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4年度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

获奖单位:陕西农信

荣获奖项:基础设施创新优秀案例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银企合作日益紧密,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企业客户对于定制化、多元化、快速响应等方面的诉求也愈加强烈。作为中小金融机构的省级农信,由于体量较小、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在信息系统的研发交付上大多仍以传统瀑布模式为主,交付效率不佳,客户满意度不高。尤其是面对银企直连等高时效、高回报业务时,基层行社往往将信息系统的研发对接效率作为一项关键的营销亮点。而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持续加速,银企直连业务快速上线的迫切需要与我们信息科技能力支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方面,银企直连需求往往因为管理机制、人员配备、平台支撑等因素,导致需求流转环节多、沟通成本高、开发排期长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市县中心机房托管、服务外包等举措,市县信息科技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技能需要重新定义。如何培育基层行社信息科技人员数字化基础和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市县银企需求落地中的需求、开发、测试等关键角色,有力提升银企直连业务的研发质量和研发效能,已经成为陕西农信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有效缓解上述问题,陕西农信按照平台化的建设思路,秉持“上下联动、快速交付、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原则,建立省市县三级协同的银企直连需求研发模式。通过持续强化底层设计,不断沉淀封装代码资源,经过一年多的平台建设和经验积累,研发了涵盖查询、账务、对账、协议类十余个主流程模板和六十余特色校验组件,通过通用场景的可视化配置能力满足全流程的业务对接和测试,打造了满足省市县三级联动、协作处理、快速交付的图形化低代码开发平台,有力提升了县域银企直连业务的对接质量和效率,也为市县信息科技人员转型、提升提供了有效路径。

2.项目建设目标

为满足陕西农信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要求,应对业务需求快速创新发展需要,以陕西农信信息科技十四五规划为指导,建设面向县域与省级科技资源的可视化、定制化、敏捷化、自动化的低代码开发平台。该平台基于标准统一的可持续集成构建流程,有效支撑企业客户从需求、开发、测试、投产交付的全流程设计和可视化管控,全面降低银企对接业务的需求、开发、测试、部署和培训成本,有力提升市县科技人员的IT研发能力,持续提高银企业务的交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项目建设规划

通过锚定痛点问题,充分评估企业客户诉求和业务样本现状分析,以建立整个研发过程的上下联动全周期闭环管理为目标,制定总体规划和实施路径、分批推广试用。

第一阶段,练好“基本功”。深入研究和分析七十余个企业客户金融诉求落地模式,实现行内研发支撑体系和技术资产的全面整合和梳理,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对金融服务支持能力充分解耦,完成纵向通用流程和横向特色校验组件设计,确保平台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高效、可靠的金融服务。

第二阶段,打造“试金石”。实现基础设施平台搭建,发布相关接口标准规范,实现从需求收集、开发过程、测试环节到最终投产交付的全流程可视化和线上化管理,形成页面、逻辑、流程可视化编排和版本的结构化关系,保障流程模板和特色组件的编排版本高效管理。

第三阶段,发出“动员令”。小范围选取试点作为我们推广和实施计划的先行者,通过产品宣讲与低代码研发技能培训,提升试点科技人员技能水平,打通省市县技术研发壁垒,开展试点地区研发体验和应用反馈收集,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完善流程功能设计。

第四阶段,打好“服务牌”。向基层行社全方位开展宣讲培训,实现平台效能提升和大范围推广,调动市县两级科技人员研发主动性,提升开发效率与灵活性,有效缩短开发周期,为银企合作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项目方案

陕西农信银企外联低代码开发平台,基于多租户技术打通银企业务需求研发生命周期,以可视化工具和可编排模板支撑需求、研发、测试、交付的全流程贯通,实现整个研发过程的省市县三级联动交互和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金融服务支撑技术资产的充分解耦合精细化重构,以导航条、可视化、拖拉拽等开发技术,降低市县科技力量研发门槛,以流程编排和代码版本的结构化关系,实现交付介质的快速组装,将银企外联业务落地资产进行固化和登记,提升模板流程资产复用率,促进研发效能提升。

银企外联低代码开发平台共发布查询、账务、对账、协议四大类十余个流程模板和枚举值转换等二十余类特色校验组件,通过流程模板配置和特色校验组件编排实现敏捷低代码开发。具体功能介绍如图1所示。

图1 银企外联低代码开发平台功能架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银企外联低代码开发平台功能架构

展现层以前端开发技术构建HTML应用层,自带chrome内核,用JS SDK和原生层屏蔽不同运行平台的差异,向下对接服务层。低代码开发时在浏览器端发起,并依托相关通讯技术组件对服务层发起业务功能请求,承载了包含角色管理、数据隔离、组件管理、模板流程维护等功能模块。

服务层主要通过主流程模板和校验组件的组装实现平台的代码构建,通过通讯技术组件接入,经由校验组件进行报文校验、解析、组装后组织结构化流程配置数据及个性化的参数配置校验数据,向下对接引擎层。主流程模板是平台对场景落地解耦后抽离出的标准化流程,包括第三方统用查询模板、账户余额查询、账户明细查询、Ukey校验、批次信息、批次明细、转账结果、渠道单笔电子回单生成、三方单笔电子回单生成、批量明细回单生成、批量明细回单查询、批量汇总回单生成等。特色校验组件主要是平台对高频定制化校验控制逻辑的代码封装,包括金额校验、金额转换、日期校验、日期转换、枚举值转换、业务规则校验等。

引擎层提供银企外联低代码开发平台内部的流程调度引擎,实现平台自身流程的调度、流程管控和自动化测试相关任务等。流程编排模块主要包含流程控制引擎、逻辑编排两部分,实现前端门户配置的业务流程编排和运行。业务处理模块主要包含定时任务引擎、对账引擎和批量引擎,用于完成业务逻辑的执行和业务功能的实现。

数据层提供平台内部流程配置结构化数据、编排和版本的结构化关系、数据字典库等数据留存和持久化服务。

三、创新点

一是创新开发模式,落地可视化研发机制。平台通过图形化界面和可视化编程环境,运用一站式导航、可视化组件库、自由灵活配置等开发技术构建应用程序,市县科技人员可依据标准统一的可持续集成构建流程无障碍地完成配置、开发、调测等工作,实现业务设计、研发、测试标准化流程落地。

二是解耦技术组件,深度整合数字化资产。通过前期对银企场景落地范围及特点的深度研究与设计,初步完成金融服务模板流程设计研发及特色化校验组件库的积累沉淀,将已有研发资产纳入低代码平台,为可视化应用构建交付提供有力支撑,从资产复用方面降低重复场景的研发投入。省联社由原来的“主导开发”角色转变为“辅助配合”角色,人员投入平均降低2/3,需求沟通效率提升1倍以上。

三是联动关键角色,提升协同研发合力。为了实现“省市县多级联动协作”的目标,平台建设过程中精心设计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研发实施、测试验证等多个协作环节和审核触点,充分利用省级科技优势指导市县科技人员解决开发中的“堵点”和瓶颈,一方面降低省级科技人员需求响应方面的效率问题,另一方面提升市县级科技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形成更具优势和特色的效能提升路线。

四是持续集成迭代,支持模板组件敏捷上线。针对高度特色化需求场景,省级开发人员以手动编码形式完成流程模板、校验组件松耦合开发,经由单元化测试后实现面向市县级科技人员的快速交付,螺旋式加速迭代数字资产,实现低代码的快速、便捷构建能力与传统复杂编码能力有机结合,以缩短银企业务场景落地周期,实现1+1>2的交付目标。

四、技术实现特点及优势

陕西农信银企外联低代码开发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架构对标陕西农信技术栈体系规划,广泛引入开源中间件和工具,通过内嵌流程和冗余设计,借鉴松耦合、面向失败的设计思想,保障平台使用过程中的高性能、高可靠和高可用。具体技术实现的特点和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视化流程建模和组件开发。以流程模型驱动,融入“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通过全流程一站式配置和流水线任务为研发提供引导,平台能够引导用户以向导式的方式构建应用程序,结合研发流程中内置的低代码审核、验证测试等质量控制手段和协助处理节点,简化需求设计测试流程、降低研发难度,大幅提升开发效率与灵活性,驱动市县级科技人员全程参与业务需求研发落地,进而提升全研发周期产能,为银企合作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可扩展的组件库和持续集成。平台提供具有陕西农信特色的标准化、模块化银企直连组件,如查询类、金额校验类、数据库执行类、接口配置类等。一方面县域科技人员可以选配和组装这些组件来构建应用程序,另一方面省联社科技人员能够根据特色需求持续丰富和完善自定义组件或集成现有第三方组件,以满足多法人不同企业客户的特定业务需求,实现业务需求开发敏捷交付、快速迭代。

三是自主可控的技术栈选型和设计。从平台选型、流程设计、落地应用等各环节严格遵循“自主可控、技术先进、稳定性好、生态繁荣、可持续发展”的全行技术规范,以自主可控、自顶向下的原则,杜绝拿来主义,针对厂商原型系统进行深度重构。提高研发效能和自主可控水平,核心技术掌控度较高,在应用测试阶段,与市县科技人员完成深度技术和业务预演,为平台的后期试点和推广提供了有力实践。

四是健全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通过银企外联低代码开发平台研究与实践,构建健全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以“标准尺”屏蔽不同研发人员研发产物的质量差异,为业务需求的标准化交付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设计实施过程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同时通过对技术标准进行周期性评估和实时修订,确保其与时俱进,满足产品革新发展的需要。

五、项目过程管理

陕西农信银企外联低代码开发平台建设于2023年8月启动,2023年10月完成平台架构、流程模板和特色校验组件库设计。2024年2月底完成平台搭建,2024年4月底完成平台基础功能、主流程模板、特色校验组件的功能测试及非功能工作。

2024年4月下旬在榆林农商银行进行推广应用,5月初完成首个业务需求的低代码研发及交付上线,覆盖账户余额查询、单笔转账等八个银企直连业务场景接入。6月中旬完成神木农商行某集团公司单笔转账、大额转账审核等八个银企直连业务场景接入,7月完成宁强联社某天然气公司账户余额查询、账户明细查询、电子回单生成等业务场景交付。目前正稳步实施推广工作。

六、运营情况

低代码开发平台建设初期设计发布主流程模板12个,特色校验组件54个,面向基层行社通过调研、宣讲、金丝雀部署测试等方式多轮次进行平台的易用性测试和体验反馈收集,同时针对基层行社提出的共计三十余项用户反馈进一步改进平台使用体验。

平台试运行以来,结合试点行社科技人员使用意见共完成四次功能迭代,陆续上线了报文配置易用性优化、主流程模板初始化参数自动化配置等用户体验优化和大额转账审核、批量汇总电子回单等主流程模板的迭代新增。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并交付账户余额查询、账户明细查询、单笔转账处理及批量业务等16个核心关键功能的主流程模板,63个特色校验组件,持续保障平台的业务需求覆盖面,在银企对接类业务的需求分析、研发落地方面展现出了较好的性能与效率,截至目前累计交易量超7万笔。随着低代码平台简单便捷的低代码“配置”操作和强大的版本“组装”能力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极大地加速了陕西农信对于市场及客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有效缩减了传统开发模式所需的大量人力投入与时间成本,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七、项目成效

一是科技引领,市县科技力量逐步激活。顺应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新要求,将低代码开发平台纳入全行研发体系。一方面致力于降低开发技术门槛,充分激活市、县两级科技资源,另一方面通过省级科技力量面向市、县科技力量的宣讲培训和技术指导,精准锻炼市、县科技力量的研发技能。整体业务需求落地模式从省联社科技人员“主导开发”向市县科技人员“主导”、省联社科技人员“辅助”形态转化,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多点布局的信息科技组织架构,市、县科技力量对业务推广和需求研发的主动性大幅上涨,对业务落地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二是深耕细作,全行研发效能持续释放。为满足各法人行社差异化业务需求和定制化开发的特性,省级科技人员对高度复杂业务需求持续丰富主流程模板和特殊校验组件,市县科技人员通过组件选配来构建应用程序,以满足多法人不同企业客户的特定业务需求。一方面缩小整体高度复杂业务需求研发范围,实现业务需求开发敏捷交付,另一方面通过精准解耦后的最小化单元测试,提升测试质效。从高度复杂业务需求研发测试效率来看,研发效能提升60%。从普通业务需求研发效率来看,研发、测试人员投入平均降低60%,每年节约人力60人月以上。从已投产的业务场景接入周期数据来看,整体需求提出到落地交付时间缩短一半。

三是无界联动,客户需求满意度提升显著。在业务扩展前期实现三百余名市县科技人员提前介入业务扩展营销并对业务开展提供及时的科技支撑,在研发期间通过市县科技人员“主导”、省联社科技人员“辅助”研发模式,由省联社科技部门对基层行社信息科技人员能力实时评估与指导,通过“培训-实践-考核”的路径持续提升市县科技人员业务能力。一方面通过市县科技人员全流程参与业务需求落地,“业技合力”共同推动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省市县的配合发力,“无界联动”协同提升研发质效,实现需求标准化交付,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市县科技人员的工作职能转变来看,三百余名基层科技人员从设备联络维护逐渐向需求研发测试蜕变,从需求落地后的客户反馈来看,客户对敏捷迭代和标准化交付的满意度持续攀升,平均企业客户满意度提升40%。

八、经验总结

建设和推广过程中的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一是找准“痛点”,打造联动研发强劲抓手。面对传统银企直连需求开发周期长、标准接入重复工作量大、跨单位协作效率差、基层行社参与度低等问题,银企外联低代码开发平台建设初期经过充分的基层科技资源的现状调研,依靠已有的银企场景落地经验,探索出了适合陕西农信特色的低代码开发模式,形成了主流程模板库、特殊校验组件库、流程引擎等一系列数据资产,为可视化、模板化低代码开发提供必要支撑,平台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基层行社科技力量职能转变,提升跨部门跨单位协作效率,提高科技资产复用率,有效满足了基层行社信息科技人员参与银企业务开发的迫切诉求,促进了银企客户服务水平提升。

二是持续“搭建”,健全技术资产积累体系。平台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是提升其效能的起点,随着业务的不断变革和产品的持续迭代,各类具有特色的业务需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满足企业客户高度个性化的需求和基层行社业务扩展的定制化开发诉求,通过收集并分析市县科技人员在平台研发的用户行为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利用分析结果指导组件迭代更新、技术资源整合以及优化业务流程模板等运营决策,进一步指导平台迭代功能的编码、审核、发布和维护,体系化沉淀数字资产库,扩大平台对业务需求覆盖广度,实现提升平台内生动力和用户体验,从而达到平台的高效运行和高质量功能的运营目标。

三是模型“孵化”,加速新场景的产品投放。通过对行内高频次业务需求和市场需求扫描,加大与市县科技力量在低代码平台新产品投放方面的发现与协同,基于业务场景进行建模与设计,针对不同场景特点制定特色化的低代码研发策略,探索多场景业务需求在低代码开发方面的落地方面的规划、组织和控制,在低代码平台持续地孵化、建设、实践,不断扩大场景需求的覆盖面,持续投放新场景在低代码开发方面的创新应用,全面提升场景需求快速高质量的低代码研发能力,为平台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数据智能优秀解决方案,请在数字金融创新知识服务平台-金科创新社案例库、选型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