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始,国家要求各省将用于计算养老金的平均工资(即养老金计发基数)从“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逐步过渡到“全口径平均工资”,实现养老金计发基数与全口径平均工资接轨。但由于各省的“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与“全口径平均工资”的差距不同,以及全口径平均工资每年的涨幅也不同,所以各省接轨的步伐存在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2023年底,全国已有上海、浙江、黑龙江、贵州、新疆、西藏、海南、内蒙古等八个地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率先实现与全口径平均工资的接轨。

2024年,北京市也跨入接轨行列。

而2024年12月19日,随着吉林省人社厅 财政厅发布《关于发布吉林省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的通知》可知,2024年吉林省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178.5元,与全口径平均工资完全一致,预示着,吉林省继北京之后,成为全国第十个实现养老金计发基数与全口径平均工资接轨的省份。

尽管截止到今年年底,吉林省长春市江源区仍然未统一到省标。

不过,江源区明年应该接轨了,而长春市则还需要2-3年的时间接轨到省全口径平均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老金计发基数与全口径平均工资接轨有什么好处?

我们拿接轨与不接轨的省份相关数据做一下对比就清楚了。

下表是接轨省份与过渡省份近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2021年,接轨省份平均涨幅为8.82%,过渡省份平均涨幅为4.95%,差幅78%;2022年,接轨省份平均涨幅为10.78%,过渡省份平均涨幅为4.69%,差幅130%;2023年接轨省份平均涨幅为6.64%,过渡省份平均涨幅为3.65%,差幅82%;2024年接轨省份平均涨幅为5.69%,过渡省份平均涨幅为2.65%,差幅115%。4年平均,接轨省份年平均涨幅为7.41%,过渡省份4%,差幅85%

也就是说,近4年,接轨省份养老金计发基数每年平均增长7.41%,而过渡省份则只有4%,整体差幅达到85%。

对比可知,接轨后的省份其养老金计发基数年涨幅整体来看,是明显超过过渡省份,且差幅还不小。

主要原因是接轨省份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不受国家调控,由本地城镇所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决定,全口径平均工资涨幅高养老金计发基数就跟着同步提高。而过渡省份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则是受人社部调控,其涨幅必须控制在最高涨幅限额内,从调控的涨幅来看,是呈逐年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应该说养老金计发基数与全口径平均工资接轨后,正常情况下其涨幅都会超过仍然在过渡期的省份,这种情况下,受益的是接轨后新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待遇水平会因此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