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影视圈,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响亮——做编剧,要有“不惯着”的勇气。这句话,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深刻诠释。最近,由徐萌担任编剧的电视剧《我是刑警》在台网两端收官,取得了数据双高的佳绩。这部剧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紧凑的剧情和精彩的表演,更在于它背后那份对现实主义的坚持与追求。
《我是刑警》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在这个悬疑剧泛滥的时代,朴素而踏实的破案过程似乎已经过时。但徐萌却不这么认为。在接受采访时,她坦然表示:“从一开始,我就不打算惯着谁。”这不仅是对市场潮流的反叛,更是对观众的一种尊重。徐萌坚信,今天的观众比想象中更加深刻、见多识广。因此,她不愿一味追赶潮流,也不愿讨好观众,而是选择用真实的故事去打动人心。
这种“不惯着”的态度,贯穿了整个创作过程。为了写出一部真正反映刑警生活的作品,徐萌进行了长达8个多月的采风。她深入一线,与刑警们朝夕相处,观察他们的工作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这个过程被她形象地比喻为“扒火车”——只有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捕捉到最真实的细节。正是这种深入生活的精神,让《我是刑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生命力。
剧中的人物塑造也体现了这种真实性。主角秦川并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面对案件时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在职业道路上的挣扎与成长,都让人感同身受。这种细腻的人物刻画,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刑警这一职业的艰辛与不易。同时,剧中还涉及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系统性问题、技术局限等,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剧情,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社会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刑警》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导演、演员、制片方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共同打造了这部精品之作。特别是主演于和伟、富大龙等人的出色表现,更是为这部剧增色不少。他们在镜头前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眼神,都传递出了角色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令人动容。
总之,《我是刑警》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唯有坚守初心,敢于说真话,才能创作出真正触动人心的作品。而这份勇气,正是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具备的品质。正如徐萌所说:“写剧本的出发点是对时代、对观众有话想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感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