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时期,小山村里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名叫盖红树,一个名叫益兰山。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好得比亲兄弟还要亲。成年后,两人先后娶亲,都和兄弟们分家单过,家境都差不多,一穷二白,一切都要从头做起。
后来,人到中年,两家渐渐地分出高低来了。盖红树头脑灵活一些,又肯下力,日子越过越好,等到孩子七八岁时,手里积攒了一笔钱,便打算建造一座新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盖红树选好了地址,买来材料,请来工匠们,开始建造房屋。一转眼,到了上梁的节骨眼。那时候,流行偷屋梁。大白天的,工匠带着盖红树出去踩点,看准了树木,做个记号。到了晚上掌灯时分,盖红树便带着工匠们去偷树。
说是偷,其实是出了钱的,只不过没有明着购买,而是把钱放在树桩上,价钱不会低于行情价。工匠们把树放倒后,抬起来就跑。盖红树把钱放在树桩上,开始燃放鞭炮。主人家听见鞭炮响,跑出来装模作样地追一阵,然后拿着钱回去了。
树木抬回来后,放在架子上,需要人守着,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木匠开始制作屋梁为止。如果有人在树木上坐了一下,或者抬腿迈过树木,这根木头便废了,不能做屋梁了,否则主家便会倒霉。
盖红树吩咐儿子守在木头旁,自己则带着工匠们,进屋里喝酒吃饭去了。吃过饭后,盖红树就会在木头旁打个地铺,睡在这里值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盖红树的儿子正在百无聊赖地坐着,益兰山的儿子来喊他一起玩。两个小孩玩着玩着,便走远了,益兰山便鬼魅一般闪了出来,一屁股坐在木头上。
这是益兰山使的计谋,假意让儿子来陪盖红树的儿子玩耍,把他引开,自己趁机使坏。他虽然和盖红树是好朋友,但是嫉妒盖红树过得比他好,表面上和和气气的,内心里却恨得要死,因此才会想出这般龌龊无耻的主意来。
这真是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益兰山是个俗人,脱离不了俗人的龌龊心理,那就是笑人无恨人有。特别是他和盖红树同时起步,而他依然住在狭窄的老房子里,日子过得不如盖红树,经常被老婆拿来比较,嘲讽他无用。这怎么能让他心里舒坦?
盖红树的儿子玩耍了一会,便回来了。盖红树吃过饭后,送走了工匠们,便来替换儿子。他询问儿子,可否有人来过?儿子说:“连一只野猫野狗也没有来过。”盖红树放下心来,让儿子回去吃饭睡觉。
第二天上午,木匠来制作了屋梁,临近中午时分,热热闹闹地上了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盖红树住进新屋后,便明显地感觉到运势大不如从前。原先能存到钱,如今一旦有了钱,家里总会出一件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把钱财消耗掉。
过了一年多,运气越发不好了,猪死了,鸡死了,狗死了,猫也死了。无论养什么小动物,过一段时间保证死翘翘,就是养不活。没办法,盖红树家里只好不养猪不养鸡,也不养猫狗。
还好,家里的耕牛安然无恙。农户家里,耕牛必不可少,抵得上一个壮劳力。要是耕牛死了,可就是倒了大霉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盖红树的老母亲病倒了,晚上总是做噩梦,说屋里有怪物,总是爬上床压她。盖红树花了不少钱给老母亲治病,却不见效。
终于有一天,盖红树的老婆忍不可忍,抱怨说:“当初住在旧屋里,万事太平,无病无灾。如今住进新屋里,诸事不顺,真是见鬼了。”
盖红树也明显地感觉到,就像冥冥之中有一双无形的手,左右着他家的运势。他决定去找家半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仙隐居在深山里,如果没有人相请,他是不会下山的。他身穿道袍,手摇羽扇,却不是出家人。家半仙精通八卦之术,但凡有人遇到正常途径解决不了的事情,都会请他下山,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盖红树把家半仙请到家里,家半仙拿出罗盘和尺子,到处丈量,最后指着屋梁说:“问题出在屋梁上,屋梁脏了。”盖红树大惊失色,难怪家里运势颓败,原来屋梁上有了脏东西。可是,自己明明看管的很紧,脏东西怎么会到屋梁上?他问道:“半仙,你知道是谁捣的鬼吗?”
家半仙哈哈大笑着说:“我又不是神仙,当然不知道是谁了。不过,没关系,我可以摆治,将脏东西用法术送回去。日后谁家要是霉运连连,那人就是始作俑者。”家半仙烧了一道符,让盖红树每天清晨跪在屋梁下叩三个头,连叩七天。
七天后,盖红树的老母亲病愈了。这以后,家里的运气渐渐地好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几个月,益兰山病倒了。最近一个月,他家的运气渐渐地不好起来,先是死了猪,后来死了鸡,再后来死了猫狗,最后,家主益兰山梦见鬼物压身,然后病倒在床。
盖红树见益兰山家里一直走霉运,而且和他家当初很像,心知肚明,弄脏了他的屋梁的人,就是益兰山。他跑去看望益兰山,问他是否坐过他的屋梁?
益兰山矢口否认。盖红树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也不用否认了,我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你赶快找家半仙给摆治一下,以免丢了身家性命。”
临走时,盖红树说道:“我原谅了你,以后大家仍然还是好朋友。”
益兰山找到家半仙,承认了他的龌龊伎俩,家半仙给他摆治了一下,他才得以摆脱霉运,日子恢复了正常。
益兰山的病好后,到盖红树家里负荆请罪。两家和好如初。
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给人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不要一棒子打死。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人为善,与封建迷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