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14日,66岁的胡宗南躺在病榻上,临死之际,这位国民党上将突然将手高高举起,发出几声惊叫,随后便与世长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胡宗南儿子的解释是“压抑太久”。

为什么这位曾经的“西北王”,会以如此悲怆的方式告别人世,他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

1926年,在南昌战役中,胡宗南率领一个团的兵力,以火攻战术成功击败了守军两万人马,被俘的敌军将领感慨道:“将军前程似锦,老夫已不如也。”

此战之后,胡宗南势如破竹,率军攻克杭州,进驻上海,为北伐战争立下战功。1927年3月,他成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第一个晋升将军的人,年仅30岁出头。

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胡宗南指挥第一师参与了多次“围剿”红军的行动,在第四次“围剿”中,他与黄埔一期同学徐向前对阵,造成红军重大伤亡。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将军驻守西北,肩负着重任,1944年,他在灵宝之战中击退日军王牌第一军,挫败了日军进攻重庆的企图。

1945年,胡宗南官至上将,统帅几十万大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胡宗南遭遇了人生的转折点,他的军队在与彭德怀所部的较量中节节败退,最终随国民党退守台湾。

抵台后,蒋介石对胡宗南颇为冷淡,给了一个空有头衔、没有实权的岗位。他的处境每况愈下。

第二年,台湾开始清查失败的原因,胡宗南因为西北战场失利,频繁遭到当局的问责,不得已写报告解释失败原因。

第三年,一场针对胡宗南的弹劾正式开展,各种莫须有的指控,让他的声誉大大受损。

这位昔日的“西北王”,曾经在西安住过豪华的宅邸,在台湾,却像普通百姓一般,住在普通住宅里,昔日的部下也几乎不再来往。

在黄埔军校的同学聚会上,胡宗南总是待在角落里,极少和人言语,前后的巨大落差,对他来说,犹如重重一击。

家人陷入贫困,妻子不得不靠写稿赚取微薄稿费,用来维持家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宗南的精神也逐渐崩溃,患上抑郁症,他时而暴怒摔物,时而独自哭泣。在清醒时刻,胡宗南向儿子诉苦:“我恨自己没有早死,免受这般屈辱。”

1962年,胡宗南临终前,伸出自己的手,向空中呼喊了几声,在痛苦与遗憾中走完了人生。

胡宗南去世后,当局反而开始挽回他的声誉,一直冷落他的蒋介石,此时在追悼会上发表演讲,称赞其“一生忠贞不二”。

台湾军方还给胡宗南写了传记,夸赞了他在抗日战争中立下的功绩,后来他的事迹还被写入军事教材。

这又有什么用呢?胡宗南在长期压抑中离世,已无法看见这些“好转”的评价,对他来说,荣华富贵,转眼成空。

胡宗南的结局,折射出动荡年代的命运沉浮,或许,临终前的痛苦喊叫,是他对自己这一生起伏的最后感叹,也是压抑许久的哀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宗南的人生轨迹,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大潮中个体命运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