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刷到凤凰网的一则报道:
疫情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小餐馆开始对无收入者免单。
这些餐厅分散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是个体户。
为了照顾求助者的自尊心,它们不约而同地为“免费餐”定下暗号。
有的叫“江湖套餐”—— 毕竟大家“同是江湖沦落人”;
有的叫“告诉董事长,来碗肉汤饭”,自带幽默感,瞬间把卑微求助变得坦坦荡荡;
也有的走朴素路线,像是“1号牛肉面”或是“单人套餐”。
图源@凤凰网
还有的餐厅,甚至连暗号都不用说。
只在每张桌子的玻璃下压着一张“0元爱心餐”的宣传纸。
任何来到店里用餐的普通客人,都可捐赠任意金额,然后就会拿到一张爱心贴,贴在墙上。
困难者只要走进店里,揭下爱心贴,就能领到一碗面。
有些客人在临走前,还会在便利贴上写下鼓励的话,贴在墙上,安慰每一个进店用餐的失意人。
图源@凤凰网
与此同时,店家还要求店员不要对无收入的客人另眼相待。
并定下了“四不要”原则:
不要盯着求助者看;
不要对人家指指点点;
不要问人家为什么吃不上饭;
不要刺激别人,说话声音要小一点。
除此之外。
所有免费餐的饭量,都以客人吃饱为准。
像“江湖套餐”中包含了10根烤串,2张大饼和1份方便面。
“1号牛肉面”里有一碗最大份牛肉面、加量的牛肉片、一个鸡蛋和一杯饮料。
这些都足以让成年男性吃饱。
如果还不够吃,也可以续加。
“希望每一个困难者来了,都能无负担地吃饱饭。”
图源@凤凰网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
这些出手阔绰的店家,也几乎都是穷人出身:
有人投资失败,负债百万;
有的家人生病,被高昂医药费压得喘不过气;
有的一人买卖的收入,要负担房贷、车贷和一大家子的开销,只能勉强糊口。
图源@凤凰网
但被问及为什么没钱,却还要无偿做好事时,他们都说:
“现在的钱太难赚了,大家生活都不容易。
互帮互助,日子才会有希望。
我也是社会底层的人,在能力范围内,想帮助和我一样的人。
或许有了这一点点帮助,就能让很多处境艰难的人,更多一些活下去的勇气。”
凤凰网的报道,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另一个故事。
一个农村女孩陪妈妈千里迢迢去北京看病。
有天晚上,她在离开医院时,迎面被两个灰头土脸、年过半百的中年夫妇拦住。
两人有些窘迫地问女孩,能不能帮忙买点吃的,他们已经没钱吃饭了。
女孩虽然有些警惕,但看到对方狼狈的样子,还是心软答应了。
随即领着他们进了一家自己常去的小店,点了2碗牛肉面和1份水饺。
还去隔壁的便利店买了水和好多鸡蛋,留给夫妇明天吃。
在等饭的时候,夫妇俩和女孩说起了自己的遭遇:
他们是山东人,老家已经无钱可赚,所以坐着绿皮火车来北京找工作。
可年纪太大了,没有任何地方愿意收留他们干活。
他们没有智能手机,也不懂现在大家的交通方式,只能从丰台走到海淀,边走边看有没有打工机会。
已经两天没吃没喝,晚上睡觉也只能随便找个风小的地方将就一晚。
现在也不知道之后应该怎么办。
这些话翻搅着女孩的心,让她五味杂陈。
她很想给夫妇俩再多买点吃的,或者是记下他们的电话,帮忙找住宿和介绍工作。
但她有心无力。
在诺大的北京,女孩也是一个没钱没工作没人脉的穷人。
爸爸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打零工,收入微薄;
妈妈在医院里做手术,花钱如流水;
自己住着40块一晚的青年旅舍,每天焦头烂额。
这样的她,哪有多余的钱和精力去帮助别人呢?
“我很想质问老天爷:
为什么不把做好事的机会留给有钱人,反而挑我这种自顾不暇的倒霉蛋去拯救别人呢?”
图源某书博主@Fearless
但女孩没想到的是。
正因为她也是穷人,才会明白穷人孤立无援的窘迫。
才会不忍心放两个狼狈的人,在冷风中受冻挨饿。
才会让同理心压倒理智,冒着受骗的风险,也想先帮忙。
才会暗暗祈祷:
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父母也在外遇到困境,能有人出手相助。
而这些心绪,是其他没有相似境遇的“有钱人”,很难感同身受的。
因而更容易冷眼旁观,让“是不是想骗钱”、“是不是人口拐卖”等怀疑思绪占据上风;
又或者是自上而下地施舍,帮了忙,却也无意间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
毕竟,“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有钱人太少。
但愿意将心比心、互相取暖的穷人却有很多。
自然。
每次聊起互帮互助、付出善意的话题时,都不可避免会想到:
好心未必有好报。
想起曾看到一条点赞破万的评论:
“这个世界总给我一种,善良对待别人就会死的感觉。”
这话或许有些偏激。
但不得不承认,好人寒心总是防不胜防。
像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冰羽绒服事件”。
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和失业的打工人,大冰捐赠了500件羽绒服。
但在发放当天,出现了很多身穿名牌、手拿iphone来冒领的人。
这就导致了不少真正贫困的人,没领到羽绒服。
其中就有个低保户大姐,感觉自己被骗了,恼羞成怒地发视频质问大冰:
“捐赠羽绒服,是不是你吸引流量的手段?”
别人好心帮忙,却被倒打一耙。
这可激怒了网友,便开始网暴大姐,掀翻家底,质疑她“低保户”的真实性。
大姐怕了,又去找大冰埋怨。
最终无奈之下,大冰只得退让一步,承诺“会为大姐全家每人安排一件羽绒服”。
这才结束了争吵。
即便自己没错,“退让”也是大冰的必然之举。
因为大姐没什么好失去的,可以纠缠撒泼打滚、互相消耗。
但大冰没精力被烂人消耗。
倒不如吃个哑巴亏,及时止损。
可无论如何,这种农夫与蛇的结局,都必然让人在下次行善前有所顾忌。
十点君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之前家人住在养老院里,有一个护工的丈夫突然遭遇严重车祸,躺在医院不省人事。
为了照顾瘫痪的丈夫,护工不得已辞了工作。
家里一下失去2个经济来源,想也知道,她生活的压力有多大。
考虑到护工也是“可怜人”,之前照顾我的家人也算尽心。
就好心为她介绍了一个熟识的律师,希望能帮她打赢官司,多要点赔偿金。
谁知,护工一边多次放律师鸽子,抱怨流程太过繁琐,自己弄不懂。
一边频繁给我打电话,催促我去替她处理这些麻烦事。
且,语气十分强硬。
仿佛我拿自己的人脉和人情做好事,全是应该的。
在被多次骚扰后,忍无可忍的我只能把护工拉黑了。
实在不想再用我的善良去喂养白眼狼。
总是听人说:
“上层社会人捧人,中层社会人比人,下层社会人踩人。”
这句话过于绝对,但的确有几分道理。
可能是被苦难锤打得满身戾气,所以自己淋过雨,也要把别人的伞撕碎;
也可能是自身境遇窘迫,必须靠掠夺别人来自我保全;
还可能是能力不行却欲望太满,所以才会不择手段地贪婪。
但终归,“底层互踩”是没有赢家的。
就像很多只螃蟹被扔进了一只水桶里。
在桶底彼此钳制,互相踩踏。
但最终,谁都爬不出去。
话已至此,难道我们应该放弃做好人吗?
当然不是。
只是付出善良,也要带点智慧。
还记得“和珅施粥”的故事吗?
当时一个县里闹大灾,皇帝派他去给没饭吃的灾民施粥。
可隔壁邻县的富裕村民,一听说有免费的粮食,也纷纷跑来冒领。
但朝廷的赈灾款远远不够。
和珅灵机一动,便在粥里掺了一点沙子。
“富裕的人都会嫌弃粥里有沙而不吃。
但真正快饿死的人,才顾不上这些,有吃的已经很满足了。”
有时我们想要达成自己善良的初衷,必须设置些“筛选条件”。
看似冷血严苛,实则事半功倍。
也能避免贪婪人性的暗害。
在文章最后,想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中年女性,最近正在经历至暗时刻:
她的公司被客户恶意拖欠货款,导致资金链断裂。
为了给上游供应商付款,她掏空自己的存款。
凑了几百万还不够。
最后迫不得已,只得低价卖房。
奋斗了半辈子,原本有房有车有存款,生活无后顾之忧。
但一夜之间,就什么都没了。
换成谁能不崩溃?不觉得人生无望了?
可有一天,她在坐地铁上班时,遇到了一个多巴胺打扮的年轻女孩。
女孩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板上。
害怕路人踩到跌跤,便马上拿出了纸巾,小心翼翼地把地上的水擦干净。
图源某书博主@女说女话
那瞬间,中年女性心头的阴霾也神奇地被一扫而空。
“我突然发现,这世界依然有很多美好是值得搏一搏的。
所以,我决定咬牙度过眼下的危机。
未来结果的好坏还未知。
但至少此刻,我选择积极。”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小善举,可能为别人的生活带去多大的改变。
即便自认平凡,善意微不足道,也可能成为点亮别人世界的一盏柔和的光。
所以啊,千万别因为坏人,放弃一颗当好人的心。
这个世界从不完美,有很多的失望、遗憾和背叛。
但别忘了。
也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为之奋战到底。
点个【在看】吧,祝福我们付出的善意都能被善待。
你曾有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付出善意或是接收善意”的经历呢?是否对后来的你产生了影响呢?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聊聊。
参考资料:
2、某书博主@Fearless:《要是很有钱就好了》
3、某书博主@女说女话:《1号线的这位女士,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