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机上云为何是颠覆性工作
(一)传统主机架构的局限
在金融领域,传统的主机架构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其局限性愈发凸显出来。以 IBM 大型机为代表的传统集中式架构的主机系统,面临着诸多不足。
首先是扩展性差的问题,当金融业务不断拓展、数据量持续增长以及用户规模日益扩大时,传统主机架构很难灵活地进行相应扩展,往往会受限于硬件配置等因素,难以快速应对业务量的剧增,就像一个固定大小的容器,装满之后就很难再装入更多东西了。
其次,成本高昂也是一大痛点。企业需要自行采购服务器,还得投入大量运维人员去搭建部署服务器环境,这涉及到硬件设备购置、机房建设、人员成本等诸多开支。并且在应对高峰时用户的大量请求时,受硬件资源限制容易出现大量无响应请求,低谷时又会闲置大量服务器资源,造成资源浪费,资金成本就这样在无形之中流失了。
再者,传统主机架构无法实现快速交付。例如金融机构要上线新的业务应用,在传统架构下,从服务器准备、环境搭建到应用部署等环节,往往要耗费较长时间,很难满足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于业务敏捷上线的要求。
而如今,金融机构正处于智能化浪潮之中,迫切需要不断拓展创新业态、增强竞争力、提升用户体验,传统主机架构这些局限使其越来越难以满足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发展的需求。所以,变革传统主机架构,走向更先进的模式势在必行,主机上云也就成为了金融机构通向全面智能化的必经之路。
(二)主机上云面临的世界级难题
主机上云并非简单的迁移工作,而是要基于分布式架构打造一个同样稳定可靠、并且更开放灵活的系统,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世界级难题。
最为核心的是要确保云上系统级 RAS 能力,也就是高可靠(Reliability)、高可用(Availability)、高可维(Serviceability)。传统主机通过软硬高度一体化集成达成 RAS,保障核心业务的长期稳定运行,但在向云架构转变时,想要维持这样的能力就变得极具挑战性。
一方面,这涉及到硬件、软件、安全、运维等多方因素的深度协同,是一个软硬协同、端到端的复杂系统工程。例如在硬件层面,要构建适应云环境的稳定硬件基础,使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工况以及可能出现的故障;软件方面,则需要开发适配分布式架构的各类软件系统,保证不同模块之间能够高效协同工作。
另一方面,要在分布式架构下实现快速的故障感知、切换以及大集群的快速升级等功能也面临很大困难。因为分布式架构意味着系统的复杂性大幅提升,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性需要精细把控,出现故障时如何在短时间内精准定位并迅速切换到备用方案,同时在对大规模集群进行升级时,怎样保障业务不受影响或者将影响降到最低,这些都是亟待攻克的难题。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且关键的难点,主机上云被称为世界级难题。
(三)华为在主机上云的探索与创新
面对主机上云这一世界级难题,华为积极投入,展现出了强大的探索与创新能力。华为于今年成立主机上云军团,聚集公司研发核心资源开展系统性创新,从多个重要方面发力来应对这些难题。
一是持续突破根技术,构建全栈技术体系,保障核心技术供应的连续性。根技术是整个主机上云的基础支撑,只有在根源上不断取得突破,才能为上层的应用和服务筑牢根基。例如在分布式计算、存储等基础技术领域深入钻研,为打造稳定可靠的云环境提供技术保障,使得主机上云后的数据处理、存储等环节都能高效且安全地运行。
二是基于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以业务视角构建从基础设施、实施工艺到运维体系的可信系统工程。从基础设施来看,打造坚实可靠的云底座,确保硬件层面能够承载金融业务的高强度运转;在实施工艺方面,精心规划主机上云的每一个步骤和流程,保障迁移过程的平稳有序;而运维体系的构建更是重中之重,通过建立全链路观测、混沌工程和智能故障定界等能力,以 1 分钟发现、5 分钟定界、10 分钟恢复为目标,让大规模集群运维更加高效,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为金融业务提供支持,打造出敏捷、韧性、可信的开放新核心。
总之,华为通过这些努力,在主机上云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为推动金融行业核心系统的升级和变革贡献着重要力量。
二、主机上云对金融业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金融机构竞争力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机构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而主机上云为金融机构构建起了更灵活、敏捷、韧性的云基础设施,成为其通向全面智能化的关键助力,在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在拓展创新业态上,传统的主机架构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快速响应新业务、新模式的开展需求。而上云后的金融机构,能够基于云平台所具备的弹性计算、海量存储等优势,迅速搭建起适应新业务的系统环境,比如一些新兴的金融科技服务,像智能投顾、线上供应链金融等创新业态,借助主机上云可以更快地推向市场,抢得发展先机。
另一方面,增强竞争力是金融机构永恒的课题。主机上云后,金融机构在成本控制上能取得显著成效,避免了传统模式下采购大量硬件设备以及雇佣众多运维人员带来的高额成本,同时还能按需使用云资源,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更具价值的业务创新和服务提升中。而且,云平台的分布式特性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系统具备更好的容错能力和可扩展性,即使面对业务高峰时段的海量交易请求,也能稳定应对,不会出现系统崩溃等情况,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在客户心中的竞争力。
例如,很多金融机构在传统主机架构下,推出一项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从准备服务器资源到完成业务部署,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时间,而主机上云后,这一周期能够大幅缩短,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于金融服务时效性的要求,助力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加速金融核心系统自主化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2023 年末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 “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今年 5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 “增强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同时也对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做出部署。
在此背景下,金融行业核心系统亟需改变以往主要依托大型机进行集中式架构建设的方案。主机上云正好响应了这些要求,推动金融核心系统从依托大型机的集中式架构向全面云化转变。在主机上云的过程中,涉及硬件、软件、安全、运维等多方因素的深度协同,是一个软硬协同、端到端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一转变的实现,意味着金融核心系统能够摆脱对特定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提升自主可控程度,加速金融核心系统的自主化进程。
比如,通过主机上云,金融机构可以在国内自主构建和管理云平台,选用国产的芯片、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以及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产品,从底层保障金融核心业务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自主性,让金融核心系统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以及金融安全的战略目标。
(三)促进金融业务创新与发展
在实际的金融行业实践中,已经有诸多成功案例展现出了主机上云对金融业务创新及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以光大银行为例,在主机上云后,通过云硬协同深度调优,成功实现了关键业务系统性能提升。像贷款、支付、存款等核心业务迁移至云原生平台后,极大地加速了金融领域在云端的创新,不仅业务处理效率更高,而且能够基于云平台开发出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邮储银行同样是主机上云的受益方,采用鲲鹏服务器、华为云 Stack 和 GaussDB,上线了新一代个人查询核心业务,支撑 6.7 万笔 / 秒的峰值交易数据,这样强大的业务承载能力为邮储银行拓展零售金融业务、开展数字化营销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可以围绕核心业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比如推出更便捷的线上理财服务、个性化的金融资讯推送等,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
还有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在整合云平台 IaaS、PaaS、DaaS 能力后,银行的应用开发上线周期缩短到数周,核心业务每秒事务数总体提升 20 倍。这使得银行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推出契合当下热点的金融产品,如针对乡村振兴领域的特色信贷产品、贴合小微企业需求的快速融资服务等,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业务在不同细分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这些实际案例都充分证明了主机上云对于金融业务来说,就像是打开了创新发展的新大门,让金融机构在数字化浪潮中能够乘风破浪,不断前进。
三、如何更好地推进金融主机上云
(一)选择合适伙伴与路径
主机上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金融机构需要具备战略决心和足够的耐心。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要挑选那些具备深厚技术实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愿意长期投入的伙伴携手前行。比如华为,其作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拥有软硬件全栈优势,不仅能提供全线混合云软件能力,支持复杂金融应用的现代化,还有大量各细分技术领域的专家,能助力金融企业构建部署混合云等,是众多金融机构在主机上云时可靠的同路人。
同时,不同的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现状以及所处发展阶段不一样,在主机上云的路径选择上也需因地制宜。可以从核心平迁、核心组件替换、全面重构这几种路径中去做适合自身的选择。例如一些金融机构,若现有核心系统相对稳定,只是希望提升部分功能和灵活性,那么核心组件替换可能就是比较合适的方式;而对于那些希望对整个核心系统进行彻底变革,以更好适应未来业务拓展和创新需求的机构来说,全面重构则是更优的路径选择。总之,只有选对伙伴、找好路径,才能让主机上云工作更加顺畅地推进。
(二)技术层面的创新与突破
要想更好地推进金融主机上云,在技术层面必须深化产、学、研联合。一方面,要敢于从根技术方向去钻研创新,像华为持续突破根技术,构建全栈技术体系,保障核心技术供应的连续性,在分布式计算、存储等基础技术领域深入探索,为打造稳定可靠的云环境筑牢根基。另一方面,在系统架构上也要大胆创新突破,勇于挑战难题,不断定义新标准。
因为主机上云涉及到硬件、软件、安全、运维等多方因素的深度协同,是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技术和架构很难满足其需求。例如在分布式架构下,要实现如主机系统那样的高可靠、高可用、高可维能力,就需要重新思考和设计系统架构,攻克故障快速感知和切换、大集群快速升级等一系列难题,通过持续地创新突破,才能让主机上云在技术上不断优化,持续向前推进。
(三)分阶段稳步实施
主机上云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眼光长远且脚踏实地,分阶段逐步推进相关工作。每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不断优化方法论,持续迭代工具和知识库,以此确保整个上云过程科学有序地进行。
比如在前期,可以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了解自身的业务需求、现有系统的状况以及上云可能面临的风险等;接着制定详细的上云方案,明确各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同时把每一个阶段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馈到工具和知识库中,使其不断完善,为后续阶段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主机上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保障主机上云工作能够稳步扎实地落地实施,最终实现金融核心系统全面上云的目标。
四、金融主机上云的未来展望
(一)完善生态体系建设
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主机上云已然成为了大势所趋。然而,要想让主机上云在金融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完善生态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当下,虽然已经有部分金融机构在主机上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像一些头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初步完成了云上新核心的建设,积累了相应经验,但整个行业层面的生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我们呼吁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到主机上云的生态构建中来。金融机构凭借自身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和需求把控,能够为生态建设提供贴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方向指引;而技术企业则可以发挥技术研发优势,从硬件、软件、安全等多维度为生态打造提供技术支撑。
各方应统筹推进技术、场景和应用的创新,比如在技术方面持续探索如何让云环境下的系统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扩展性;在场景应用上,结合不同金融业务场景,开发出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在应用创新上,鼓励更多基于主机上云的新型金融应用出现,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这样的协同合作,加速形成完善的技术堆栈和生态体系,为主机上云的全面推进筑牢根基,进而为金融行业在数字化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更有力的支撑,助力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各种变化与挑战,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迎接新机遇与挑战
展望未来,主机上云在金融领域的持续发展必将带来诸多新机遇,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挑战,需要金融机构用心去把握和应对。
从机遇角度来看,随着主机上云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将有机会更好地对接新兴技术。例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借助云平台强大的算力和存储能力,实现智能风险预测、个性化金融服务推荐等功能,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而且,上云后的金融机构能够基于云的弹性资源调配特性,更加敏捷地响应市场变化,快速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业务版图,增强市场竞争力。
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数据安全问题就是主机上云面临的一大关键挑战,金融行业涉及大量敏感的客户信息和资金交易数据,在云环境下如何确保这些数据不被泄露、不被非法获取,对金融机构的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另外,云环境的复杂性也使得系统运维难度加大,如何保障云平台的稳定运行,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避免对客户造成不良影响,也是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面对这些新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需要持续探索,不断优化自身的技术架构、管理模式以及安全策略等。一方面,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提升自身应对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面对各类突发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金融行业在主机上云的助力下迈向更高水平,实现更加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