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是一种带有雕刻花纹和线脚的基座。起源于印度,最初是作为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使用。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因此用须弥山作为底座,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
须弥座的设计和应用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实现了融合,并逐渐演变成为高级建筑物的基座。
须弥座的历史变化
1.北魏时期:中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山西大同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云冈石窟,这个时期的须弥座造型简单,只有一些简单的纹样装饰,具有明显的佛教艺术特征。
2.唐宋时期:须弥座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须弥座使用明显增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物底座形式。唐宋时期的须弥座造型和装饰构图开始变得复杂多样,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门等装饰。
3.元朝时期: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莲瓣肥硕,多以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明清成为定式。
4.明清时期:须弥座开始了多样化发展,造型和装饰不再像原来那样饱满丰富,形式更简单但装饰也更多且精美。须弥座的构成形式也渐渐地流传到民间,广泛地用来作为建筑及装饰构件,如牌坊、石狮、香炉等的基座。
须弥座的作用
须弥座在古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是建筑装饰的元素,同时又成为烘托建筑物等级与气势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弥座的主要特点是其独特的叠涩结构,即上下逐层外凸部分,中间凹入部分称为束腰,常间隔以莲瓣等装饰。
须弥座具有实用功能,如防潮隔湿,阻止地下水分的上升,减少地面水侵入室内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建筑的室内有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还有承重作用,须弥座比原来的自然地坪有着更好的力学性能,可以很好地承担上部的重荷,防止建筑下沉。
此外,须弥座还是建筑装饰的重要元素,能够衬托建筑物的等级与气势。由于台基的建造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是一件工程量很大和技术要求复杂的工作,所以须弥座台基和须弥座的高矮很自然地成了人们身份、地位的标志。
须弥座的发展史与中国古代建筑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一个见证,也是中国古代匠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建筑和园林景观中,须弥座也常被借鉴和运用,以增加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先行将文化融入建筑、文旅、建材的文化建筑产业对接平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