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以冲突的火势还未散去,突然间,也门的胡塞武装与以色列之间的战火再度被点燃。也门胡塞武装毫不掩饰地对以色列宣战,频繁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本土。尽管以色列拥有先进的“箭”防空系统,但拦截下来的导弹碎片仍让特拉维夫的居民紧张不已。显然,这场冲突已使以色列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
据路透社报道,12月19日凌晨,双方发生了一场对战,以色列空军数十架飞机连夜参与了对也门的反击,奔袭 2000 公里,猛烈空袭了也门的多个关键设施。从萨那的发电厂到荷台达的石油码头,火光映红了也门的夜空。这一系列反应虽然显示出以色列的强硬姿态,但也暴露出其在中东复杂形势中的无奈。毕竟,以色列要对付的不仅是一个国家,而是一整个“抵抗阵线”。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曾自信地表示,只要对手敢于举手攻击,以色列就有能力将其斩首。然而,现实情况可能比这豪言壮语更加复杂。没错,以色列军队,尤其是空军,以其实力雄厚而著称。在多次军事行动中,它们展示了出色的跨境打击能力。然而,这种“长臂”是否能够真正压制胡塞武装,抑或只能阶段性地打断其攻击节奏,却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胡塞武装并不只是全靠导弹和无人机这种远程打击力量,他们背靠伊朗,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还有着天然屏障般的复杂地理条件——这都是以色列无法轻易撼动的障碍。此外,以色列的优越空军优势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地面部队不适合深入的情况下,长期仅靠空袭的战略可能引发国际社会对平民伤亡的关注,从而影响以色列自身的国际声誉。
从今天的局势来看,这似乎是第六次中东战争的最后一章。一方是以色列,雄心勃勃,凭借强大的武器系统和前沿的战术技术希望快速达成军事目标;另一方是胡塞武装,顽强抵抗,利用地形和游击战术争取战略纵深。
然而,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战争却使得以色列陷入了一场无法速胜的泥潭。即便空袭的精确打击令胡塞的基础设施千疮百孔,但数不清的隧道和隐蔽营地仍使胡塞武装得以反击。因此,无论是从现阶段还是未来看,也门胡塞与以色列的对峙,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对抗模式。
要理解这场冲突的潜台词,我们必须跳出局部战争的视角来观察。中东天然是一个地缘政治的火药桶,即使它表面上只是一场以色列与胡塞武装的直接对抗,却不可忽视背后一众国际大国的身影。美国长期以来是以色列最坚定的支持者,而伊朗则是胡塞武装最大的外援。而这种代理人的战争无疑加剧了中东的紧张和不安定。
美军与以军针对胡塞武装的联合空袭,看似成功瓦解了其高价值的基础设施,但实际上,很难彻底根除胡塞武装的战斗力。与此同时,伊朗、俄罗斯等国也可能在暗中支持这个代理敌对方,从而加剧了中东的复杂性。
随着国际局势波谲云诡,没有人能完全预测未来。也门胡塞武装依然会继续抗争下去,因为他们对战争的忍耐力显然比我们想象的更强。而以色列,则会继续施展其军事威慑力,试图通过强有力的打击来维持其地区主导地位。
但正如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的那样,战争的最终结果往往出人意料。今天的赢家,可能只是明天新一轮冲突的参与者。中东这个地区,注定永远不会风平浪静。或许正如俄乌战争所表明的,制空权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较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