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是一句老话。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二十年义武奋扬,诛尽所有跳梁者,为这句振奋人心的古语注入了更加热血的注解。

而作为风起燎原的起点,曾经的江西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如今成为无数爱国者心中的“红色圣地”。

无论节假还是平日里,这里的来访者永远是络绎不绝。

今年已经六十岁的石草龙,是井冈山红色景区一位普通的保安。

他同景区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日复一日穿着制服,在如织的游人中穿行。

维持秩序,保证安全,始终尽职尽责。既能够自食其力,又是红色景区工作,怎么也算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发展尽了一份力,石草龙非常满足。

他有时候也会想起已经离世的,曾经在北京担任过中央组织部的奶奶曾志,然后默默在心里告诉奶奶,自己很好,请她不必挂念。

说出去或许不会有人相信,这位其貌不扬,工作普通的老年人,竟有如此特殊的身份。

话又说回来,亲奶奶在中央身居高位,为何石草龙会在井冈山担任一名小小的保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要从石草龙的这位奶奶,曾志说起。

1911年出生在湖南郴州的曾志原名曾昭学,是个思想觉悟很高的有志青年,年仅十五岁就投身革命。

自参加革命以来,她七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从来不曾动摇。

毛主席也被她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折服,他们相识在井冈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她是革命队伍中为数不多可以叫毛主席“老毛”的同志之一,她同毛主席情谊的深厚可见一斑。

曾志不仅干革命干得好,更是生得清秀俏丽,是一位“美娇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红颜配英雄”与她情投意合,结成爱侣的男人,也是响当当的革命英雄。

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协民都是与她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

令人痛心的是,在战争年代,他们先后战死沙场,以身殉国。

爱人的离世并未击溃曾志,磨难一次次找上她,她却在磨难中愈发坚定,为了革命成功,为了民族独立,她放弃了一切——

甚至放弃了作为一个母亲,照顾自己孩子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曾志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井冈山。

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体验成为一个母亲的喜悦,她就为紧张的革命形势所迫离开了井冈山,孩子,也只好寄养在老乡家里。

这个孩子在老乡的抚养下茁壮成长,结婚生子。石草龙就是他的儿子之一。

从小,父亲就给小石草龙讲述曾志的故事,他穿着奶奶不远万里特地从北京寄来的,暖和的靴子,一边入神地听着故事,在脑海里想象着年轻时候的奶奶在战场上的飒爽英姿。

石草龙一家在井冈山平静的生活着,几十年间,位高权重的曾志从未利用手里的权利,给孩子们“谋福利”。

就连石草龙脚上穿着的靴子,也是曾志从自己的工资里省吃俭用攒出来的。

“我非常敬佩奶奶”,石草龙每每谈起曾志,都发自肺腑地称赞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有物质上的馈赠,身在北京的曾志,对远方家人的生活十分挂念。

1993年,曾志得知石草龙没有一技之长,生活得有些拮据,特意把他接到北京,找了一位技能捻熟的老师傅手把手教他开车,好让他可以自食其力。

在北京学技术期间,石草龙三五不时地往奶奶家跑,祖孙俩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耄耋之年的曾志久违地享受到了所谓“天伦之乐”,这也是冥冥之中,上天对她的一种补偿吧。

最后,关于曾志的“一心只为国,不言身与家”,一封简短而催人泪下的遗书,就是最好的注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6月21日,曾志走完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在北京与世长辞。

她的女儿在收拾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早已写就的遗书,上面赫然写着“死后不设灵堂,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会”、“遗体捐给医院解剖,有用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

曾志老人的一生,完美践行了“大公无私”这四个字。

石草龙老人说,当时远在井冈山的他,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感动万分的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像奶奶一样,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他做到了,和奶奶曾志一样,石草龙在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的强盛做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