼。

路金华、付鑫章直接上楼,敲开了裴直运的房门。

房间里,书架上摆满地质类书籍和文学著作。

裴直运正在批改作业,桌上放着一摞练字纸。

"油田公安处的,裴直运,你被刑事拘留了。

"手铐扣上了这个瘦削的大学讲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讯室里,裴直运说:"我犯了什么事?"

办案人员递给他一张白纸:"把这些内容抄一遍。"

纸上是当年勒索信的文字。

裴直运写到"阅"字时,

笔锋顿了一下,那个特殊的结构再次出现。

五天后,裴直运终于开口。

他说自己当时缺钱,想用"聪明才智"发笔横财。

06

1989年1月30日下午,裴直运在七路车站等车。

他看见张磊和几个孩子在河堤玩耍。

等其他孩子离开后,他装作和张磊玩游戏。

他让张磊转圈,想把孩子转晕。

张磊摔进污水沟,嘴里流血。

裴直运害怕事情暴露,

掐死了张磊,把尸体塞进涵管。

作案前,他从张磊口中套出了家庭信息。

他用"逆向丢条法"布置纸条,

先放后面的,再放前面的,避免警方蹲守。

徐灿的遗愿实现了。

一个看似斯文的大学讲师,

用他的知识策划了一起完美犯罪,

却在八年后栽在自己的字迹上。

专案组在裴直运的办公室找到了练字本。

他试图改变笔迹,但一个字暴露了他的身份。

正如吴忠义所说:"字如其人,可以伪装,但习惯难改。"

在这起案件后,江汉油田建立了完整的笔迹档案库。

一个"阅"字破获了这起案件,

也给刑侦技术带来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