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1939 年 9 月宛如一道分水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就此熊熊燃起,将整个世界拖入了无尽的硝烟与动荡之中。就在同一时期,德国,这个野心勃勃的战争发起者,悄然开启了一项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计划 —— 原子弹研发。那是一个科技与战争紧密交织的时代,核武器所蕴含的巨大威力仿佛是悬在世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德国企图凭借它来主宰整个战局,实现其称霸全球的狂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匆匆流逝,在德国倾尽全力的投入下,到了 1945 年,他们竟然真的在原子弹研发上取得了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倘若历史真的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下去,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或许只需一颗原子弹的投放,就能瞬间改变战争的走向,让整个世界陷入更为恐怖的深渊之中。然而,你听到这里,心中定然会充满疑惑,因为后面这样令人胆寒的世界线走向,其实压根就是不存在的剧情,它虽然有可能发生,但终究被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们给成功阻止了。

可不要以为这是一场轻而易举就能取胜的战役,恰恰相反,盟军在这场旨在摧毁希特勒核弹梦的重水之战中,从一开始便遭遇了灭顶之灾,可谓是举步维艰,险象环生。

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作战的第一步 ——“重水行动”。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夜色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将大地笼罩得严严实实,为这次行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4 名勇敢无畏的挪威士兵,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毅然决然地登上了飞机,随后在夜色的掩护下跳伞而下,他们的目标是挪威境内的维莫克重水工厂。

为何这座工厂如此关键呢?那是因为重水在原子弹的研发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而当时,这座维莫克重水工厂正在源源不断地为纳粹德国生产着重水,为他们那邪恶的原子弹计划添砖加瓦。所以,“重水行动” 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摧毁这座工厂,斩断德国获取重水的来源,从而打断他们的原子弹研发进程,为世界和平争取一线生机。

紧接着,便是作战的第二步 ——“新生行动”。两架由轰炸机牵引的滑翔机,承载着 30 名怀揣着热血与勇气的英国士兵,朝着维莫克重水工厂的方向飞去。与此同时,之前空降的那支仅有 4 人的 “松鸡小队”,已经在工厂附近的冰壶上精心布置好了指示灯,这些指示灯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却又至关重要的光芒,它们将为滑翔机指引降落的方向,以便滑翔机上的突击部队能够顺利与 “松鸡小队” 会合,然后几十人集结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向工厂发起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关键时刻跟人们开起残酷的玩笑。这个夜晚,对于 “松鸡小队” 来说,注定是充满绝望与无助的。他们在冰天雪地中苦苦等待,可始终没能等到大部队的到来。此时,更为糟糕的是,他们所携带的无线电电池已经耗尽,就如同他们与外界联系的那根生命线被无情地斩断了一般。他们完全陷入了迷茫之中,根本不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在滑翔机飞行的过程中,更是遭遇了一系列可怕的意外。那极低的能见度,仿佛是一堵无形的墙,阻挡着飞行员的视线,让他们根本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更要命的是,牵引绳在严寒的作用下竟然结冰断裂了,失去了牵引的两架滑翔机,就如同两只折翼的鸟儿,在空中摇摇欲坠,最终全部坠毁。机上的部分士兵当场便不幸遇难,而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士兵,也没能逃脱纳粹的魔掌,他们被纳粹俘获后,遭受了惨无人道的酷刑,最后全部被处决。就这样,在这场 “新生行动” 中,一共有 41 条鲜活的生命消逝了,这无疑给盟军的重水之战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祸不单行,德军在搜查坠毁滑翔机残骸时,竟然搜刮到了英军携带的文件和地图,这下,德军知晓了盟军的作战计划,也知道了 “松鸡小队” 那另外 4 人的存在。而此刻,“松鸡小队” 的成员们正躲在山中找到的一座废弃木屋里,他们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德军眼中极为珍贵的 “猎物”,也不清楚行动目标和自身所处的位置早已全部暴露。他们现在仿佛是被整个世界遗忘了一般,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没有援军会来支援他们,食物也所剩无几,更没有下一步的作战指令,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等待他们的似乎只有死亡这一条冰冷的道路了。盟军的重水之战,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已然来到了惨败的边缘,仿佛随时都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德国,有一位名叫沃纳・海森堡的人物,他的身份颇为特殊。一方面,他是一位热爱古典音乐的钢琴家,那黑白琴键上流淌出的美妙音符,仿佛能让人暂时忘却战争的残酷,沉浸在艺术的美好世界之中。但另一方面,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却是著名物理学家,并且还是 193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更是量子力学的创造者之一,在科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原本,他只是一位醉心于科研、与政治毫无瓜葛的纯粹科学家,甚至还因为称赞过身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而遭到了党卫军的调查。

然而,1942 年,德军高层找到了他,邀请他主导研发一种名为原子弹的新型武器。这一次,或许是出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海森堡没有拒绝,而是选择了投身到这项充满争议的研发工作当中。要知道,核武器的研发需要一种名为 B5239 的关键物质,而重水恰好是生产 B239 的有效媒介,自然也就成为了原子弹研发过程中大量需要的重要原料。而当时,在整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能力大规模生产重水的地方,就是挪威被德国占领的维摩克水电站。在挪威落入德国之手后,纳粹便关停了它所有其他的生产项目,开足马力专门生产重水,然后源源不断地将其运送到德国,送到海森堡的手中,为他的原子弹研发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挪威,也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命运因这座工厂而被彻底改写,他就是莱夫・特伦斯塔勒。莱夫在 28 岁时便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了化学博士,33 岁更是成为了挪威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可谓是年轻有为,前途一片光明。但他还有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挪威陆军少尉。在挪威政府向德国投降后,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抵抗军,继续凭借自己的力量对抗纳粹。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维莫克重水的产量陡然增加,凭借着自己敏锐的专业洞察力,他推测出这座工厂正在为德国的原子弹计划服务。于是,他带着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英国寻求帮助。也正是因为他兼具博士的聪慧头脑和抵抗军战士的坚韧不拔,以及一个仿佛宿命般的原因 —— 他是挪威研究重水的先驱,维莫克水电站能拥有量产重水的能力,正是因为其母公司曾聘请莱夫作为顾问,所以他成为了揭开重水之战序幕的关键人物。如果是在和平年代,海森堡和莱夫或许都会安稳地在科研领域中度过自己平静而充实的一生,可战争的爆发,却无情地把他们同时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对科研精神的坚守以及对祖国的责任,另一边却是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带来的沉重道德难题,他们都在这艰难的抉择中,走上了截然不同却又同样影响深远的道路。曾经帮助挪威修建重水工厂的莱夫,如今却要想尽办法帮助盟军摧毁它,这其中的无奈与使命感,或许只有身处那个时代的他们才能深刻体会。

然而,英国此前组织的 “重水行动” 和 “新生行动” 都以惨败告终,41 人牺牲,“松鸡小队” 的 4 人也下落不明。但战争的残酷容不得人们有太多时间去感伤,英国很快便做出了决定,要再组织一次进攻,这次行动代号为 “枪手行动”。莱夫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他怀着满腔的热血,主动向英国方面提出要亲自上前线作战,可却遭到了拒绝。不过,英国方面还是认可了他的能力,赋予了他 “枪手行动” 的指挥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夫深知责任重大,他精心挑选了 6 名挪威士兵,然后开始了没日没夜的严格训练。他们七个人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逆转眼前这不利的局面,为盟军赢得这场关乎世界命运的重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