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福州街头偶遇一位出租车司机,除了本职工作开车外,的士师傅还在车内开启直播,车内还附带销售一些零食、袜子、日用品等,司机表示他卖的东西大多数是福建的特产,线上线下价格一样,像一盒七双的袜子他一天能卖四盒,这些商品每个月可以给他带来几百元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查询到,近几年,在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地都相继出现过车载便利店,虽然增加了司机的月收入,但因并没有政策法规配套,也带来监管和安全上的问题。对于此事,网友们也褒贬不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的情况涉及到了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商业经营许可和网络直播等方面的法律点:

  • 食品安全出租车作为食品销售场所,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法规。根据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需要取得相应的许可,并且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出租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营业地点,这使得其难以满足食品储存条件(如温度控制、防尘、防虫等),并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食品的安全性更难以保障。如果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追责可能会变得复杂。

  • 交通安全:出租车司机在行车过程中进行商品销售或直播活动可能分散注意力,影响驾驶安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时不得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因此,任何可能导致司机分心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车辆行驶期间。

  • 商业经营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个体工商户条例》等相关规定,在中国境内开展商业活动通常需要注册登记并获得相应的营业执照和其他必要的许可证。车载便利店的经营模式并不符合传统的零售业规范,因为它们缺乏固定经营场所,而且可能没有按照要求办理相关的商业登记和许可手续。

  • 网络直播:如果出租车司机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直播,还需要遵守《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关于网络直播的相关规定。特别是涉及到直播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得传播违法信息或者侵犯他人隐私权等内容。

  • 消费者权益保护:乘客购买了车内的商品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或者其他消费纠纷,应该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但是由于车载便利店的特殊性质,消费者维权可能会遇到困难,比如如何确定责任方、退换货流程等。

  • 地方政策与行业自律:尽管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专门针对车载便利店的法律法规,但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此外,出租车行业协会也可以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引导成员遵守良好的商业实践,确保服务质量和乘客安全。

每个月还能增收几百元,其实是一种内心的鼓励。当下,网约车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这位的哥敢于尝试新的增收方式,值得肯定。但这事儿的关键在于平衡,平衡好创新和行车安全、商品质量和风险之间的关系,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为的哥们的创新精神点赞,也得理性看待其中的问题,规范发展,才能双赢。

对于“车载便利店”你怎么看?快来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