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日时节,走进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宿,红彤彤的花鼓路灯、枝干婀娜的梨树、油菜遍布的院落,古朴清澈的小桥流水,加上江淮特色民居的建筑群,一幅田园风光的冬日画卷引得来往游客交口称赞,不时拿起手机打卡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小岗村宿 小岗村之窗/图

江淮大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具有农业、文化、旅游多重资源禀赋优势的安徽结合实际,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一个个诗画乡村,风貌在变化,产业在升级,村民的精气神更足,不仅让乡村成为“网红村”,也让乡村成为百姓增收致富地,在农文旅深度融合中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安徽省委、省政府去年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打造长三角最受欢迎的后花园和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打造100个精品主题村、100个特色美食村、100条旅游风景道、100家“后备厢”工程基地。实施民宿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1000家精品民宿。把传统文化、工艺美术与优质农产品结合起来,推出一批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力争乡村旅游年接待4.5亿人次、总收入达3000亿元。《实施意见》还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深入挖掘淮河文化、长江文化、徽州文化等特色文化底蕴,让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

乡村和美颜值提升

闲置农房成了“金疙瘩”

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旧墙我们都保留下来了。老屋子其实不适合大拆大建,得修旧如旧,才好派上大用场。”在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清凉渡行政村的七房村,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承杰向游客介绍改造好的艺术粮仓。

承杰所说的粮仓曾是清凉渡行政村七房村的一处废弃粮仓,年久失修,十分破败。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村庄缺乏生机活力。在七房村,破旧的老屋随处可见。2009年,承杰回到家乡七房村租房、改造,给老屋拍照,展示给外地的艺术家,吸引艺术家前来参观采风。“我邀请艺术家朋友一起在单调的墙上进行主题绘画,在荒草地上摆放创意雕塑……没想到这招真管用!”承杰说,村里参观游览的人多了起来。每到周末,都有许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以前的臭水沟、垃圾地被改造成了生态停车场,健身广场、滨水步道、亲水木栈道、望荷台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清凉渡村变成一个水清、路洁、景美、民富的旅游型艺术村。“没想到各家各户闲置的老房子还能租出去,每个月都能收到租金,更没想到这些普普通通的老房子,经过艺术家涂涂画画,‘颜值’变得这么高。”村民承忠兵十分感慨。如今,已经有像承杰这样的24名艺术家入驻七房村。越来越多的闲置农房被盘活,村民的老屋成了“金疙瘩”。

11月15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小岗村名列其中。如何让小岗村的业态不断丰富一直是当地思索的课题。小韩庄作为小岗村23个村民组之一,多数村民外出务工、房屋老旧。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小韩庄原址规划设计建设,项目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村集体统一收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的方式展开。建成民宿区院落、小岗大礼堂、小吃街、咖啡屋、茶室、台球室、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尝试和努力,伴随着软硬件升级改造,整个村民组也被打造成为小岗村宿,成为小岗村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和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岗村宿外景 新华社(傅天/摄)

小岗村宿是小岗村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宅基地改革示范项目。以前村宿与未来小岗村文旅产业的升级之路存在多个问题:村里的民宿、餐饮基本是村民开的,接待和服务能力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何让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更好融合,赋予小岗村宿更多“智慧”元素,并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从小岗村宿在建设伊始,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移动滁州分公司,根据对地形、植被和建筑物分布等勘察结果,结合景区功能区分布,做好管线铺设,在空旷高地搭建5G基站,为全屋量身打造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岗村宿文化活动中心 新华社(傅天/摄)

走进小岗村宿室内现场,房间内部可谓“科技感十足”。由中国移动滁州分公司精心设计的各种智慧应用一应俱全,通过整合灯光、空调、窗帘、音响、电视等设备,以及客房服务、安全监控等系统,为住宿者提供了舒适、便捷、个性化的智能服务。“去年9月开业后,小岗村宿逐渐打出了名气,也赢得了越来越多游客的认可。随着大食堂开业,一次性接待人数可达到200人。未来,在会议、教育培训和农产品展区等开放后,预计年营业额可达到800万元,能带动30多名村民就业。”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介绍,产业的升级和信息化、智能化元素的投入,极大丰富了小岗村文化旅游服务新业态,让更多游客留在小岗、游在凤阳,亦将成为乡村旅游消费产品的新亮点、新卖点。

乡村振兴汇聚力量

新农人激活一池“春水”

“塔川”——这个有着诗意般名字的徽州村落,以漫天红叶跻身全国四大最美秋色观赏地。而这里也是黄山市新农人魏涛实现创业梦想的归宿。

2016年,魏涛从城市来到黄山农村创业实施塔川书院项目,打造有温度的“乡村会客厅”,亲手种了第一块“试验田”,并聘请两位村民全程参与,一起见证塔川书院从荒废破旧到羽化成诗的重生过程。项目含精品民宿和“味象餐厅”、耕读堂、文化体验亭、农事体验区、沿河景观带等,历经4个半月建设后成功收官。

如何以宿兴村、以宿富民?魏涛说,农民一辈子有两件重要资产,一是土地,二是房屋,这是他们的命根子。首先租赁农民的闲置房屋,通过设计改造,让老屋变成满足市场需求的酒店,让物业增值保值;流转闲置土地,生产“五黑”农产品,让土地焕发生机。村民闲了,酒店需要劳动力,就来上班。这样一来,村民有了房屋租金及土地流转费,再加上工资,每人年收入近6万元。

春天,书院举办稻田音乐会。白天水牛耕地,乐队“对牛弹琴”;晚上,爵士乐起,宾客在院里载歌载舞,10多位村民从看客到参与,感叹乡村生活也可以这样高级。不时组织艺术沙龙、篝火晚会、草地宴席等活动,村民只要愿意,都能来分享烤全羊、喝啤酒,刷新对生活的认知。

像魏涛这样主动回到广袤农村就业创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在江淮大地正呈现“井喷”态势。去年,安徽省专门组建了新农人协会,将全省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组织起来,服务于“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推动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新农人协会,吸纳会员400名,平均年龄38岁,涵盖农旅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农文旅领域主体年产值总和超过5亿元。目前已有合肥、芜湖、黄山等10个城市成立市级新农人协会,金寨县、五河县、肥东县成立县级新农人协会,全省各级新农人协会会员2000多人,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特别是带动农文旅发展的新力量。

引导新农人协会凝聚力量、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乡村,安徽各地深入探索。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吸引一批回归农村、融入农村的创客新农人,推出望山生活、溪边文苑等文创业态33处,形成一批以农文旅融合体验为特色的新乡村空间。越来越多新农人的加入和带动,让西溪南、丰梧村、塔川村等传统村落一跃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网红村”。

乡村产业赋能旅游

联农带农更有奔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上的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美景如画

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盛产茶叶,尤以“西涧春雪”为盛。在井楠村,被万亩茶园温柔环抱的井楠茗宿,如同一颗未加雕饰的明珠,引来无数旅人感受原生态的“茶村文化”。无茶可采的季节,风景道旁的美丽村落同样是回味乡愁的好去处。在井楠茗宿和以“诗集岭”为主题的罗洼民宿,夏季“茗”星音乐节充分激活了年轻人与乡土联接、碰撞的青春活力;纷纷引入的诗词文学沙龙、新书签售会、研学教育、新车发布展览、美食节等活动正为这片乡村带来浓浓诗意……

2023年起,井楠村坚持“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发展路径,明确茶文化养生特色旅游村发展定位,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井楠村党组织集中流转43户的闲置住宅和闲置宅基地,以资产入股分红的方式,吸引村民参与“井楠茗宿”项目,发展茶产业、文旅产业。村民可以在项目就业,还能在家门口销售茶叶和农副产品,真正吃上了旅游饭。旅游旺季,民宿常常是一房难求,村民的土特产供不应求。与此同时,井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三级跳”:从2014年零收入,到2019年收入15.6万元,再到2024年截至目前收入74.72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宿州,有着一座以梨而闻名的千年古邑——砀山县,为每一位游客提供着前所未有的梨园体验。走进梨墅帐篷酒店,仿佛踏入了一个被梨花环绕的梦幻世界。酒店周边,梨树成林,花开时节,满园芬芳,令人陶醉。在这片梨园中,游客可以漫步于曲径通幽的小径上,感受大自然的呼吸。酒店内设的咖啡吧、泳池、粉色沙滩、星空泡泡屋等休闲设施,更是为游客的田园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无论是悠闲地品一杯咖啡,还是沉浸在星空下的浪漫,都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心灵的宁静。美食,也是梨墅帐篷酒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地农民的帮助合作下,推出了一系列地道的农家菜,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淳朴与热情。城里人不仅享受美景、美食,临走不忘再带上砀山酥梨、梨膏等当地特色的伴手礼。

当前,安徽正借着农文旅融合的东风,大力发展“茶旅”融合、“果旅”融合等,不断开发和拓展乡村旅游产品,为乡村旅游加分赋能。“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处于多重政策叠加的利好时期,我们要把握发展机遇,以加快推进大黄山地区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围绕‘创活动、树品牌、引流量’的工作思路,做精做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表示。

来源:农民日报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张 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