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诞生虽然只有一百多年,但其中的灿烂丰富却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比如探讨了人情的孤寂,让观众在一幕幕生活日常中,看到日本社会世俗家庭图景,以及面对老龄化社会孤独与温情的《秋刀鱼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及把光影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用一个“玫瑰花蕾”谜语吊足观众好奇心的《公民凯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融合了个人自传、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八部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电影有的以独特的叙事风格雕刻出一帧帧隽永悠长的美学画卷,成为穿越时间长河的永恒时代记忆;有的因其技巧变化宛如百科全书般渊博,成为电影语言的集大成者,几十年来“现代电影教科书”地位未曾动摇;有的以其精妙的艺术创新,成为后来许多电影创作者的灵感来源、创作模版。

反复观看这些影片你会发现,经典片子远不是经久不衰、回味无穷可以一言以蔽之。精细到每一个瞬间、每一个镜头,都值得反复推敲。

比如1941年的电影《公民凯恩》,它的镜头语言仿佛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又深刻剖开凯恩复杂多面的内心世界以及生平故事,将观众一步步带入迷雾缭绕的叙事迷宫。

再比如悬疑电影集大成者希区柯克,在他被誉为“现代恐怖片之母”的作品《惊魂记》中,就贡献了影史上公认的最惊悚时刻“浴室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在观众电影记忆里历久弥新、在影史上独树一帜的经典镜头瞬间,是电影真正的妙趣精华所在。只是从电影理论角度来说,电影的艺术魅力不是靠经典镜头瞬间“堆”出来的。任何一个经典镜头,都难以脱离完整的影像内容被单独解读出来。只有从视听语言出发分析影片,才能真正体会这些经典瞬间当中蕴藏的纷繁趣味。

甚至,在职业电影导演眼里,每一部电影、每一位大师作者电影,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比如小津安二郎镜头惯用「榻榻米视角」和构图模式,使得镜头有稳定的美感。在他的电影叙事中,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多以平缓安静的节奏带观众观察感受“家”空间中存在的事物,平静讲述家庭琐事背后,隐藏着空间叙事美学中的“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电影之美,如果不靠「拉片」——把电影一帧一帧拆细,分析其中的视听语言,挖掘片子中隐藏的内在玄妙,很可能就很遗憾错失了。

因此,我们邀请导演、摄影指导、剪辑师、调色师,米盛世老师,制作一门「电影拉片课」。从导演、摄影、剪辑角度,深度拆解6部电影。带你一步一步打开电影艺术的大门,收获更多与导演的共鸣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通过拉片把一部电影吃干榨净,学到更多电影知识?拉片时,从镜头、声音、剪辑、文学、电影美学等每个方面如何思考?为什么有的电影没有戏剧冲突却能做到余味悠长耐人寻味?开课之前,我们代你向老师询问一些课程中将学到什么、如何学、以及为什么应该学拉片等问题。下面是部分Q&A。

益起映创:拉片思维有多重要?拉片在专业电影学习体系当中,是怎样的存在?

米盛世:拉片是影视专业院校必修课。电影学院各个院系都会开设拉片课程。通过拉大导演的片子,分析、咀嚼经典电影镜头里暗藏的玄机,看成功的片子怎么做的,获得一些经验和借鉴思考,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可以说,拉片是影视从业者的基本功。电影创作涉及的每一个环节、职业角色,都需要通过拉片建立对电影的感知,修炼自己的“吃饭手艺”。对影迷来说,拉片可能不是为了成为导演拍片,更多的意义在于体味欣赏电影的趣味,获得更丰富、多意的欣赏电影视角和体验。

益起映创:每个人都可以学这门拉片课,可以这么理解吗?从导演角度看电影拉片,跟普通影迷看电影有哪些不同?

米盛世:如果本身热爱电影,有想法把电影作为职业,可以从拉片开始建立电影思维、导演思维,去尝试自己是否有能力未来走上电影之路,昆汀就是拉片拉出门道成为导演。如果是电影从业者,导演、编剧、摄像、剪辑……不论入行新手,还是有经验从业者,学习如何从视听语言角度看电影,从创作角度提升电影创作思维的导演、摄影、美术、剪辑等,都适合学习这门课。

我作为导演看电影时关注的比较多,包括影片创作手法、节奏把控、演员表演细节、摄影的光影色彩、镜头调度等都会去关注。导演强调综合能力,需要关注到方方面面。如果学某一个专项,比如摄影,先研究其中有关摄影的技术细节,比如光影、镜头调度的设计、演员走位的设计、摄像机运动走位等等。

作为导演来说,比影迷看电影可能还多一点思考是,成本意识,比如看到一些片段会思考导演是怎么拍摄出来的,是否有低成本拍摄方案替代。

益起映创:这次拉片课程,您挑选了哪些片子,选片时做了哪些考量?

米盛世:首先思考的是关于青年电影人的成长。青年影人走上电影之路,可能大多从拍摄短片 开始,进而筹备长片作品。从这个角度思考,我选择了滨口龙介《偶然与想象》,黄信尧《大佛》到《大佛普拉斯》。

选择滨口龙介导演的《偶然与想象》,首先是基于「如何用低成本拍出好作品」的思考。滨口龙介一直是低成本、独立制片理念的坚定执行者。《偶然与想象》这部影片也是拍摄于疫情期间,小团队、低成本,但影片质量很高,我希望从场景选择、拍摄方式等方面分析,给到创作者一些实用启思,如何用少的钱,拍出好的作品,尤其对于青年创作者,是很紧迫的需求和能力。

第二点考量是希望向青年创作者传递一些关于「电影美学传承」的思考。滨口龙介独立制作的 和低成本的创作理念,是受他非常崇拜的侯麦的影响,《偶然与想象》的直接灵感来源就是侯麦的《人约巴黎》。

第三点考量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滨口龙介在《偶然与想象》里,三个短片的关键场景都使用了变焦推拉镜头。常规思维里,变焦推拉镜头在电影创作中通常比较排斥的。我也希望通过变焦推拉镜头分析,向青年电影人表达电影创作要有打破常规思维的创新意识。

益起映创:《大佛》和《大佛普拉斯》的选择基于哪些考虑?

米盛世:选择《大佛》《大佛普拉斯》,是希望以这两部片子为例,分析青年电影人如何从短片创作过渡到长片创作。《大佛》是台湾导演黄信尧创作的短片,也是长片电影《大佛普拉斯》的前身。但它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扩充,一个短片加长版,而是在保留原短片核心创意点基础上,重新构思了一部电影长篇剧本。而黄信尧的短片《大佛》之所以有机会生长成为《大佛普拉斯》,因为《大佛》在参加金马奖时,被时任金马奖评委钟孟宏看中。另一个考量希望分析青年电影人如何在短片中展现电影功力,被投资人看中?这也是青年电影人急需的能力。

另外,短片与长片的核心创意点如何抓住?短片与长片创作理念、技法的不同?也会在拉片过程中进行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益起映创:除了这两部,还有哪四部影片?选片时基于哪些考量?

米盛世:另外四部有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顾晓刚导演的《春江水暖》、娄烨导演《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及电影工作纪录片《梦的背后》、以及导演冈萨雷斯的《鸟人》。

《寄生虫》的主要考量有两点,一是它扎实的视听语言运用,景别设计、镜头调度、轴线等等,在拉片时都会具体讲到。第二点是影片中关键场景中越轴镜头的运用,镜头语言如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也在情感上深化了观众对贫富、阶层的思考,也会在拉片时具体分析。

《春江水暖》 的考量首先是基于「东方美学」。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曾评价,《春江水暖》是2019年中国电影的惊喜,将载入中国电影史册。影片娓娓道来地展示富阳。导演顾晓刚将城市和时代作为电影的主人公。如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般,《春江水暖》让我们领教了银幕上中国山水画一般的诗情画意。因此课程中,会以《春江水暖》为案例,分析东西方美学的差异,以及西方电影美学与东方美学怎么结合运用到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及电影工作纪录片《梦的背后》,初衷是希望通过电影正片和幕后拍摄花絮的对比借鉴,让青年影人更深刻理解电影制作,通过纪录片更全方位了解电影创作背后整个过程,对于青年创作者更全面了解电影人生存环境,会有一些帮助。

《鸟人》是导演冈萨雷斯2014年作品,当年凭借“一镜到底”长镜头同时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拉片时我会重点分析镜头设计、光影、电影音乐、长镜头的缝合技巧、魔幻现实主义镜头创作。除此之外,还会重点分析三重空间 (舞台空间、电影空间、现实空间) 概念。

大概是以上这些,具体拉片过程中,也会根据具体情境延展一些其他内容,包括从导演视角还原创作过程,尽可能提供一些有实践价值的、更开拓的思路和视角。

益起映创:最后介绍一下拉片课,您会用怎样的方式教?通过学习会收获什么?

米盛世:1月6日开始,我会用6个晚上,通过6部电影,带你结识来自墨西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的6位电影导演,从理解电影视听语言开始,带你从导演、摄影、剪辑等多角度,看穿导演镜头背后的精巧设计,了解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听见看见电影语言的魅力。相信对提升你的拉片能力、导演思维,如何学习借鉴大师作品,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创作思维会有直接帮助。

除了把片子拆细,拆透,还会帮你梳理还原导演创作过程,看见影像高手是如何将抽象的想象具象到视听语言上,其中用到哪些独到的方法,这对影像创作者提升创作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我是米盛世。期待你加入我的课程,和我一起开启拉片之旅。我在直播间等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轻舟

排版 | pelyliu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 起 推 荐

关 注 【 益 起 映 创 学 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