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12月20日电】当“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的歌声响起,当华夏儿女奔走于东西文化交融的街头,当“中国红”在南海之滨高高飘扬,澳门,在匆匆而过的柔软时光中,迎来了回归祖国怀抱的第二十五个春秋。
400多年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嬗变,成就了今日的澳门,也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这是一座城的故事,也是文化交融的华美篇章。澳门历史城区,便是这个故事的鲜活注脚。
丨葡式风情与东方美学“不期而遇”
历史城区以澳门旧城区为中心,由22栋标志性建筑和8处前地组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东西方风格融合的建筑群落,并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在这里,原汁原味的葡式风情与东方美学“不期而遇”,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眼都是历史;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澳门的过去、也见证它的发展。
步入澳门历史城区,其间最为人所熟知的地标建筑,非大三巴牌坊莫属。每一根石柱,每一片雕刻,都融合了西方的华丽与东方的细腻,讲述着信仰与文化的传奇。
“三巴”是葡文“圣保禄”的音译,其前身为圣保禄大教堂。1835年,圣保禄大教堂在经历了一场大火之后,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阶。教堂建筑风格为巴洛克式,石雕上却融合了许多东方元素,例如中文字、菊花图案等。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国传统牌坊,澳门人将之称为“大三巴牌坊”。
来到议事亭前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标志性的喷泉池,水柱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映在波浪形的石板路上,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这里是澳门的中心,也是充满“烟火气”的市民广场。广场四周,葡式建筑与中式商铺相映成趣,构成一副生动的市井画卷。你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澳门美食,也可以在古色古香的店铺中选购精美的纪念品,体验东西方不同生活方式和谐共存的魅力,感受独特的文化氛围。此外,这里还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庆典,让市民生活更加丰富。
继续前行,郑家大屋作为澳门中式传统建筑的典范,坐落于旧城区的主干道上,静静地讲述着郑氏家族几代人的传奇故事。
这座传统“中式豪宅”建于1869年前,是晚清时期著名思想家、实业家郑观应的故居。建筑虽主要以岭南形制构建,但却处处体现中西结合的特色,中式建筑手法主要表现于屋顶、樑架结构、内院中多样的窗户,还有趟拢门等;而受西方或外国影响的则印证于一些室内天花的处理、门楣窗楣的式样、檐口线,以及外墙之抹灰。
不远处,妈阁庙背山面海,庙内人潮迭起,祈求平安的香火从未中断。它静静地矗立于蓝天白云之下,仿佛时间的守望者,诉说着莲岛往事。
妈阁庙,又名妈祖阁,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之一。据说,葡萄牙人初抵澳门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将其音译为“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妈祖文化在此深深扎根,成为澳门人不可代替的精神寄托。晨曦初照,庙宇钟声悠扬,是对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尊重,也是对文化共生的美好祝愿。
拾级而上,仿佛穿梭于时空的长廊,高耸而坚固的大炮台映入眼帘。历史的硝烟已散,只留下斑驳的城墙和静默的炮火,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大炮台创建于1617年,至1626年建成,名为圣保禄炮台,澳门居民多称为“大炮台”。炮台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是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构成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炮火防卫网。炮台上的每一块石头,都仿佛诉说着守护家园的坚韧与不屈,那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缩影,也是澳门多元文化共生的起点。
继续深入探索,澳门的玫瑰圣母堂、东望洋灯塔、岗顶剧院,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澳门历史城区的版图上。它们不仅是澳门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生动例证。漫步其中,砖墙瓦缝间,得以窥见文明交汇的璀璨火花。
丨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走在澳门历史城区的每一寸土地上,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那是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深刻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澳门在文化共生下的繁荣发展,更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是澳门的宝贵财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根基。
那么,澳门又是如何保护这些“宝贵财富”的呢?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执行副院长王伯勋,在接受东西问客户端专访时说,“澳门历史城区的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修复、维护和保护历史建筑物、古迹和文化景观等。除此之外,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还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并建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和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和管理历史城区的文化遗产。”
如今的郑家大屋让游客沉浸在中西合璧的精致装潢中。然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还是一片破败不堪的模样,不仅被分租出去,甚至曾出现300多人一起居住的“七十二家房客”景象。直到2001年,特区文化局开始对其进行修复。在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下,他们保留了原始空间、寻找了原材料,历时八年,基本恢复了建筑昔日的面貌。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延续老建筑的生命,特区政府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不断开拓文化设施空间及文物景点作为演出场地,让这些文化遗产“活”起来。王伯勋表示,“澳门积极开展国内外旅游推广活动,通过参与旅游展会、举办推介活动、开展市场营销等方式,向全球游客宣传澳门的历史文化魅力,并将澳门的历史城区、文化遗产、节庆活动等作为重点推广内容。”
丨东西文明的交汇,绽放璀璨的光芒
澳门历史城区的每一处建筑,都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讲述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故事。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有力推动。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理解、欣赏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窗口。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澳门以其独特的文化身份,成为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保护和展示澳门的文化遗产,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理解、欣赏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窗口,使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得以展现。”王伯勋说,“这些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遗产已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吸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在欣赏和研究这些遗产的过程中,与中华文化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对话。”
通过保护与传承,澳门历史城区不仅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得以触摸到那段辉煌的历史,更激发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及此,王伯勋表示,澳门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场景,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弘扬。
岁月悠悠,文化之光璀璨夺目。一个个日新月异的成长故事,流淌在这座城市二十五载的光阴里。未来,澳门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让东西方文化的河流在这里汇聚成海,让古老的故事在现代的脉络中重新焕发新的生机,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这,就是25岁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完)
作者/姚静雯
点个“在看”不失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