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这家曾被誉为“安防茅”的全球视频监控行业领军企业,自2010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其业绩表现一直令人瞩目。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海康威视似乎已不再是那个风光无限的行业巨头。据最新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利润规模仅为去年同期的七成左右。

更令人瞩目的是,海康威视的股价也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与市值高峰时的6400多亿元相比,当前的市值已经大幅缩水至2000多亿元,近4000亿元的市值仿佛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这一惨烈的跌幅不仅让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也让海康威视的近40万股东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焦虑之中。

前三季度利润在下滑

自2016年起,海康威视便稳坐全球安全行业销售冠军的宝座,这一辉煌成就一直延续至今。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海康威视在全球视频监控市场的份额已高达25.9%,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然而,海康威视的辉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真正的挑战始于2019年,那一年,美国将海康威视列入实体清单,这一决定对其海外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事实上,早在2018年,美国议会就已开始酝酿对海康威视的制裁,要求禁止联邦政府采购其产品,理由涉及所谓的“侵犯隐私”及“后门”问题。此后,多个西方国家相继效仿,海康威视在海外市场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业务开展日益艰难。

除了海外的困境,海康威视在国内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国内居民对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逐步提升,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如今,监控摄像机已逐渐不再对准居民区,即便是重要路段,其监控角度也往往仅限于公共出入口,以避免侵犯个人隐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国内政企的财政紧缩政策也对海康威视的国内业务产生了影响。在双重压力下,安防监控业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使得海康威视不得不面对行业衰退的现实。

从财务数据来看,海康威视自2022年起遭遇了上市12年来的首次利润负增长。尽管在2023年实现了增长转正,但今年前三季度,其利润再度下滑了8.4%。

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海康威视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近年来,公司先后布局了智能家居、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存储等多个业务领域,以实现多元化发展。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收入已占公司整体收入的25.06%,相较于2018年的5.41%,这一比例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多元化发展并非没有挑战。海康威视目前已覆盖10余个主行业、近90个子行业的500多个细分场景,这种分散的布局虽然有助于分散风险,但也使得公司难以集中资源,提升整体效率。

此外,海康威视布局的创新赛道大多处于竞争激烈的红海阶段。在智能家居领域,小米、阿里、百度等科技巨头以及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都在虎视眈眈;在汽车电子领域,特斯拉、小鹏等新能源车企以及博世、大陆等传统零部件厂商都在激烈竞争;在移动机器人领域,美国的康耐视、日本的基恩士以及国内的奥普特、凌云光等企业都是海康威视的强劲对手。

从增速来看,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收入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5.7%,但此后明显放缓。2022年和2023年的收入增速均仅为20%多。更为尴尬的是,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毛利率始终低于其音视频产品主业。2023年,公司主业毛利率为46.34%,而创新业务仅为39.63%。

多元化才是出路

在探讨海康威视的发展历程时,我们不得不回溯至其未被制裁前的黄金岁月。2019年之前,海康威视凭借国内庞大的G端(政府机构)和B端(企业客户)客户基础,实现了快速增长。随着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项目的不断推进,对安防摄像头的需求持续升级,特别是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让众多G端和B端客户纷纷酝酿信息化升级,海康威视的国内市场表现尤为亮眼。与此同时,海外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全球范围内对摄像头的需求激增,为海康威视的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海康威视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这一突如其来的制裁对其国外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尽管国内市场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公司单极成长的模式开始显露出风险。海康威视在努力维持国外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需求变化等挑战。

进入2021年后,海康威视的国内业务陷入了成长危机。随着G端和B端客户压缩各项支出,尤其是非必要投资的减少,公司的传统业务增长乏力。与此同时,国外市场也未见明显改善,海康威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当前,海康威视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两大原因:一是外部原因,特别是G端预算的压缩,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业务开展;二是公司内部原因,多元化转型虽已启动,但新兴业务尚未能完全取代传统业务的地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视在面向C端的新兴业务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创新业务的营收从2019年的4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80亿元,增长势头强劲。为了展示其丰富的产品线,公司还将创新业务进行了拆分,涵盖了存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

尽管如此,海康威视的核心业务依然依赖于G端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A股市场也在经历转型,投资者的投资喜好也在发生变化。可口可乐等优秀企业虽然营收规模保持稳定,但并未因此失去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这启示我们,优秀的企业不应仅关注成长性,而应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在中国各行各业进入存量市场的背景下,海康威视所面临的成长性挑战并非个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市场机会。天量的G端摄像头虽然不会被拆除,但会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已经损坏或折旧到期的摄像头需要更换,否则将带来新的城市治理难题。这无疑为海康威视等安防企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空间。

然而,当前的市场环境也充满了挑战。在过紧日子的城市经营理念下,一些非必要的投资被压缩,这对安防行业等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节约了开支、降低了财政预算,又可能熄灭了一个行业发展的上进心。因此,这种突如其来的压缩投资只能是阶段性的。

值得庆幸的是,从2024年的半年报和三季报中我们看到了积极的信号。相当一部分城投(或地方财政局)直接入股的上市公司,如环境治理企业,现金流大幅好转。这预示着化债进入实质性阶段,将很快传导至其他G端业务。对于海康威视而言,这或许是一个转机。

那么,海康威视是否真的失去了成长性呢?答案是不完全是。虽然G端业务确实成长乏力,但创新业务正在蒸蒸日上。那么,海康威视是否仍然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标的呢?这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承受能力。星空君一直推崇巴菲特的选择理念,他重仓的消费品企业具有市场地位稳固、定期有大量的换新需求、毛利较高且稳定等特点。按照这个逻辑,海康威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为消费品企业。

酷公司认为,虽然海康威视在多元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指望其创新业务在短期内挑大梁还不现实。未来,海康威视仍需继续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