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战争剧中,经常能看到“间谍”的身影。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间谍,其中就有一位被人称为“谍王”的,名为潘汉年。潘汉年是当年的情报科科长,而且专业素质很高,政府和毛主席都很信任他,由于他的潜伏工作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建国后,政府命任他为上海市副市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年

可是就在1955年,潘汉年突然被罗瑞卿秘密逮捕,甚至毛主席都发怒表示:此人不能信用。并且在这件事之前,毛主席就评价过潘汉年不可信用。

潘汉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何会惹得毛主席勃然大怒呢?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有一名绰号为“小开”的人物,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人就是潘汉年。“小开”在那时是形容富家子弟的意思,由于潘汉年长期执行间谍的工作,经常西装革履的出入上流社会的场所,所以得此称号。

当时远在苏区的毛主席对此称号也有所耳闻,主席了解到“小开”总能顺利地完成一些艰难而又重要的地下工作,比如与国民党高级将领密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年是怎么接触上间谍工作的呢?

这就要从他和博古的相识谈起了。潘汉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他就接受了先进的教育。1925年,还是青年的他就参加了反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之后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博古是筹备追悼会的负责人,这时潘汉年毛遂自荐,表示自己可以协助他进行筹备工作,自此两人就经常来往,成为了莫逆之交。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困难,一些高级领导人叛变,党组织受到重创。这时,由王明负责党中央的主要工作,他决定加强特务科博古向他推荐了潘汉年,潘汉年从此踏上“间谍”之路。

由于当时全国白色恐怖特别严重,党中央需要进行分批转移。此时的王明并不想前往苏区,而是向共产国际申请前往莫斯科担任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团长一职,经得同意后,王明就动身去了莫斯科。

此时的潘汉年在特务科是一名联络员,博古就让他专门负责自己与王明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决定把博古的权利交由张闻天。博古就下达命令,让潘汉年把这件事情告诉共产国际。

为了降低风险性,博古就派了潘汉年和陈云一起前往莫斯科。他们到达莫斯科后,向王明汇报了现在国内的局势。可汇报完工作的潘汉年并没有离开莫斯科,他选择留在那学习新的“密报本情况”。

可是等到潘汉年熟练掌握了“密报本情况”后,并没有直接回到苏区,而是接触了国民党高官。等到他回到苏区的时候,已经距离陈云回来九个月的时间了。

当他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汇报过工作之后,毛主席对周总理说道:“此人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掌握了何等重要的密报本,竟然不先交给中央,反而先接触了国民党,恐怕不可信用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士群

潘汉年见李士群与汪精卫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日军对中国展开了更猛烈的进攻,占领了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上海是租界之地,所以就成为了东部地区的特殊地带。

新四军认为日伪军可能会进行“大扫荡”,于是,党中央就派潘汉年去获取此活动的具体情况。潘汉年领命后,立马前往了上海,而他能够找到的唯一切入点就是李士群

李士群当初是一名共产党员,后来他叛变了共产党,投靠了国民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投降给了日寇,并帮助日本人在中国建立汉奸机构。当时汪精卫答应与日寇进行合作,李士群又顺势回到了汪精卫的麾下。抵达上海的潘汉年受到了李士群的手下胡均鹤的热情招待,而潘汉年则直接表示:带我去见李士群。

胡均鹤却告诉潘汉年,李士群已经离开了上海前往苏州去了,在胡均鹤的带领下,潘汉年来到了李士群苏州的家里。

可是,李士群的家人却说他已经去了南京。这时潘汉年犹豫了,南京是国民党的地盘,独自前往甚是危险,可是现在如果不去,又会遭到他们的怀疑,潘汉年只好继续跟着胡均鹤前往了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精卫

潘汉年在南京的一所旅馆中见到了李士群,可是还没等到潘汉年开口,李士群就提出要带他去见汪精卫。

这时的潘汉年如坐针毡,因为他来不及向组织汇报这件事情,而且现在潘汉年的处境很尴尬,如果不去,会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危险;如果去了,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定会捕风捉影,对此事大做文章。

考虑再三,潘汉年最终决定和李士群驾车前往汪公馆。在路上,李士群表明了他的真正意图,他说,我们一步一步地把你引来了南京,就是想让你和汪先生见一面,汪先生想要搞政治,听说你要来了,他想要和你谈一谈。潘汉年对此没有做出回答,只是应付地笑了笑。

汪精卫与潘汉年握过手之后,就开门见山道:“我是认识你们主席的,过去我主张联共主席,而蒋介石是搞独裁的,你们和他是搞不到一块去的,而我是主张民主的,我打算成立联合政府,请求各大党派都参与进来,搞议会政治,我希望共产党也能加入进来。”面对这种敏感性的话题,潘汉年并没有做出正面回答,他只是说能够把汪精卫的话传达给延安。

汪精卫见状又添加道:“希望中国共产党不要和蒋介石进行合作,抓住这个好机会,我们虽然所走的路不同,但是目的地是一样的。只有跟我合作,才能拯救现在的中国。”离开汪公馆后,潘汉年终于松下了一口气。

可是结束了与汪精卫的会面,李士群又带潘汉年去见了日本军事顾问都甲大佐。这段时间,一直是胡均鹤陪在潘汉年身边,可能是出于愧疚,胡均鹤也间接地告诉了他一些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年回中央汇报情况

之后,他在南京又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一些情报。最后他回到了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了他所了解到的情况。

可是潘汉年只字未提与汪精卫会面的事情,而且他还因为这次行动记了一次功,喜大于忧,慢慢地他就忘记了此事。

可是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1955年3月15日,潘汉年与陈毅市长一同乘坐前往北京的列车,去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这次会议的内容主要是说明了饶漱石和高岗等反革命分子被抓捕的事情,而且被抓捕的人之中还有胡均鹤。这让潘汉年一下紧张了起来,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其中一些人的上司,最主要的是怕胡均鹤供出自己曾与汪精卫会面一事。

此时毛主席也在会议中补充道:“希望那些和这些反革命分子曾经有关联的高级干部,主动向政府说清楚情况,如果在会上来不及解释,写信说明也是可以的。

潘汉年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最后他认为事已至此,没必要再隐瞒下去了,而且自己并没有和汪精卫达成什么协议,于是就写了一封检讨说明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

潘汉年被捕原因

次日,潘汉年就找到了陈毅,向他说明了与汪精卫见面一事的始末,陈毅听后大为吃惊,他不曾想潘汉年竟然隐瞒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

陈毅就立马把潘汉年的检讨说明书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完之后,悲痛交加,只见他拿起笔就在报告上写下了六个大字:此人不可信用,并且随即下达了逮捕潘汉年的命令。

4月3日晚上,潘汉年正准备沐浴就寝,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楼下有人找他,请他立刻下楼。潘汉年疑惑地下了楼,等待他的却是罗瑞卿宣读的逮捕令,就这样,潘汉年在几个人的“拥护”下进了罗瑞卿的车,他被秘密的关押了起来。

潘汉年的错误做法,不仅使自己被关进了功德林监狱,还牵连着自己的妻子一同进了监狱。直到七年之后,中央对潘汉年进行了审判。当时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是谢觉哉先生,在看了潘汉年的案例之后,他觉得潘汉年不会做出背叛共产党的事,但是由于他们只是执行命令,并不能对此事进行决策。

他只是意味深长地说:“潘汉年就是当代的岳飞,现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掺有时代背景和特殊因素的,它的对错只有经过历史的洗礼才能得知。”

其实,毛主席也明白其中的缘由,只是潘汉年这件事太过于复杂,而且对于他的处理是中共中央共同决定的。但是毛主席提议,此人不予判死刑,只要人还在,历史会证明一切的。

经过大家的共同商讨,最终判潘汉年有期徒刑1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年与妻子的合照

潘汉年出狱后

1975年,潘汉年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他被提前释放了出来,需要在湖南的劳改农场里继续服刑。不过好在,在这么多年的牢狱生活中,他的妻子董慧一直陪在他的身边,从未离去。由于年事已高,潘汉年就和妻子决定就在这个农场安享晚年。

1976年9月9日,举国悲痛,中华民族的伟人毛主席逝世。当时正在农场的潘汉年听闻此消息后,一个踉跄坐在了地上,抱头痛哭。他不能够出席毛主席的追悼会,就让妻子搀扶着自己,在农场中布置了一个毛主席的灵堂,看着毛主席的画像,潘汉年想起了那时毛主席对自己的庇护,他涕泪交加地说道:“毛主席,您是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半年后,潘汉年由于身患疾病,无法治愈,离开了人世,享年72岁。由于潘汉年去世的时候服刑并没有结束,所以他的墓碑上并不能刻自己的真名,而是用了他之前的化名“肖淑安”。在潘汉年去世之前曾表示:“到底是功是过,历史会替我证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很多人对此事都持怀疑的态度,中共中央一直没有放弃彻查此事,直到1982年,“潘汉年事件”被平反昭雪,政府对外宣布“内奸”一说法并不能成立。时至今日,潘汉年的的错案被彻底更正,国家还给了他一个清白。

潘汉年和妻子董慧的骨灰原本被葬在了长沙南郊金盆岭墓地,事情查清楚之后,他们便被移至到北京,安放在了八宝山公墓之中,这代表了国家对潘汉年峥嵘一生的认可,潘汉年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和归宿。

正如毛主席和谢觉哉先生所说:“历史的长河会洗刷一切冤屈,是功是过自有后人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