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研究生失联第10天找到了
21日是冬至,是 “数九寒天”的开始,意味着隆冬已至。
冬至这一日,也是一年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
民间很重视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就在冬至这一天早上,失联10天的陈某终于找到了!
虽然心里早有了凶多吉少的想法,但看到陈某冰冷的遗体时,家人依然痛不欲生!
这10天来,他们想尽快找到他,又害怕找到他,每天都在绝望与更绝望中痛苦折磨中度过。
12月22日,重庆理工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21日上午9时接到警方通报,在江北区五宝镇下梁渡口长江水域发现陈某的S体,初步排除他杀可能,学校对陈同学的不幸离世深感悲痛。
陈某,24岁,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明年6月即将毕业。
陈某带着一副眼镜,身量不高也不矮,在姐姐和同学的描述里,他性格开朗外向,人缘好,心智沉稳,也没有抑郁病史。
失联前,陈某正在准备毕业答辩和一家事业单位的招聘面试,笔试已经通过,如果面试顺利通过的话,那他就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
陈某踌躇满志,积极准备面试,他跟同学约好12日早上8点一起去培训机构参加面试培训。
可就在12日当天,陈某突然失联了!
陈某的姐姐陈云(化名)12日早上醒来时,发现弟弟在凌晨3:16转了4000元钱给自己,心下疑惑,打电话给弟弟,却怎么也联系不上。
陈云心里一紧,有了不祥之感,再翻看弟弟的朋友圈,最后一条消息是:就这样吧,配了一个“困”的表情,时间就在给她转钱之后的几分钟内。
学校这边一大早也在找人,室友早上发现陈某一夜未归,监控显示其在李家沱巴滨路码头附近失联。
事发后,学校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了陈某家人,启动应急预案,全力配合警方开展搜寻工作。
据陈某的同学所说,11日,陈某一整天都待在实验室改论文,期间与同学一起吃的饭。
晚上8点左右,陈某返回实验室继续修改论文。
到11点左右,室友困得不行,要回宿舍休息,临走前问陈某要不要一起走,但陈某当时精神不错,表示自己晚点再回。
这一句“晚点再回”,就晚到了12日的凌晨2点多,陈某大概有些饿了,于是出门买夜宵,此时监控显示时间是凌晨2:44。
重庆12月的夜晚很冷,但陈某没穿外套就出门了,黑毛衣黑裤子,搭配一双黑白相间的运动鞋,单薄得很。
大概是想着买夜宵的时间很短,他很快就能返回温暖的实验室吧,所以才连电脑都没有关?
可是,买好夜宵,陈某却没有回实验室,也没有回宿舍,而是打车去了江边。
监控显示陈某最后出现在李家沱巴滨路码头附近的码头广场,之后就消失在监控盲区里,从此杳无音讯。
陈云12月9日和弟弟通过视频电话,一切看起来都好好的,她没发现任何异常,没想到,三天后弟弟就出事了!
陈云的父母在得知儿子失踪后,第一时间从广东赶到重庆,求助当地蓝天救援队帮忙搜寻。
12 月 14日,陈云在网上发布寻人启事:
“出事之前没有任何情绪异常,也没有抑郁病史。孩子性格很好,心智稳重,人缘不错。”
陈云想不通,好好的,弟弟怎么就找不见了?
“所有人都说,他没有情绪不对的地方。”
包括与陈某朝夕相处的同学也想不通,好兄弟怎么突然半夜跑出去就音讯全无了?
事后,检查陈某的电脑,发现他检索的内容基本都与考试和论文相关,也无任何异常。
12 月 17 日,陈某失踪的第五天,姐姐再次发文, “属于我们的时间太少了”,字里行间满是焦急和绝望。
陈云拜托长江上的船家帮忙留意一下,5天了,弟弟生还机会渺茫,很可能已经葬身滔滔江水中了。
三天,五天,七天……
一天天过去,却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找到,大家在希望与绝望中煎熬着……
陈某究竟去哪了?是生是死?恐怕是凶多吉少,陈某的家人都要崩溃了!
12月20日,陈云接受记者采访,声音哽咽:
“目前,警方已排除他杀可能,弟弟轻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吧!但我们希望早点找到他,接下来会扩大寻找范围。有调查结果,警方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21日,冬至,陈某失联的第10天,救援人员终于从江中打捞出他的遗体,警方初步排除他杀。
至此,事件以一种令人悲痛的方式画上句号。
疑点重重
陈某的突然轻生,确实处处透着古怪。
1、如果有轻生的念头,怎么还有心情买夜宵呢?怎么还约着同学一起上面试的培训课呢?
可是如果没有轻生的念头,又怎么会半夜三更打车去江边呢?又怎么会把奖学金全转给姐姐呢?
2、24岁,马上研究生毕业,正在备考事业单位,目标明确,未来可期。
一个没有抑郁病史,和周围人相处融洽,在家人眼中心智稳重的人,怎么突然就想到轻生了呢?!
失联当天上午8点还有一个面试培训等着他呢,事发时外套他没穿,电脑他没关,还买了宵夜……这一切都说明陈某的突然轻生是临时起意,并不是有计划的行动。
3、12日2:44分出门习夜宵,半小时后,3:16分姐姐收到陈某的4000元的奖学金。
除掉买夜宵的时间,除掉路上花费的时间,陈某几乎是下车就转钱给了姐姐,然后在朋友圈留下最后一条消息:就这样吧。
如果是白天的话,姐姐收到弟弟的4000元一定会警觉,一定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问弟弟是怎么回事,但那是在凌晨3点多,人睡得最沉的时候,姐姐不能及时察觉这份转账。
“就这样吧。”
留在朋友圈的最后四个字,还有一个“困”的表情,就算是给这世界“最后的告别”了,没有解释,,没有抱歉没有留恋,只有疲惫,看了让人心酸。
把一个孩子养大,培养成研究生,父母要吃多少苦呢?现在还要受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年丧子之悲痛,真是要了父母的命啊……
生命尽头,到底是什么无法言说的痛苦?
“就这样吧。”朋友圈短短一句话,让人揣测不出个所以然,具体原因成为永远的谜团。
对外人而言,陈某正值青春,充满希望;可是对他自己来说,可能有无法承受之重。
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什么啊?是学业,是工作,是感情?如今无人作答,唯有叹息。
人找到了,姐姐第一时间清空了寻人启事,也清空了曾经的一丝希望,同时要求寻人志愿者下架作品。
没找到陈某时,有网友好心劝慰姐姐: “希望弟弟只是压力大了出去静静,散散心。”
只要还没有找到,就尚有一线希望, 姐姐: “我也希望是。”
近年来,青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从学业压力到就业压力,从人际关系到个人情感,他们承受的往往比我们看到的要多得多。
许多人选择独自承担,不愿向家人、朋友倾诉,有时即使倾诉了也不会得到理解。
比如我的父母,你跟他们说什么抑郁症、失眠焦虑什么的,他们不会民生,他们只会认为你心眼窄,只会劝你别多想,想开点。
也许陈某开朗外向,心智沉稳的一面是给别人看的,另外抑郁敏感的一面隐藏得很好。
我记得有一种抑郁叫“微笑抑郁”,周围人看到的是一个开朗爱笑的人,却很难发现里面包裹着一个抑郁的灵魂。
“看上去一切都很正常,那是不正常的一面没给别人看,唉,看了知道了又有谁会关心,终于扛不住了。”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