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声界,杨少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如今已 91 岁高龄的他,生活状态却引发了众人的关注。大口吃肉,烟酒不离手,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人既惊叹又担忧。他究竟是在享福,还是在经历着煎熬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杨少华的生活,探寻这位老艺术家的人生之路。
回溯至 1937 年,北平城在战火中摇摇欲坠,硝烟弥漫,枪炮声震碎安宁。杨少华呱呱坠地,迎接他的却非襁褓暖梦,而是饿殍遍野、家徒四壁的凄惶。家中四壁徒然,破窗灌进冷风,几张吱呀作响的旧木板拼凑床榻,便是栖身之所。父亲身形佝偻,每日奔波寻吃食,归来常两手空空,眼神渐黯,终被饥饿无情拖垮,撒手人寰,只剩母亲柔弱双肩,裹着姐弟俩,在乱世寒风中瑟瑟发抖。
幼年杨少华,衣衫褴褛,补丁摞补丁,小脸脏兮兮却眸子晶亮。为帮衬家计,他踏入皮鞋厂,车间里刺鼻胶水味、嘈杂机器声,将他淹没其中,整日弯腰劳作,小手被皮革磨得红肿生茧。身旁工友唉声叹气,他却心怀别样憧憬,只因紧邻皮鞋厂的启明茶馆,似有魔力磁石,勾着他的魂儿。
茶馆内,相声声韵悠悠飘出,他每日忙完活儿,便猫腰溜到茶馆角落。那处光线昏暗,蛛网横斜,他蜷缩身子,屏气凝神,生怕漏听一字,台上艺人妙语逗趣,他跟着咧嘴憨笑,偶尔忍不住模仿几句,声若蚊蝇,却满心沉醉。常连安老板目光偶然扫来,瞧这孩子痴迷模样,心生怜惜,知晓他是常宝霆玩伴后,大手一挥,让他当了茶馆小跑堂,自此,杨少华一脚迈进相声这方奇幻天地。
杨少华踏入相声这一行,拜入郭荣起先生门下,本是值得庆幸之事,可这拜师之路却满是坎坷,学艺之途更是艰难异常。当年拜师时,既没有热热闹闹的仪式,也没有众人簇拥的场面,一切都显得那么清冷。或许是因为家境贫寒,拿不出像样的拜师礼,又或许是其他缘由,总之,这个开端就为他后续的学艺生涯蒙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在跟着师父学艺的日子里,杨少华明显感觉到自己和师兄弟们是不一样的。师父传授技艺时,他常常只能在一旁看着师兄弟们被悉心指导,自己得到的指点少之又少。别人练习几遍就能掌握的段子,他得自己在角落里反复琢磨、练习数十遍。寒冬腊月,别人可以在暖和的屋里稍作休息,他却只能独自去到冰冷的院子里,苦练基本功,冻得双手通红、双脚麻木也不敢懈怠,就盼着能多学一点本事,让自己在相声这条路上走得稳一点。可即便遭受着这样的区别对待,杨少华心中对相声的热爱之火从未熄灭,他坚信只要自己肯下功夫,总有一天能得到认可,能在相声舞台上绽放光彩。
杨少华的相声之路在磕磕绊绊中前行着,而命运似乎也不忍心一直让他如此艰难,转机终于在不经意间出现了。那是在天津的一家小茶馆里,杨少华登台表演了一段《八扇屏》,正巧被相声界的泰斗马三立先生看中。马三立先生慧眼识珠,觉得杨少华是个可造之材,身上有着独特的潜力,便有意提携他,想给他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舞台,这无疑让杨少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满心以为自己终于要迎来艺术生涯的春天了。
后来,在马三立先生的安排下,杨少华与马志明搭档合作。本想着能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可没想到两人的表演风格截然不同,产生了诸多分歧。马志明作为马氏相声的传人,讲究相声一头沉,逗哏的台词多且占主导,捧哏起辅助作用,需稳稳地配合逗哏演员。而杨少华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表演时常常会跳出常规的模式,“抢戏” 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于传统风格的马志明来说,就如同演出被打乱节奏一般。久而久之,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最终无奈选择散伙,这对杨少华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然而,杨少华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他依旧怀揣着对相声的那份执着坚守在舞台上。终于,在他 57 岁那年,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他。他遇到了才华横溢的赵伟洲,两人同处没有搭档的尴尬境地,又恰好住在一个院子里,机缘巧合之下便临时搭档合作了一回,没想到这一回,竟擦出了耀眼的火花。赵伟洲根据杨少华的特点,精心创作并打磨出了作品《枯木逢春》,这个作品将杨少华的 “蔫哏” 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包袱巧妙,情节有趣,一下子就在曲艺圈引起了轰动,让全国观众一夜之间认识了这个别具一格的 “蔫老头”。自此,杨少华算是真正在曲艺界崭露头角,开启了他事业的新征程,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郭德纲刚崭露头角之时,传统曲艺圈对他的质疑声可谓是此起彼伏、浪涛滚滚。当时,很多同行都对郭德纲以及他所引领的德云社发展模式持有保留态度,争议不断。然而,杨少华却有着自己独到的眼光与判断,他全然不顾同行们侧目,毅然决然地公开力挺郭德纲,掷地有声地说道:“这孩子是百年难遇的苗子,功底扎实,脑子灵光,往后准能大兴相声!” 这一番言论,就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让不少同行为之惊愕。但杨少华却坦然无惧,他所看重的,是郭德纲身上那股子对相声的热爱以及扎实的相声功底,他深知相声这门传统艺术要想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就需要有像郭德纲这样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新人涌现。他以自己在相声界的威望,为郭德纲站台,为其开辟出一条能够更好发展的道路,这种力挺后辈、不惧争议的举动,无疑展现出了杨少华扶持新人的高尚艺德,也为传统曲艺能够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德云分社在天津开锣之时,场面热闹非凡,众人都期待着能有相声界的前辈们前来助阵,为这一盛事添彩。彼时的杨少华,已年事颇高,身体也较为孱弱,可他不顾这些,执意要登台。到了演出那日,舞台下早已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观众们满怀期待。只见杨少华一袭长衫,身姿虽略显消瘦,却精神矍铄,透着老艺术家的独特风范。他稳步上台,与郭德纲等晚辈们一一过招,台上妙语连珠,包袱不断,那巧妙的接梗、恰到好处的配合,让台下的观众们笑声连连,掌声雷动。杨少华用自己精彩的表演,为后辈们撑起了一片晴空,营造出了极为良好的发展氛围。他深知,传统曲艺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相声人的共同努力,自己作为前辈,登台助阵不仅是对后辈们的一种鼓励,更是在用实际行动向大家传递着相声精神,希望这门艺术能够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继续绽放光彩,不断传承下去。
杨家五子,各有所长,皆成栋梁之才,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而杨议,无疑是承继了父亲杨少华的衣钵,对相声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独特的领悟。父子俩搭档合作,一同投身于相声作品的创作之中,那过程,有欢笑,有争执,却也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在创作时,两人常常会因一个包袱的设计、一段台词的表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杨少华凭借自己多年在相声界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有着传统且扎实的艺术理念;而杨议作为年轻一代,接触了更多新潮流、新思想,想法更加新颖大胆。就拿某次创作来说,杨少华觉得包袱应该稳扎稳打,遵循传统的抖包袱节奏,这样能让老观众们听着顺耳,有韵味;可杨议却觉得可以尝试新的结构,用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来制造笑点,吸引年轻观众。两人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好在,父子间没有隔夜仇,吵完了,静下心来,又能细细去思考对方的意见,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杨少华会认可杨议一些新奇大胆的创意,杨议也会尊重父亲对于传统相声韵味的坚持。就这样,他们创作出了诸多诙谐幽默且底蕴深厚的作品,像《肉烂在锅里》,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在相声舞台上掀起了不小的热潮,逗得台下观众笑声连连,掌声不断。还有其他一系列佳作,也让他们收获了众多荣誉,在相声界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一对黄金搭档,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艺术篇章。
如今,已至暮年的杨少华,住在次子杨进家。那居所周边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出门逛逛菜市场,和街坊邻居唠唠嗑,日子倒也惬意自在。
杨少华老爷子的生活,那叫一个随性,每日里大口吃肉,面对那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各种肉食,他可是毫无抵抗力,仿佛要把曾经那些没机会品尝的美味都补回来似的。
而且烟酒不离手,香烟燃起的烟雾,酒杯中晃动的酒水,似乎都成了他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子女们看着他这生活习惯,心里着急,总是在一旁劝诫,让他注意身体,可老爷子却有着自己的主意,摆摆手,笑着说:“我早年吃了那么多苦,现在就想按自己的方式享享清福咯,别管我啦。”
他还时常与老友相聚,约上几个相识多年的老伙计,找个清净的茶馆或者饭馆,一坐就是大半天。大家一起回忆往昔在相声舞台上的点点滴滴,那些演出时的趣事、糗事,一说起来,便是笑语不断。他们会感慨时光的飞逝,也会为如今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各抒己见。在这样的相聚时光里,杨少华老爷子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岁月留下的痕迹都被这浓浓的情谊和欢乐给冲淡了,尽情地享受着这属于他的生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