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天价罚单”风波!咱们老百姓每人平均被”割”了2600多元,这是什么概念?一家三口就得掏将近8000块!这不,今年前11个月,非税收入居然飙升到了3.7万亿,同比增长17%。最吓人的是10月和11月,增速直接起飞到40%,这操作直接惊动了国务院和人民日报。

啥是非税收入?说白了就是政府除了收税以外的”创收”,包括国有资产收益、资源使用费,还有咱们今天要说的重头戏——罚没收入。按经济日报的说法,这波”疯涨”主要就是靠罚款撑起来的。

为啥地方政府这么”卖力”呢?说到底是”囊中羞涩”啊!新华社的报道指出,受疫情影响加上房地产市场遇冷,靠卖地”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可人员工资、社保支出等钱照样得花,这不就只能”化身”收割机了么?

有意思的是,一些地方玩起了”跨省追捕”的戏码。据《财经》杂志报道,某省公安远赴千里之外抓企业家,美其名曰”执法”,实则是为了创收。这不就跟”远洋捕鱼”似的吗?只不过”鱼”换成了企业家。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专家分析说,这种行为背后还有一条利益链。罚款收入不是全上交,执法部门能分一杯羹。这不,有些地方的辅警工资都靠罚款”贴补”,这不等于变相鼓励”创收”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国外,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非税收入普遍不超过财政收入的15%。人家执法讲究程序正义,可不兴这么”野蛮生长”。

这么搞下去会咋样?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指出,这就像饮鸩止渴。短期可能解了燃眉之急,但长远看,只会把营商环境搞得一塌糊涂。企业家都吓得不敢投资了,经济发展还谈何可能?

好在”上面”已经看不下去了。国务院最近发话了,要求严查违规执法。人民日报也发文抨击这种行为。据《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多个省份已经开始整顿执法乱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这事儿不光是财政问题,更是治理问题。正如《求是》杂志所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得调整财政体制,减少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建立可持续的收入模式。同时,也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让执法权力不再成为”提款机”。

期待咱们的营商环境能早日重回正轨,让企业家安心创业,让百姓安居乐业。毕竟,发展经济靠的是产业振兴,而不是靠”打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