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GDP占美国的77%,可仅仅三年后,到2024年第一季度,比例则降至59%,从数据上看“暴跌”18个百分比。
这种数据着实让人吓一跳,难道中国经济真的在短短三年内退步了这么多吗?
实则不然,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国GDP在过去几十年内都保持稳定增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虽然近些年来有一定放缓,但从未出现过所谓“暴跌”现象。
例如:2022年因为疫情等问题,中国GDP增长率仅为3%,虽然低于之前的水平,但仍然保持着正增长的趋势。
那可能会有人问了,美国的GDP为何如此之“高”?中美现如今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
一、美国GDP究竟“高”在哪?
我们要知道,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球第一,其持续了100多年的霸主地位是不会被轻易动摇的。
其次是高度发达的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都奠定了美国世界经济霸权的地位。
除了本身强大的经济基础之外,高等教育水平、成熟的金融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等等都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各种因素交织,都推动了美国GDP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
但这种名义数值的高,真的代表该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也一定高吗?未必。
美国通货膨胀的问题一直受到其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的诟病,通俗讲就是指美国国内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2021年到2023年,两年间,美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超过7%,与此同时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不到2%左右。
举个通俗点的例子,也就是如果美国人去年用100元可以买10个面包,到今年他们就只能买9个了。
再跟这个例子做对比看,大家仔细想想,在中国,咋们的日常消费品是不是几乎都没有怎么涨过价?
小到各种食物、商超用品,大到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等,基本都在国民日常开销可以接受的限度内,甚至连电费水费都几乎没有变化。
而且我国的国民基础社会保险和企业公积金基数一直在稳定增长。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在稳定内需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稳固人民基本生活保障。
因此虽然从数据上看我国的GDP增速有些许“缓慢”,比不上美国,但国家发展经济的前提是先确保民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确保用100元的价格能买到尽量多的“面包”。
能做到这一点,已实属不易了。
并且稍微对世界经济走势有所关注的朋友们都知道,此前美联储一直在疯狂加息,前后已经加了十多次了。
这么做虽然会让美元升值,导致美国的GDP在“数字”计算上会有天然优势,但这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许多的负面影响。
加息之后银行给的存款利息也会变高,从而吸引更多人把钱存在银行里,而不是拿去投资或者消费。
就像开启了一个强力的“吸金”机器,加息后美元变得更强大了,同时其他国家的钱就会贬值。
原本1000美元的苹果机,美元升值后其他国家的人用自己国家的货币来买就会更贵。
反过来讲,其他国家的东西对于美国来说就更便宜了。
除去以上问题,美联储加息还会导致贷款困难、全球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债券价格下跌等多种负面影响。
美国经济作为全球第一,势必会影响全球,美元升值就会导致美国出口商品价格更高,削弱其本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同时,进口商品由于全球货币贬值也会变得更便宜,从而波及美国国内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导致众多美国企业叫苦不迭。
二、统计口径差异化
中国和美国现阶段对于GDP数据统计的方式其实是不一样的。
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统计GDP,主要包括实际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实际已提供的服务价值。
而美国选择采用支出法,其中不仅包括实体商品,还包含了虚拟经济活动、金融衍生交易等。
特别是近年来美国股市一直处于“牛市”状态,这其中产生的数据盈亏,包含一系列的数字货币经济都计算在内。
可以说,这是将GDP数据“人为”抬高不少。
中国在GDP方面的统计更加务实,注重在三次产业上,分别为农业、工商业和建筑业、服务业。
这些都更加侧重于实体经济收益,毕竟实体经济才是跟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
同时,中国也在增加行业分类细化,如信息技术、软件服务等。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对于不同行业经济效益的计算方式也会逐步加强。
三、汇率因素影响
通过前文我们不难看出,美联储不断疯狂加息,推高美元价值,从而导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
这也意味着虽然在中国的实际经济活动并没有减少,甚至还逐年提升,但随着汇率降低,原本同等价值的美元换算过来可以换取更多人民币。
因此,以美元为计算单位的GDP数字就会随之减少了。
然而,汇率不仅仅是影响GDP计算这么简单,它还会给美国本土的企业、投资者带来许多不确定性。
汇率问题导致的价格波动对市场经济影响巨大,许多美国企业的战略决策往往会被汇率问题干扰,从而影响盈利。
国际经济形式从来都是共同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美GDP差距无论是扩大还是缩小,都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数字游戏”。
如果人为抬高GDP而影响国民实体经济、影响国际经济形式的话,那才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实体经济才是硬实力
我们不妨将目光从“数字游戏”中移开,来关注我国目前在实体经济上的优秀表现。
据统计,2023年中国增加了高达6.8万亿美元的制造业创值,远超同年美国的4.8万亿美元。
这还只是制造业这一个产业的基本统计情况,在其余诸如新能源产业,光伏设备等新兴领域,中国更是早已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
自1978年以来,中国GDP增长率年均超过9%,这项数据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全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也带动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且部分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更是快于城镇居民,这也得益于我国对于乡村振兴事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目光不仅聚焦于国内,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上也大放异彩。
在全球贸易依然疲软的2024年,我国在外贸行业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贸易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货物进出口总值约40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9%。
其中前三季度进出口额均突破10万亿元大关,均为历史上首次突破。
同样我国还拥有一个“基建狂魔”的称号,基础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农村里也有一句俗语叫做“要想富,先修路”。
而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1953年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新建铁路36条。
这一举措更是直接推动了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了东北地区的经济效益。
随着一条条铁路投入运行,也成为了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源头,相关产业也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起来。
科技发展也是经济工作的未来主要方向之一,从民生的角度看,科技实业创新可以大大提高人民生活的便利,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样,官方也相应增加了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高新企业制定优惠补贴政策等。
1980年刘华清将军赴美考察,踮起脚尖凑近看美国先进装备的图片应该很多人都看过。
从那时到现在,短短几十年内,我国科技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现如今的北京车展、珠海航展,已经让各个国家的访客惊叹不已。
同样的神情,角色却已经互换。
我们相信,在官方、企业、全社会各方的共同推动下,可以助力各行业相关技术和产业智能化升级,带动经济发展。
所以与其过度关注一个名义上的纸面数值,不如更加务实一些,修炼好内功才是正道。
结语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绝不能只依赖于GDP数字下定论。
同样,中美两国基于国情、市场、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在对于经济发展侧重点上肯定也有所不同。
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无论是在实体经济、国际贸易、制造业能力、基础建设、市场消费潜力、科技创新与研发上,都在努力构建更具韧性的经济体系。
短期内可能会影响GDP的增速,但一定会为将来的经济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客观叙述,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图片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5-28 《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 2024-08-05 《中国被叫“基建狂魔”,一点也不奇怪》 新浪财经 2024-05-24 《降息的悬念:从近期美国通胀数据说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