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精准的天文时刻总是承载着特殊的意义。2024 年 12 月 21 日 17 时 20 分 20 秒,太阳宛如一位准时赴约的旅人,运行至黄经 270°,就在这一瞬间,中国大地迎来了 2024 年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 冬至。
据中国气象局官网权威介绍,冬至作为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宛如冬季乐章中的一个强音,有着独特的内涵。这里的 “至” 字,蕴含着极致之意,仿若大自然的一场奇妙转折。自此开始,太阳在南半球开启返程之旅,触底后毅然北归,大地也随之进入一年中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段,凛冽的寒风似乎在宣告着冬日的威严。与此同时,这一日白昼仿若羞涩的少女,悄然隐去光芒,黑夜则肆意舒展,成为一年之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种昼夜的鲜明对比,为冬至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从天文学的专业视角来看,“冬至” 被郑重地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场哨声,它醒目地标志着寒冷时节的大幕缓缓拉开。也正因如此,民间智慧的结晶 ——“数九” 习俗应运而生,人们从冬至日起开始计算寒天,那句广为流传的 “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的民谚,仿若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着人们的心窝。还有那朗朗上口的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寒冬渐消、春回大地的美好画卷,承载着人们对温暖与希望的殷切期盼。
探寻冬至在当下的民俗变迁。他娓娓道来,如今在北方的部分地区,冬至的习俗宛如一颗古老的火种,依然在岁月中顽强传承,当地民众对其重视程度极高,甚至如同欢庆春节一般,张灯结彩、阖家团圆,让冬至充满浓浓的年味儿。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多数地方相较于往昔,对冬至的重视程度已悄然减弱,更多人只是将它视作一个平常的节气,简单吃顿饺子,便算是度过了,那些曾经庄重的仪式、热闹的庆典,仿若远去的旧梦,渐渐消散在时光里。
对于社会上流传的在冬至日不宜祝福 “冬至快乐” 的说法,民俗专家说:“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是毫无根据的过度忌讳。老百姓的生活丰富多彩,岂是能被刻板规定的?他们拥有自由表达情感的权利,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送上真挚的祝福。”
【1】今冬冬至格外早,回首古代 “冬至大如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冬至恰似一位早到的贵客,是 128 年来最早的冬至。时光回溯,上一次比今年更早的冬至还要追溯到 1896 年,彼时的 12 月 21 日 15 时 29 分 25 秒,岁月见证了那场冬日的初遇;而展望未来,下一次比今年更早的冬至,将在 2028 年 12 月 21 日 16 时 19 分 19 秒登场,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约会。
为何在许多人的记忆深处,12 月 22 日才是冬至日的 “标配”,而今年却提前至 12 月 21 日呢?《广州日报》给出了答案: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回归年精密计算而来,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精准至 365.2422 天,四个回归年累计为 1460.9688 天。反观现行的阳历(公历),通常一年固定为 365 天,每四年设置一闰,闰年则有 366 天,如此四年合计便是 1461 天。
这般细微的时间差,日积月累之下便产生了奇妙的变化。由于阳历比回归年的时间每年多出 1 天多,对于同一个节气而言,每年相较前一年便会滞后 5 小时或 6 小时,一旦遇到闰年,还需在此基础上提前 24 小时。反映在日期上,同一个节气在平年与前一年要么保持不变,要么滞后 1 天;在闰年与前一年要么保持不变,要么提前 1 天。如此循环往复,同一个节气的起始点便出现了 3 个不同的公历日期,冬至在公历中的日期也就有了 12 月 21 日、12 月 22 日、12 月 23 日这三种可能。
冬至作为 “四时八节” 的重要一员,既是节气中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民间源远流长的传统祭祖节日,在古代民间更是有着 “冬至大如年” 的响亮口号。古人凭借着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认为冬至过后,白昼如同破土的春笋,一天比一天长,阳气恰似初升的朝阳,开始蓬勃上升,这无疑是个充满希望、吉祥如意的好日子。甚至在汉初以前,冬至曾被尊崇为一年的开端,彼时的它,就如同当今备受瞩目的春节一般,是全民欢庆、值得大肆庆贺的盛大节日。
回溯历史,汉代将冬至尊称为 “冬节”,官府会举行盛大的祝贺仪式,名为 “贺冬”,并且例行放假,让官员们得以与家人共享这一佳节。唐宋时期,冬至更是祭天祭祖的庄重时刻,皇帝会在这一天身着华服,亲赴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祈求国泰民安;百姓们则会虔诚地向父母尊长祭拜,感恩养育之恩。宋代沿袭冬至习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十中生动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字里行间,尽显当时冬至的热闹与隆重。
明清时期,这一传统依旧延续,冬至日,皇帝在北京天坛举行庄严肃穆的祭天仪式,在香烟袅袅中,向苍天祈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那虔诚的姿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上天和自然的尊崇之情。
冬至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在岁月的雕琢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美食纷纷登上冬至的餐桌,成为人们过节的心仪之选。时至今日,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用美食慰藉冬日的寒冷;南方地区则偏爱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每一口都饱含着浓浓的乡情与对传统的坚守。
#烟花迎新年#【2】“冬至快乐” 无忌讳,民俗变迁有缘由
在古代,中国人凭借着超凡的智慧,最早划分出的节气便是 “两分两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其中,冬至尤为特殊,因其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显著特征,被认为是最早被人类认识的节日之一,仿若夜空中最耀眼的启明星。而后,这四个节气如同基石,融入了更为宏大的 “二十四节气” 系统,成为指导农事生产、日常生活的得力助手。
往昔岁月里,一到冬至,人们便心领神会,知晓真正的冬天已然来临,要开始着手 “数九”,期盼寒冬早日过去。同时,也满怀希望地憧憬着接下来白昼渐长,“阳气开始上升”,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彼时,吃饺子更是冬至的 “标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驱散冬日的严寒。虽说如今北方一些地方仍执着地传承着冬至的习俗,对其珍视有加,像莱芜一带的居民会在这一天庄重祭祖,延续着家族的记忆与传统。
但时代更迭,大多数地方相较于以前,对冬至的热情已大不如前,基本上只将它看作是一个普通的节气,不再赋予其过多的仪式感。不少地方的人简单吃顿饺子,便算完成了冬至的‘任务’,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仪式性活动,仿若被岁月尘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节日与习俗向来唇齿相依,一个节日的习俗日益精简,也侧面反映出大家对它的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法的变革,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的角色逐渐发生转变,它失去了曾经作为历法的核心功能,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纽带也渐渐松弛。“就像如今元旦和春节备受瞩目,正是因为它们是重要的时间节点,承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祝福。但在二十四节气中,如今仍然保留着节气和节日双重身份的,就只剩下清明了。对于冬至,大家大多以平常心相待,让它回归自然与质朴。”
传统节日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仿若同根而生的连理枝。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在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对冬至等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更为深厚,民众的重视程度也更高。而随着地域的拓展,后来发展的一些地区可能对冬至就没有那么深厚的情感羁绊,重视程度自然有所不及。冬至,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节气,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正经历着一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变迁,等待着我们去重新认识与守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