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早上不肯起床。
周五晚上睡前我跟他说,明天早点儿起,骑车去吃永和大王。
之前,我们点过永和的外卖,也到店吃过早餐,一致感觉,刚出锅的油条酥脆火热,外卖软塌塌、油腻腻。
或许是临睡前的空腹感被记忆中油条的香味拿捏了,周六早上他迅速起床,我俩骑车来到3公里外一家永和大王店。
店里还没有客人,柜台后面服务员忙个不停,一旁音箱不时有提示音,“您有新的外卖订单,请注意及时查收。”蓝黄外卖员出出入入,给刚刚起床的人们带去打包好的软塌塌油腻腻的早餐。
这里一定要这么写,否则我们一大早冒着寒风骑车过来就显得不值得了。
在靠窗口朝东的位置坐了,阳光照进来,铺在桌子和沙发上,配上服务员们的忙碌和外卖员急促的脚步声,店铺里格外有生活气息,这也是到店体验的一部分。
不一会儿,陆续来了几桌客人。
正对面是一对情侣,女生戴了一顶可爱的圆礼帽,男生围了一条纯黑色围巾,两人一直在聊天。
右侧是一位穿棉拖鞋的小哥,大概住在附近小区,一早下楼吃饭,正睡眼惺忪地刷手机。他正对面是一位年轻姑娘,穿一身蓝色西服,可能是周边商铺的店员,赶在上班之前解决早饭。
我们的订单是23号,柜台上方屏幕显示,前面还有21和22号,后面还有24号。
音箱传来声音,请21号客人取餐。蓝西服姑娘起身,到柜台端了盘子回来坐下。这时,手机响起,她伸手去接电话。
拖鞋哥从手机移开视线,抬眼看了下柜台上的屏幕,21号取餐。他起身到柜台那里看看,什么也没有,服务员各人忙各人,没人注意到他。
拖鞋哥左右看了下,猜测可能餐还没出,转身回来继续刷手机。
此时,蓝西服姑娘放下电话,低头看看眼前的盘子,这才发现不对劲。
她端着盘子到柜台,“你们给错了吧?我点的不是这些。”
服务员们还在忙碌,外卖订单还在不断提示,黄色和蓝色骑士还在不断进出。
她不得不又大声喊了一句“服务员”,这才有一位服务员大哥走过来,她的声音也引起了拖鞋哥的注意,起身到了柜台。
“你们一定给错了,这不是我点的。”
蓝西服姑娘又重复了一遍,拖鞋哥这时站在了她的右边。
服务员看了一眼盘子上面的出餐条,问:“您取餐号是多少?”
“我是22号。”蓝西服姑娘理直气壮地说。
“这是21号。”服务员纠正道。
“我是21号。”拖鞋哥赶紧接话说,同时把手机上的订单给服务员看。
“那你怎么不端走?”
蓝西服姑娘白了他一眼,转身回到餐桌。
拖鞋哥没反应过来,站在原地,和服务员对视了下,又低头看看餐盘,转身看看已经坐下的蓝西服姑娘,最后两只手在胸前晃动,指着柜台着说:“我刚才来的时候,这里什么也没有啊。”
说完,他端起盘子回餐桌吃饭了。
很快,22、23号,还有24号,也就是那对情侣的餐都好了,他们俩一直在聊,从头到尾都没停过。
一段小插曲,重要的是大家都有饭吃。
前几天早上,在河边跑步,电话突然响起来。
放慢了速度接听,一位女士的声音。
“您的订单里有件商品没货了,替换为同等价位的其他商品,您看可以吗?”
第一反应,可能是在京东或者淘宝的某个订单出了问题,连忙回忆近期购买的商品。电话里,那位女士还在解释,替换的这件商品与原商品没有太大区别,仅仅是价位上有小小差异的另一件家具。
家具?不对,我近期没买家具。
我马上问:“你找谁啊?”
对方停了一下,“你不是尹涛吗?”
“我不是啊,我最近也没买家具。”
“这不是你号码啊?”
我在水边停住,岸边是几只把脖子歪在一侧休息的野鸭。秋水中,倒映着蓝色的天空和秋天黄叶的影子,微风过处,不时有细小的波纹。对面,正有一位老人推着婴儿车过来,车上是一位戴红色帽子的可爱小朋友。
写这几句,不是为了衬托环境、暗示心理活动或展示我中文系丰富的语言储备,是想说,那一刻,我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该如何证明这个号码是我的呢?它是我2003年购买的,使用超过了21年,该找电信还是公安部门来出这个证明呢?但很快我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错不在于我,我无须自证。
“你打错了吧?”最后,我指出是她的问题与错误,我是无法自证的,而且我也没有必要告诉她我是谁。
“你不是尹涛?”
“不是,你再查查。”
对方没再多说一句,把电话挂了。
犯错的,永远都是别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