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起源于殷商,周朝视为新年,后汉代始专门过冬至节。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是阴阳转化关键节气。古籍详载冬至观测、文化及礼仪,反映其社会生活重要性,影响后世天文、气象、哲学等领域。下面与笔者一道邂逅古籍典藏中的冬至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冬至的起源与发展

冬至这一节气,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殷商时期,先民们就在甲骨文中以 “南日”“日南”“至日” 等称呼它,那时虽还未完全形成如今这般完整且固定的概念,但已开始关注到这一特殊时日所呈现出的自然现象。

到了周朝,冬至其实有着特殊地位,它相当于那时的新年,因为周历以十一月为正月,而冬至恰处于这个时间段,所以彼时冬至和春节的地位相当,并非单独过冬至这个节日。

《尚书・尧典》里虽未明确提及 “冬至” 之名,却有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的记载,通过描述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昴星出现在黄昏的星空中,展现出当时人们对冬至相关天文现象的观察与认知,且根据昼夜长短和星象的不同,体现出了 “二分二至” 的时令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传》中也曾以 “日南至” 称冬至,同时也有关于 “分、至、启、闭” 这 “四时八节” 的记载,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包括冬至在内的节气的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战国时期,冬至依旧在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天文观测与农事安排等活动的关键节点。

而后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专门过 “冬至节” 的习俗自此开始,后续更是盛于唐宋,一直相沿至今。

像《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就表明冬至节气这天,已然成为全国放假庆祝的日子,就连文武百官都要放假休息,足见其受重视程度。

唐宋时,冬至的节日氛围愈发浓厚,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

“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一种博戏),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有些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冬至祭祖习俗,甚至还有 “冬节不回家无祖” 的说法,意味着无论离家多远,冬至这天也要赶回家祭祖,彰显出冬至从单纯的节气逐步发展成民间重要节日的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冬至节气蕴含的天文奥秘

冬至之时,在天文现象方面有着独特之处。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 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正因如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

从天文历法的角度来看,冬至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它曾被视为天文年的起算点。

《史记・天官书》中提到 “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鹖冠子》等古籍也侧面反映了冬至在天文历法里的重要地位,古人凭借对冬至等节气相关天文现象的观测,来制定和完善历法,安排农事等诸多生产生活活动。

在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为十二辟卦中的地雷复卦,有着 “冬至一阳生” 的说法,意味着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慢慢回升,阴气逐渐减弱,大地将迎来新的生机与变化,所以冬至也成为了一个蕴含希望、象征着新循环开始的特殊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古籍记载里的冬至节气

众多古籍都对冬至有着详细的描述,承载着古人对冬至的观测、认知以及赋予它的文化内涵。

《礼记・夏小正》里描述写道:“(十一月)陨靡角,日冬至,阳气至始动。” 清晰地指出冬至太阳开始往北移,北方的阳气逐渐回升,让我们了解到古人通过观测天象,感知到冬至时节气候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而依据此来对日常生产活动做出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礼・地官・大司徒》也不乏与冬至相关的内容,体现出当时围绕冬至所开展的一些礼仪、民俗等活动,反映出冬至在社会生活层面的重要性,比如可能涉及到祭祀、宴饮等诸多方面,成为人们联络情感、传承文化、祈求福祉的重要时节。

《史记・律书》记载:“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日冬至,则以阴下藏,以阳上舒”,进一步阐释了冬至在节气变化、阴阳交替方面的关键意义,古人把冬至看作是阴气达到极致后开始藏伏,阳气则开始舒展上升的转折点,开启了新一轮的自然循环,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为后世研究古代天文、气象、哲学等诸多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朱子瑞;图/网络(致谢,侵删)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