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里的赵不尤,是太宗皇帝的六世孙,自幼习武,中过宗学武举魁首,得了个“武功郎”的虚职,天子说他骑射不亚于李广,是大宋赵家的飞将军,于是赐了他“宁远将军”这个虚职。
其实赵不尤很想参加科考,成为一名文官,但宋朝对于宗室子弟有规定,不能参加科举、任官职,或只能授予虚职。
当年赵不尤参加武举比试的时候,被兵器伤了脸,就这样留下了一道疤痕,也因为触碰了“废疾者”禁考之限,而从此与科举失之交臂。
他时常为国力虚弱而彻夜难眠,一日,他不觉作诗《醉东风》一首感叹道:“东风席卷,一夜凋残遍。万里江山春色黯,可叹无人照看。年年岁岁追欢,朝朝暮暮谁闲?梦里烟花过客,醒来谁理残篇?”
感叹完之后,赵不尤又想:“何必做此悲声?太平何须壮士勇?岁寒才见松柏心。徒忧无益,不如尽力做好手边事。对得起己心,便是无负于天命。“
于是他又想了想,将最末一句改了过来,整首《醉东风》就变成了:“东风席卷,一夜凋残遍。万里江山春色黯,可叹无人照看。年年岁岁追欢,朝朝暮暮谁闲?以我心灯一盏,照他长夜寒天。”
赵不尤是“汴京五绝”之一,讼绝赵不尤、斗绝梁兴、牙绝冯赛、相绝陆青,作绝张用。
原著里的温悦出身于仕宦人家,当初父亲把她嫁给太宗的六世孙赵不尤时,温悦隔着帘子第一眼便看上了赵不尤的男儿雄气,温母却担心地说:“赵不尤家世人才都不必说,但看着志向大了些,身为宗室子弟,又不能出仕任官,做不了事,自然会郁郁不得志。到时候嫁过去,他一肚子气恐怕会撒到你身上。”
大宋律法规定,宗室子弟不能在朝廷任实职,只能委以虚职。但温悦反倒觉得,若嫁了一个一直被朝廷供养无事事事的宗室子弟,倒不如嫁一个有男儿血性,有志气靠自己的夫君,倒更加令人钦佩。
于是两人在成婚后没多久,就从敦宗院搬到了民间居住,赵不尤开了个书讼摊,做起了民间讼师,整天半个不停,还有一半收不到钱。这也就是为什么赵不尤一个宗室子弟流落民间,以摆讼摊为生的原因。
温悦看到大家对丈夫的敬佩和感激,心里也就快慰多了。 赵不尤对妻子温悦也一直是恩爱不减,只是赵不尤的性子直了些,在外办事时,只认个理,不太会变通,也不会阿附权贵,温悦担心他得罪了权臣豪强惹出祸端,于是温悦这个贤内助,便随时替赵不尤留意起他所办的讼案接触的官府人等的各色性情、喜好等等,每逢佳节,送些薄礼过去打点一下,这些礼物都是温悦精心安排的,清雅不俗,倒也很让人欣喜。
赵不尤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赵墨儿和赵瓣儿是赵不尤的义弟义妹,他俩是一对孪生兄妹,
赵不尤很想让赵墨儿去参加科举,可赵墨儿根本无心做官走仕途,为人不善争斗,他说:“当下的朝廷,已经是公门变私门,忠直之人,在朝廷很难立足,哥哥虽然做不了官,但这些年平息过多少纷争冤仇,还不是一样在行善济世?”
赵不尤如今每日在自家的书讼摊帮人写讼状,分析案情,也平息了很多的民间纷争,被称为“讼绝”。
他再一想:“朝廷现今官职冗滥,上届进士选出已经三年了,大半却都还在待缺,就算考中,也未必能得一个实职,当今之世,不去仕途也好。”
这么一想,心里便将自己今生未能参加科举这一憾事,也勉强自我安慰地放下了,做个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的人,也挺好。
原著里赵不尤和温悦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叫琥儿。
故事从北宋宣和三年的清明,也就是宋徽宗赵佶1121年开始讲起,一直讲到金人攻破汴京这期间的事,张择端终于画完了这幅巨作《清明上河图》。
汴京上万人被押解到燕京时,男亡一半,女死三成,世家子弟沦为奴隶,女子十人九娼,更多的卖给了西夏和高丽。
汴京盛景,只能在这幅《清明上河图》中永存。
赵不尤最后看到这片废墟的土地,祭奠亡灵与赵墨儿时,他感叹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唯愿后世天子,既承天命,便该秉持公心,担起天责。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民伤己更伤,民安己始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