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田里求高产
——北大荒集团实现粮食生产“二十一连丰”新观察
晒场上金黄的玉米堆成“粮山”,库房里满仓的水稻散发米香,售粮车辆在农场与粮库间往来穿梭,丰收的粮食正逐渐变成种植户手中厚厚的钞票……秋收虽然早已结束,但北大荒“二十一连丰”的余韵悠长。
众所周知,北大荒位于全球公认的三大肥沃黑土带之一,正是这广袤的沃野良田成就了“中华大粮仓”。而鲜为人知的是,北大荒也大量分布着存在养分匮乏、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低洼内涝等问题的地块,这些地块土地产出率低、投入品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被称为低产田。
多年来,北大荒人通过智慧与努力,集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手段,在低产田中不断追逐“高产梦”,并取得了欣喜成绩,为实现“二十一连丰”作出了贡献。
改良土壤
固农田之本
众所周知,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连年耕作的影响,北大荒的部分土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
“旱时硬邦邦,涝时水汪汪”是典型的白浆土特征。曙光农场就是这样的白浆土,土壤透水性差、根系下扎难,严重制约着农作物产量提升。
近年来,农场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展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三江示范项目。科技会战团队采取白浆土旱田障碍消减与地力提升、粪肥还田、等高种植等10余项农艺农技措施,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改良白浆土,使白浆土有效耕层扩容到30厘米,农作物产量提高10%,实现了地力与产量双提升。今年,农场坡耕地白浆土地块的玉米每公顷产量从2021年改良前的8吨提升到了13吨,大豆每公顷产量从2.5吨提升到了3.5吨。
对农作物来讲,比白浆土耕地更难以生存的环境是盐碱地,盐碱地也常被视为“不毛之地”,而四方山农场的盐碱地里却种出了高产的玉米。
金秋十月,在四方山农场盐碱地玉米“沃壤良肥”双优高产技术试验地块,金黄的玉米籽粒与灰白的盐碱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686.9公斤!盐碱地种植的玉米能达到这样的产量,太振奋人心了。”当得知测产结果后,农场党委一班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波带领他的团队,运用秸秆颗粒化高倍量还田、秸秆腐解肥改土和泥壤生态微生物肥改土3项技术,在农场改良了100余亩盐碱玉米田。经过实验对比,与常规模式种植的玉米亩产相比,3项技术分别实现增产6.11%、8.45%和7.17%。这一数据让种植户看到了盐碱地高产的希望。
四方山农场90%以上的耕地是典型的盐碱地,对农作物产量形成了严重制约。近两年,农场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在盐碱地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饲草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产量,蹚出了一条改良盐碱地的新路子。
保护黑土
筑丰收之基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北大荒肥沃的黑土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土壤环境,这也是北大荒集团粮食连续丰产丰收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侵蚀沟、“鱼眼泡”“三跑田”陆续出现,导致农田产出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与区域生态安全,不容忽视。
几年前,五九七农场的坡耕地里还不时可见大小深浅不同的沟壑,给机械化作业带来极大困难,粮食产量也难以提升。
这几年,农场根据各侵蚀沟类型特点,通过布设石笼护砌、石笼谷坊、柳编护沟和秸秆填沟等方式进行施工,并结合沟头防护、水保耕作、间隔拦截和表层覆土等技术措施,让一条条侵蚀沟得到有效修复和治理。截至目前,农场已治理侵蚀沟7.87千米,可保护耕地面积2.94万亩,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9万吨,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可达5670亩。
种植户谢印国望着被填平的侵蚀沟回忆道:“有一次大雨过后,我家玉米冲丢了好几垄,太心疼了!今后就不用担心了。”
如今在北大荒,黑土地上这样的“疮疤”越来越少。
号称“天下第一场”的友谊农场,11万公顷的耕地中有12万亩坡耕地,水土流失、养分失衡严重,产量又低,种植户们唯恐避之不及。现在,这些“废弃地”却变成了“香饽饽”,大家争着承包,原因何在?
原来,友谊农场也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三江示范项目的合作单位之一,项目专家团队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措施,在坡耕地上建成涝能排、旱能蓄、固土保肥的黑土地“海绵农田”样板,让过去“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承包了160多亩坡耕地的种植户于殿东告诉记者,原先种玉米每亩地能产600公斤左右,现在能达到900公斤。
目前,“海绵农田”理念和系统解决方案已推广至友谊、曙光、北兴等9个农场,实现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粮食增产5%~22%、水土流失减少70%的综合效益。
双轮驱动
提单产之力
在低产田里求高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关键。
北大荒集团依托“地”“技”双轮驱动,充分挖掘低产田生产潜力,大力提升低产田作业效率。如今,低产田质量总体进入持续改善、稳中有升阶段,为提高粮食产能打下了基础。
位于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干旱地区的泰来农场,春旱和伏旱像两座大山牢牢挡住了粮食单产提升之路。2021年以来,农场通过试验示范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技术,走出了一条“旱地突围”之路。
“过去,我们采用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和肥料,农作物的吸收效果也不好。”农技人员刘岩峰介绍,“自从我们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率、节肥率各提高了20%,亩增效180~200元。特别是今年,农场与农垦科学院合作建设的滴灌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成功实现折合标准水‘吨粮田’目标。”
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干旱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在集团西部旱作农场开始推广。今年,泰来、查哈阳、繁荣等农场的7个玉米高产创建田实收亩产均达1吨,多个农场大豆高产地块亩产超过300公斤。
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很难想象,这样一大片的高标准格田的前身竟是一处处高低不平、有坑有洼的小池子。
近年来,胜利农场积极推进高标准格田改造项目,将影响农田耕作的渠埂、高岗、低洼等障碍因素规划改良,缩埂增田、扩边整形、格田扩大,形成了“中间路、两边田、四周渠”的科学布局。目前,全场已有高标准农田20余万亩。
“格田改造后能增加4%的种植面积,亩增产约30公斤。”农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勤玉介绍说。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释放,北大荒人在低产田里也能实现“高产梦”。2024年的秋天,北大荒不仅收获了稻谷满仓,更实现了粮食产能再次提升。
北大荒融媒体记者:杨爽
审核:赵阳 张永刚
平面编辑:鲁明
统筹:张永刚
监制:刘晓雨
精彩链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