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朝历代的疆域,宋朝无疑是面积比较小的。
一般的说法是,北宋在大部分时候的土地面积是280万平方公里。在宋徽宗时期,因为和金国联合攻辽,收回了幽云十六州部分土地,国土面积达到最高峰为315万平方公里。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土地面积约为180公里。
但是,如果只算能有效管理的实际控制区域的话,宋朝的面积还没有这么大。
历史教科书一般都会忽略一个问题,西部和南部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都没有“王化”,即没有实际控制。如果把这些地方剔除的话,王朝实际控制面积还会减少。
我们以湖南为例。
《宋史卷八十八.志第四十一.地理四》里是这样说的:“澧、鼎、辰三州,皆旁通溪洞,置兵戍守。潭州為湘、嶺要劇,鄂、岳處江、湖之都會,全、邵屯兵,以扼蠻獠。”
简单翻译一下这段话,今天湖南湘西自治州,常德,怀化一带都靠近少数民族地区,因此驻扎官兵戍守。潭州(今长沙)是湘江通往岭南的重要据点。武昌和岳阳市长江和洞庭湖边的大城市,全州,邵州(今邵阳)囤积重兵,以扼制少数民族地区。
古代湖南为什么发展慢?到了北宋时期,汉人聚居区还仅限于洞庭湖周边和湘江流域,面积仅为全湖南的一半左右。资江、沅江和澧水流域还是以少数民族为主,汉人仅居住在为数不多的府城和县城以及附近的平地。今天湖南人口80%以上是明朝初年江西填湖广时的移民后裔。
详细一点说的话,湖南当时是这样一种状况:湘西有“五溪蛮”,梅山(雪峰山)有梅山蛮(神宗时期“王化”),湘南邵阳南部和广西北部有“飞山蛮”、“徽州蛮”,湘东南与江西交界的地方有“黑风峒”等瑶峒。
直到北宋,湖南应该还有一半的土地不在官府管辖范围内,没有被朝廷实际掌控。直到清朝中叶,湘西还修了几百里的长城以把“生苗”圈在山区。
北宋时期,贵州比湖南还落后,大部分土地都在少数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统治下,云南的大理国也控制了贵州的部分地区。
整个宋朝时期,贵州省连一个正式的县都没有设立。
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少数民族地区,在宋史上被统称为“西南夷”,北宋朝廷实际上没有进行直接管辖。
《宋史.西南夷》里面详细记载了朝廷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态度,开始的时候还很想进行有效掌控,时间一久发现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不毛之地,既不可耕;建筑之后,西南夷獠交寇,而溪峒子蛮亦复跳梁。士卒死于干戈,官吏没于王事,肝脑涂地,往往有之。以此知纳土之义,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所由生也。”(《宋史.蛮夷.西南溪峒诸蛮上》)
这段话什么意思,西南这些“蛮夷”占据的地方,又没办法耕种,建立地方官府的话,“蛮夷”们反复来攻打,死了很多士兵和官吏,所以占了这些地方,不但没好处,还有很多害处。
于是,宋朝就对这些地方进行宽松政策,“乃诏悉废所置初郡”,“自后,五溪郡县弃而不问。”对于这些比较难管理的地方,宋朝习惯性的举起“招安”的法宝。北宋在湖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设立300多个羁縻州。宋朝对羁縻州的管理大多形同虚设,羁縻州的官员都是世袭,朝廷即不派官,也不收税,仅发块牌子,有些连牌子都没有。羁縻州与朝廷的联系基本上就是靠朝贡和回赐,宋初时一年一次,后来改成五年一次。朝廷也不管“西南夷”内部的事情,只有在这些“蛮夷”袭扰汉族聚住区时,官府才会有所反应。
举个例子。“是年,荆湖转运使言,富州向万通杀皮师胜父子七人,取五藏及首以祀魔鬼。朝廷以其远俗,令勿问。”(宋史.蛮夷一)
淳化二年(991年),荆湖转运使上奏朝廷,说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富州(今湖北来凤县)一个叫做向万通的人,杀了皮师胜父子七人,并把死者的五肮六腑以及头颅拿来祭祀魔鬼。朝廷回复是这样的:这是偏远地方的习俗,就不要管了。
再举一个例子。夔州路转运使丁谓上书朝廷,“溪蛮”经常攻打州县。朝廷回复说,"蛮无他求,唯欲盐尔。"于是,丁谓赶紧采买食盐,给这些人送过去。溪蛮很高兴地回复,以后再也不来攻打你们了。
宋朝对这些地方的管理,宽松到如此程度。
我们在前文说过,北宋的土地面积有280万平方公里,如果说实际掌控的土地的话,远远没有达到280万平方公里,北宋能真正有效管理的地区,应该只是今天的这些地方: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和浙江等五个省的全境;河北、山西和陕西这三个省的南部地区;湖北、福建、江西和广东等四个省的大部分地区,四川大部分地区(主要在四川盆地);重庆小部分地区;湖南部分地区(主要是洞庭湖区和湘江流域,资沅澧的河谷地区);广西部分地区。
重庆和贵州绝大部分地区;湖南西南部山区;湖北、四川、福建、江西、广西、广东等省的一些山区,还没有被朝廷直接掌控。
不过,我们不得不感叹北宋经济之发达,仅以有限的土地,就创造了巨额财富。北宋晚期,人口超过了1.4亿。
北宋这种宽松的管理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至少,宋朝三百多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内战。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