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9日信息通信技术与服务领域两大事件:一是美《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要求政府一年内审查大疆创新和道通智能及其关联方“通信或视频监控设备”,否则将其列入FCC“涵盖清单”,禁止使用美通信基础设施;二是美商务部、国防部和司法部联合调查TP-Link,明年或全美禁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尤其是大疆(DJI)频频打压封禁,引发诸多争议。大疆无人机作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领军品牌,广泛用于科研、环境监测等领域。美国科学家曾多次称赞其是科研与数据采集的绝佳工具,然而禁令之下,科研工作遭遇重重挑战。

“海洋联盟”首席执行官伊恩·科尔(Iain Kerr)表示:“几乎没听说过有谁会让你停止使用无法替代的东西。在我看来,这简直是疯了!我不想让劣质产品飞越濒危物种。你需要给我最好的工具,那就是大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大疆无人机:科研得力帮手

大疆无人机性能卓越、价格亲民,在全球,尤其在美国科研项目里近乎标配。像美国 “海洋联盟” 的 “Snotbot” 项目,借助大疆无人机飞到鲸鱼上空,收集其呼出水柱里的生物数据,这种非侵入式研究既提效又减少对濒危鲸鱼的干扰,大疆作用无可替代。

从野火监测到生态研究,大疆无人机在需精准数据采集的科研中随处可见。凭借稳定飞行、长续航和低成本,成了科研人员首选,大幅提升野外实验与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封禁背景与动机

随着中国无人机技术优势凸显,美国态度骤变。2017年,五角大楼以 “国家安全” 禁止美军用大疆无人机,之后中美关系紧张,封杀逐步升级。2020年,美国商务部将大疆等多家中企列入 “实体清单”,限制出口技术。美方称中国制造无人机或用于间谍活动、有数据隐患,却无确凿证据。

近期美国国会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拟禁大疆、道通在美国售新无人机,要一年内判定是否构成 “国安风险”,这显然更多出于政治与安全考量,而非产品质量技术问题。

03 科研界困境及反应

对美国科研界而言,禁令打击沉重。

如 “海洋联盟” 的 “鲸鱼呼气” 项目依赖大疆采集水柱样本,其首席执行官称,没大疆,项目难以为继,成本低、性能优且不扰鲸鱼生活。

野火监测、生态保护等领域科学家也深受困扰。爱达荷大学野火科学家勒达・科布齐研究需无人机入火灾现场采微生物数据,她表示,大疆在极端环境稳定可靠,美国产无人机价高且性能差,团队预算受限只能买一架美制无人机,科研大受影响。

04 封禁后果

若美国全面封禁中国无人机,科研界后果严重。

一是美国产无人机性价比不敌大疆,科研成本将大增,像长时高效飞行的数据采集任务,美无人机难满足需求;

二是科研人员或转寻他国无人机,增加合作难度,令美国科研在全球失优势。

华盛顿州立大学生态学家阿尔詹・梅登斯指出,美无人机航程、续航不及大疆,若封杀,需投入更多资源研发,否则科研项目将成本高、效率低。

05 科技与政治的博弈

大疆受全球青睐与美国封禁,凸显科技和政治的复杂博弈。表面看封禁为国安,实则充斥政治、经济利益角逐。当下全球化进程中,科技与国安界限模糊,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意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夺话语权与市场控制权,背后是科技霸主地位之争。

06 结语

美国封禁中国无人机深刻影响科研发展。大疆凭技术与价格优势成科研得力助手,政治因素却让其前景难测。

科学界呼吁政府理性看待,毕竟科技发展应超脱政治纷争,助力人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