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并接受电动汽车。
作为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推出了旨在将环保、高效、智能的出行理念完美融合的雷达皮卡。皮卡车型的推出,旨在进一步满足用户对于绿色出行和多功能用车的双重需求。
12月23日,雷达旗下的全新纯电皮卡雷达 金刚 ( 参数 丨 图片 )正式上市。作为一款全球商乘两用纯电皮卡,新车在继承传统皮卡基础性能的同时,更在新能源皮卡经济性和户外解决能力上,实现了极大的飞跃。
动力颠覆,塑造商用皮卡新标杆
作为一款皮卡车型,雷达皮卡展现出新能源领域少有的强动力。
尤其是四驱大力金刚版车型,其采用了前后双电机布局,综合功率高达280kW,即便是满载状态的0-100km加速也仅为7.8秒,这样的动力参数已经全面超越了市面上众多的3.0T柴油版皮卡。
尤其是该车485N·m的最大扭矩,能够在重载爬坡时表现出非凡的实力。尤其是20ms以内的扭矩响应时间,比普通燃油皮卡快了近10倍。不论是山路还是长距离爬坡,都表现得游刃有余。
加上经济、舒适、运动三大驾驶模式,以及雪地、泥地和越野三种脱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车辆在复杂路况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遭遇极端道路环境时,雷达金刚都能够凭借毫秒级的扭矩响应迅速脱困。
在定位上,雷达金刚还展现了“装得多、扛得住、更耐造”的工具属性。
其长箱版的货箱尺寸为1765/1450/540mm,容积约为1400L,这样的设计使得雷达金刚在装载货物时展现出巨大的优势。无论是方箱还是圆桶都能轻松摆放,每一次运输额定载重达到910kg,比燃油皮卡高约400kg。承载效能同样高达44%,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安全颠覆,打造全方位“安全护盾”
相对于普通乘用车,皮卡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尤其是电池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剐蹭,影响安全性。
基于此,雷达金刚拥有225mm(两驱版为185mm和220mm)的最小离地间隙和10mm电池护甲,保证了电池安全。再加上该车的电池包经历了如挤压、撞击、针刺、浸水等远超国标的测试,以及IP68级防尘防水能力,能够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稳定。
不仅在底盘安全上下足功夫,雷达金刚还采用了与特斯拉 Cybertruck 同类型的一体化笼式内骨骼的车身技术,以及隐藏式大梁。车身采用70%高强度钢,扭转刚度为30300N·m/deg,车顶抗压能力甚至达到8吨,即便面对紧急碰撞,在耐用性和抗冲击方面有不错的表现。此外,前、后防撞梁以及车辆的四门,均为高强度钢结构,360°全方位保障人车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雷达金刚还采用了智能四驱技术,通过智能算法识别技术,在车辆识别到打滑后,四轮扭矩可在20ms内实现瞬时响应,这一响应速度是传统四驱皮卡的10倍以上。
另外,雷达金刚还能通过四轮扭矩响应分配动态调整技术,确保车辆在任何时刻都能保持最强的抓地力。此外,新车还配备了先进的Onebox线控制动系统,具备出色的制动表现,制动响应速度是普通燃油皮卡的3倍。
舒适体验,开创商皮卡操控新境界
相比传统燃油皮卡转向半径大、液压转向偏沉的劣势,雷达金刚最小转弯半径仅为6.1米,即便在重载情况下,电动转向力矩仅为2N·m,即便是遭遇狭窄的城区道路以及复杂路况,也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同时,雷达金刚的座舱拥有出色的头部和腿部空间,堪比大型SUV。特别是后排座椅设计合理,115°座椅乘坐更为舒适,长途出行亦不易疲劳。
此外,在隔音方面新车也是打破了传统皮卡的局限,停车时开启空调几乎无噪音,行驶过程中在60到80公里时速下的车内噪音水平也低于60分贝。
高经济性,真正实现“越用越省钱”
作为一款纯电皮卡,雷达金刚在经济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购车成本方面,雷达金刚的价格区间为9.98-15.98万元,相较于传统燃油皮卡来说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此外,雷达金刚还享受0购置税政策,直接为用户节省1万多元。
用车成本方面,雷达金刚的每公里电耗仅为16.2千瓦时,折合成本约5分钱,远低于燃油皮卡每公里的七八毛费用。保养成本方面,雷达金刚的保养项目较少,保养频次也低于燃油车,而传统柴油皮卡5000公里保养一次,3年保养费就需要17000元,净省16000元,再加上雷达金刚提供的三电终身质保,车主可以大幅降低后续的使用成本。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雷达金刚的不同版型。日常拉人载货的短途用户,可以选择300km以上续航的车型,购车门槛低,10万就能买到一辆纯电皮卡;而长途用户,就可以选大续航500km和600km以上的车款,只需要2到3年,也能全部省回本。可以说,续航越高,跑的越远,就能省的越多,赚的越多,回本越快。
总的来看,雷达金刚凭借其出色的经济性、耐用性、动力性能和舒适性等多方面的优异表现,在商用皮卡市场上树立新的标杆。对于寻求高效、舒适和环保的用户而言,雷达金刚的确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优秀选择。未来,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成熟,雷达金刚或许将在商用车领域引领一场更为深入的变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