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最后一个月,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平静。
哪吒和极越终于火了,在人们发现他俩『摇摇欲坠』的时候。二者步履蹒跚,看似真的要被留在这寒冬。不过此时尘埃未定,两家背后的金主是否会出手搭救,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这两家的事我们先按下不表,今天我们聊聊12月火的另一号人物——小米。
小米YU7官图
12月9日晚间,在没任何预热的情况下,小米突然官宣的第二款车型YU7,想细品这款车的朋友可以看看黄老师前两天的文章。没成想YU7没热多久,极越从天而降。紧接着小米第三款车的路试谍照光速『救驾』,把小米再次送上热搜。
15万元的增程SUV?
其实早在今年7月份,网络上就已经有 第三款车的相关消息,11月更是曝出新车谍照,只是官方没有下场认领, 这事儿就一直不温不火,直到YU7的发布,这档子事儿才算又被扒到台前(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小米自己也在背后轻轻地推了一把)。
网上流传的小米第三款车型伪装车
根据车圈盛传的消息,小米第三款车型是一款增程式SUV,内部代号为「昆仑」,定位于家用,预计起售价在15万左右,预计2026年正式上市销售。这段话有三个信息点,我们一个个讲。
去年10月,小米在北京地区的职位招聘信息
首先是增程式。
其实早在一年前,小米就在招聘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了,此外还包括燃油系统工程师、排气系统工程师等。
在今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发动机及车辆」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102106 U。有网友认为这里的「发动机」可能指电动机,我还专门去看了眼专利摘要,内里明晃晃的写着「气室,气室设置有气门,气门包括第一气门和第二气门」……
两者结合一看,至少小米要搞增程系统这件事是照猫儿画虎——差不离了。
但小米先做纯电再做增程,在车圈人看来多少有点『返祖』的意思。毕竟增程一向被嘲『没有技术含量』。
但你去看看今年的看销量榜单,这事儿就说得通了。坐观上周新势力销量榜,理想、零跑、问界保持『涨』声一片,顺利拿下第1、3、4席位,保持良好势头。各位细看不难发现,三家都是增程『人柱力』。
回头再看小米这波操作,就不难理解了:赚钱嘛,不寒碜。毕竟如今各大车企也纷纷对增程下手,完成了『质疑理想、理解理想、成为理想』的链路闭环。
11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大关的零跑汽车
而网传15万元的定价,对在榜的理想和问界影响不大,但对同样是『价格屠夫』、同样是『增程神教』、目前新势力榜单前三的零跑则属于『中门对狙』了。不过对零跑来说,好消息是明年一季度,主打价位10-15万元的零跑B10就会正式上市,届时,零跑的增程SUV矩阵将全面覆盖10-20万元的价格区间,能在2026年前夕,再挖一波『战壕』,以抵御小米第三款车型的到来。
小米的三年三车规划
最后是2026年上市的节点,是符合雷军「三年推出三辆车」的规划的。2024年的SU7,2025年是YU7,2026年的「昆仑」,都在按其造车计划一步步严格执行。
有人觉得「昆仑」来得可能太晚了,正如彼时彼刻他们看待 小米SU7 ( 参数 丨 图片 )的到来一般,但此时此刻,小米SU7已提前完成10万台交付目标,正朝着全年交付13万台冲刺。所以『好饭不怕晚』,毕竟没有一位消费者希望自己买回去的车是台半成品,事实证明SU7没有让米粉们白等,2026年的「昆仑」应如是。
疑似小米第三款车型的路试谍照
至于这车长什么样,媒体和网友通过曝光的路试谍照,已经有不少猜测了,有人说是一款外观硬朗的『方盒子』,也有人认为不会脱离现有的斯图加特野马风。
我觉得目前下定论为时尚早,伪装车和实车差距过大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毕竟还有一年多才和大家见面,所以设计部分,就留给官方自己来揭晓吧。
但定位方面,私以为要走量的话,这款车是不太会走『野』路子的,深蓝G138月销还在追求突破3000,理想则用L6789四兄弟已经在向60000的目标迈进。所以,小米深知家用市场才是王道。我的这一小猜想能否『中标』,就让时间来验证吧。
或由东风汽车代工?
关于这款车的诞生地,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有传言称,小米的第三款SUV将由武汉东风汽车代工,或通过收购并改造东风的现有工厂来生产。
雷军与东风汽车甜蜜互动
毕竟雷军本身是湖北人,又在武大上学,武汉的汽车产业链又相当完整,再加上小米的家电工厂刚在武汉动工建设,中秋节那天雷军还在社交平台给『东风汽车第6000万台隆重下线』送去了祝福,一系列巧合下来,东风汽车代工这件事儿确实有股草蛇灰线的苗头。
其实了解雷军的人都知道,他一直对「代工」二字是比较敏感的。12月7日,雷军就在其某音账号上发布了一则视频,称小米刚开始的「轻模式+代工模式」的组合给人带来了误解,但今年3月份小米汽车是自己的工厂就已落成投入使用,以回应小米被质疑没工厂、没技术、搞贴牌的声音。
现有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
虽然从目前SU7的订单排产情况来看,小米自家工厂目前的『战斗力』确实有限,但以小米的未雨绸缪,要打硬仗不会只靠一个厂。
据相关方透露,小米汽车在北京亦庄的第二工厂一期工程将于2025年6-7月竣工验收,二期工程大部分区域已完成通平工作。一期、二期工厂都启用后,小米汽车的产能逐渐攀升至「百万级」应该问题不大。
所以在我看来,自家工厂产能爬升后,与其交给东风代工,这2026年才上市交付的第三款车由小米『亲力亲为』是更大概率的事儿。
Challenge or Chance?
作为一名米粉,我一直对小米抱有很高的期待值。而作为车圈新人,小米也确实没有辜负米粉们的期待。自宣布造车以来,小米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当然这两天的热度暂时被极越分走一半),第一款车SU7就维持了超过2万的月交付量,小米的造车之路截至目前可以称得上是极其成功的,说是人人艳羡的『紫微星』也不为过。但当下的局面看似给小米出了两道难题:
一是行业淘汰赛白热化,现金流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裁判的『红牌』甚至已经瞄准曾经新势力的TOP10,不过前两天小米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发文称『小米的现金储备已从1000亿元增长到1500亿元』,同时小米在账上保持着至少18个月的工资储备(极越:Are you OK?)。所以这个问题不算紧迫,还能顺便再熬一波老头;
二是增程式产品将在2027年底结束免征购置税的优惠,这意味着,2026年才上市交付的小米增程式SUV吃政策红利窗口期并不长,有那么一丝『49年入国军』的意思。不过转念一想,在失去新能源政策光环后,纯电车不仅不免购置税,在一线城市的送牌优势也将被抹平,届时所有新能源车都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进入真正拼刺刀的阶段,用『1999』开天辟地的小米又真的怕过谁。
所以你看,这危机四伏的局面,或许也是破局而生的关键。
这句话,给小米,也给12月的所有人。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