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灯火阑珊处,人影散,牛鬼蛇神尚在;

春风又一年,冷笑倚,愚民作乐不止。

读来何其荒凉,且更添几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凉滋味。然而,正是这世道,愚昧排外之风如燎原烈火,烧得人心焦,也烧得智慧与开放的嫩芽枯萎无踪。

愚昧倒退的闹剧一出接一出,似乎永无止境。

看到一份“停止英语课”的倡议书,那笔触拙劣的文字,是不是小学生写的我不知道,但那思维倒像是穿越了几个世纪,从闭关锁国的大清装进了2024的网络云端。要不然怎能写出“先辈宁死不学敌人语言”这种金句呢?

这位作者大概忘了,鲁迅先生当年留学日本学医,回国弃医从文,不但用文字救人,还翻译了不少西方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拍案的是,“美国的学校不开设中文课”竟也能成为他的“证据”。这大概是没见过美国孩子在春节提灯笼、喊着“恭喜发财”的模样。美国不少地方把春节、中秋节列为法定节日,学中文的人数年年递增。

反观我们,学英语的倒多,但真会用的能有几人?这不是英语的错,是学来就为了考试,学完就忘光,哪里还有半分文化交流的意思。

说什么不该学敌人语言,这种逻辑真叫人哭笑不得。依此推论,俄语也是外语,也是敌人语言,那是不是也该一并废除?怎么没人说“停止俄语课”呢?

或者这位倡议者还得多写一篇《废除所有外语课》的大作,才能显示其排外精神贯彻到底的“魄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人扯和服与木屐,说穿了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我倒想问一句:那唐装旗袍是不是也成了侵略者的衣裳?当年日本和服的设计,受唐宋吴服的深远影响,奈良时代王公贵族以穿唐服为荣。

文化交流几千年,现在倒好,到了这帮人嘴里,一切成了“文化入侵”。他们的视线不是盯着文化本身的传承,而是聚焦于他人衣服的标签,仿佛多看一眼,自己的尊严就能少掉一斤。

类似的逻辑贯穿了他们的荒诞理论:拒绝外语,抛弃西学,关起门来抱着一堆传统自娱自乐。他们大概以为这世道还能回到“天朝上国,四夷来拜”的岁月。

殊不知今天的全球化,早已将国界变成了一张薄纸,稍一撕破就是一片真实的荒芜。若是没有语言交流、文化理解的能力,恐怕连这纸片上的位置都难以保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停止英语课”倡议书中的槽点,怕是一个稿子都写不完。有人说“学武术比学英语更重要”,这话乍一听还挺励志,细想却荒唐得很。莫非要让每个研究生在毕业论文前先打一套拳?又或者,靠五禽戏和八段锦搞科学研究?

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掩耳盗铃,忘了语言本是工具,学来是为了通往更广阔的世界,而非为了让敌人下跪。

这一波愚昧潮流,不只停留在排外语言,还泛滥到衣食住行的各个角落。有人说穿和服拍照是辱华,有人指责学西方科技是数典忘祖,还有人拿民族自尊做挡箭牌,把一切外来的东西污名化。

自尊这东西,本该是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结果被他们硬生生扭曲成了自卑的遮羞布,越遮越露,反成笑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某些抗日神剧里的情节,炸个飞机靠手榴弹,砍个坦克用大刀。这些无脑的想象,和停止英语课的倡议,怕是一脉相承的精神胜利法。

只可惜,世界的脚步不会因为他们的荒谬而停下,科学技术的洪流也不会因为某些人的传统情怀而退后半分。愚昧的拥趸们,只能在原地徘徊,高唱他们的排外颂歌,却注定与未来无缘。

写到最后,还是用一句俚语来作结:井底之蛙不见天,日子过得倒也挺安然。若哪天雨水灌满洞,岂不成了水煮的田鸡?

愚昧排外的人们大可以继续唱戏,但别忘了,这舞台上缺的不是喝彩,而是换剧本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