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台湾史上的最大悲剧。国民政府派遣陈仪将军接收台湾后,军纪败坏,歧视台民,民生困苦,终于引爆二二八事件。由台民打杀外省人的暴动,演变成大陆增援国军残杀镇压台民,最后以清乡收场,造成众多的死难冤魂。不久,蒋介石改派文官魏道明为台湾省主席,亡羊补牢,制定善后措施,但已为时已晚。

“二二八”台湾民变

1947年2月27日傍晚,台北市专卖局的缉私员和警察因为取缔一名贩卖“私烟”来维持生活的寡妇林江迈,而开枪射死一名围观的无辜民众陈文溪,引发公愤。次日,台北全市哗然,罢工、罢市、罢课、民众到处游行示威,反对陈仪政府的暴政,愤怒之火迅速蔓延台湾全岛,史称“二二八事件”,这是台湾史上规模最大、杀戮最惨烈的一次民变。各类原因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二八事件

原因一,陈仪滥权,缺乏制衡力量。

近代西洋政治学家孟德斯鸠有句名言:“有权者必滥权,防止之道,在以权制权。”

陈仪一人独揽台湾的军政大权,中央政府又在中国大陆穷于应付解放战争,无力顾及台湾局势。陈仪的权力之大,毫无节制,也没有制衡力量,演变成滥用权力、随意施政。再加上他从大陆带来的一大批贪官污吏,把台湾社会搞得天翻地覆,民怨沸腾。这种背景下,一遇到火种,立刻可以成为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

原因二,日本和国民党分别治理台湾,社会治安竟然反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的狼狈

台湾在日本占领时期,虽然饱受殖民统治的痛苦,但是政治相对较为清明,法治也较为良好。而陈仪的人马到了台湾后,政治腐败,贪污横行,加上经济萧条,民生困苦。与日本曾经治台比较,一夜之间,清浊倒转,不忍直视,最终导致取缔烟贩这样的芝麻小事,竟于1947年引爆成民变大事件。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二二八事件绝不是突发事件。

原因三,国民党军纪败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军

接收台湾的国军,素质落后,军纪败坏。台湾人民经常看到国军偷脚踏车,又因为不会骑车,干脆背在背后,到处贩卖二手以脱手。又常看到国军坐车不买票,越过栅栏跳进火车站月台,再从车窗爬进火车厢,所以那时的国军被民间戏称为“贼仔兵”,看到素质落后、漫无军纪的国军,台湾同胞莫不摇头,不敢相信。

那个时代,台湾民间几乎没有汽车,战后市区道路也没有拓宽,百姓走路自由自在,没有顾忌。

接收的国军到了之后,军营里的十轮大卡车经常驶入市区,司机又没驾照,只觉得开车逛街好玩,百姓对车辆也没有警觉,因此,国民党军车在市区横冲直撞、压死百姓后扬长而去的事故时有发生。后来百姓纷纷投诉,“行政长官公署”经常收到举报,干脆下令禁止军车驶入市区,这种乱象才得以平息。

原因四,国民党官员贪污腐败。

陈仪政府从日本手中接收110亿旧台币的庞大日产,在接收过程中,贪污舞弊、中饱私囊的例子层出不穷,使得“接收”变质为“劫收”。例如,那时日本人在台湾留下45家新式糖厂,竟然让从未见过、办过糖厂的外省人来接收,并担任这些糖厂的厂长。

有一件搞笑的事。一座新式糖厂,规模挺大。陈仪派一位外省厂长来接收,这个完全外行的厂长到任后,看到财产名册上有金锤25支”(中文的铁锤,日文为金锤)的时候,以为是“黄金的锤子”,就嘱咐工友把它们送到厂长宿舍来,等送到后,发现不是黄金,而是铁锤,当场痛骂工友一顿。笑话就此传开。

原因五,国民党用人不当,光吃饭不干活。

台湾接收后,政府机关、企业主管和学校校长等高层职位,清一色由外省人包办,唯一例外的是小学校长用台湾人。因为外省人不懂台语,无法领导全部讲台语的小学师生。可以说,外省人基本取代了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在台湾的地位。最不可思议的是,高层职位,台湾人竟然无份;台湾人只能担任低层职位,且不能同工同酬,同一职位同一工作,外省人的薪水竟是台湾人的两倍。省籍歧视严重到极点,所以,那时台湾人仇视大陆官,轻侮地称外省人为“阿山”。

不但如此,原先台湾总督府只有1万8千多位行政人员,陈仪政府在亲戚走后门找关系的陋习影响下,膨胀到4万3千多人,用人浮滥、尸位素餐到极点。

原因六,经济严重恶化。

陈仪来台后,把日军储存在台湾的庞大粮食和战略物资,运到大陆去支援内战,造成台湾的“米荒”。又在台湾实施专卖制度,设置“专卖局”,将樟脑、火柴、烟酒、盐、糖、炭等民生物质,全部纳入政府专卖,使得大批民间企业破产,工厂停工,失业严重,民不聊生。

此外,又设“贸易局”独占全台农工产品的产销和进出口,以利官商勾结,使得台湾经济恶化,雪上加霜。甚至,中国大陆的通货膨胀,很快波及台湾,台湾也通货膨胀,经济陷入绝境,人民无米为炊,大家都靠着吃番薯度日。

那时因为米荒,家家户户将番薯做成薯条晒干后存放,三餐拿来煮成汤粥,久而久之,大家都吃厌了。那时市场里每天都有阿兵哥挑着大竹篓装着锅巴来贩卖,大家争相抢买阿兵哥吃剩的饭皮,视如珍物,可见当时民生有多么困苦。

二二八事件,人间地狱16天

战后,台湾同胞目睹这一大批新来的贪官污吏的不法行径和恶行恶状,街头巷尾普遍流行着一句谚语:“狗走了,猪来了。”

狗是指日本人,猪是指国民党。因为狗虽然凶猛,但能替主人守门看家。猪“不洁不净”,隐喻贪污,而且“只吃不做事”,暗指做事不负责任。这句谚语充分表达了当时台湾人对国民党的失望和不满,也让台湾人开始怀念起日本占领时代法治和清明的“殖民统治”。

二二八事件发生的前后,台湾岛内也流行着一首民谣,形容当时的台湾:

“轰炸惊天动地,
光复欢天喜地,
接收花天酒地,
政治黑天暗地,
人民呼天唤地。”

足见台湾人民对于接收后的失望痛苦,一遇到火种,便如火山爆发,一发不可收拾。

1947年2月28日一大早,由台北市延平北路圆环和万华龙山寺一带的民众带动,上街敲锣打鼓,游行示威,发动全市罢工、罢市、罢课,群众立刻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愤怒的群众冲入警察局、派出所,把局里面的一切物品抛到街上,放火烧掉;下午,群众更冲到“行政长官公署”请愿,遭公署卫兵开枪射杀,就改向新公园(今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聚集,在公园内召开“民众大会”,占领公园内的广播电台,向全岛人民播送事件的经过,号召大家勇敢起来反抗暴政,至此,这个星星之火立刻成为燎原之势,演变为全岛性的排斥和打杀“阿山”(外省人)的事件。

当天下午3时左右,陈仪发布台北戒严。漫无纪律的军警射杀了许多无辜的路人,更加激怒了群众。台湾人以牙还牙,在街上看到“阿山”,便以石头或木棍打杀;又把外省人商店里的一切物品,扔到街上烧掉,但绝不私吞,只求泄愤,动乱通过广播和电话,迅速蔓延到全岛各地,而以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嘉义、高雄等地最为惨烈,台湾顿成恐怖世界。

几天后,听说政府宣布戒严,街上到处可见军警荷枪站岗,且时不时有军车巡逻,市区一片寂静。打杀“阿山”的传闻也就销声匿迹了,但军队以机关枪射死百姓的传闻陆续传出。

在动乱中,3月2日下午,由官民代表组织成立了“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在台北市中山堂开会,商讨如何平息动乱,恢复秩序,还给台湾同胞应有的权益和损失。处理委员会于3月7日达成协议,向陈仪提出“42项目改革方案”,包括“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应改为“台湾省政府”,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自由,撤除警备总司令部,禁止带有政治性质的逮捕、拘禁,征兵限于守台、不参加内战,枪决缉烟凶手,解除国军武装,废除专卖局和贸易局,起用台湾人担任公职,实施县市长民选等。

这些改革的要求,正是反映二二八事件的起因,如果实现,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国民政府在台湾的腐败统治,自然不可能为陈仪接受并采纳。

陈仪滥杀,众多台籍精英遇难

陈仪表面虚与委蛇,暗地里却急电南京,请求救兵。那时在南京的蒋介石心里有数,立刻警觉到台湾对未来处境的重要性,他不假思索,从上海派国军第21师,急赴台湾协助镇压。

3月8日下午,来自中国大陆的镇压部队分别由基隆港和高雄港登陆台湾,进行血腥大屠杀。直到3月13日,持续近一星期,成千上万的台湾同胞成为枪下冤魂,死难人数迄今无从查考。

当时台湾的地方代表和精英分子,因为参加各地的“处理委员会”,协助政府平息动乱,可以说是有功于国家社会的。但当国军镇压部队到达后,不分青红皂白,几乎都被捉去枪杀,这种没有天理、没有公道的滥杀,形成台湾人才的断层,是台湾史上的最大惨剧和最重损失。

被杀害的台湾精英分子,不胜枚举。

那时候,国民党在大陆与共产党的解放军作战,已经预感到大局不乐观,蒋介石心里有数,最坏打算是步郑成功之后尘,退守台湾。蒋介石极度关心台湾的善后和安定,所以,接受了白崇禧的几条建议,后来付诸实施的改进事项包括:

改善统治制度:将“台湾省公署”改制为“台湾省政府”,派遣文官魏道明为首位台湾省主席,摆脱国民政府对台湾统治的独裁政体。

调整台湾地方人事:台湾省政府委员及各厅处长酌增台湾人名额,台湾省各厅处局增设副主管,台籍公务员和外省籍公务员的待遇须同工同酬,消除台湾人愤愤不平的歧视待遇。

缩小公营事业范围:将“公卖局”缩编为“烟酒公卖局”。至于公卖局原本经营的樟脑、火柴等开放民营。撤销“贸易局”,改为供应物资的机构,允许煤矿民营,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分配公有土地给自耕农:将占全省可耕地70%的公有土地分配给自耕农,以裕民生而救失业台胞。这也是陈诚担任台湾省主席后,全面实施公地放领的渊源。

“台独”运动从此发芽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的时候,不设省政府,而改设“行政长官公署”,进行独裁式统治,治台政策从一开始就走向失败的道路。当年日本占领台湾初期,台湾民人不愿接受“异族”统治,而大兴抗日武装,日本帝国议会因而通过“六三法”,授权台湾总督一人独揽军政大权,进行殖民统治台湾。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台湾同胞本来兴高采烈,欢欣鼓舞,热烈庆祝回归祖国怀抱。可惜祖国竟把台湾同胞视作“异族”,完全抄袭日本统治的恶法,导致台湾接收后仅一年半,立刻爆发震撼中外的二二八事件,归根结底是因为这失败的治台政策。

综观二二八事件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暴动阶段:事件发生后,前10天是台湾人用石头和木棍打杀外省人。

2.镇压阶段:从3月8日增援国军登陆台湾,到3月13日为止,6天内国军用机关枪大肆屠杀台湾人。

3.清乡阶段:3月14日以后,政府展开肃奸工作,以连坐法及县民密报大批逮捕异议分子。

整体而言,二二八事件所产生的后遗症包括:

制造省籍对立问题:由于陈仪清一色引用外省人做官,歧视台湾人民,引发台湾民众对外省人的不满和歧视。在二二八事件中,台湾人民棍打外省人,大陆国军扫射屠杀台湾人民,以及往后的清乡工作,都在造成台湾民众和外省人之间的省籍对立问题。

伤害台湾民主政治:台湾的精英和知识分子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消灭殆尽,形成人才断层。加上二二八事件后,由于政府的防范和压制措施,台湾人民对于政治看作危险道路。直到20多年后,台湾的新生一代兴起,才大力推动民主政党和政治运动。

引发“台湾独立”运动:在国军的无情屠杀和陈仪的肃奸清乡下,幸免于难的台湾异议分子,例如廖文毅兄弟等,知道大难即将临头,纷纷逃亡海外。在海外各地结合当地的台湾人和留学生势力,推动“台湾独立”运动,二二八事件是“台独”运动的发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仪被枪决

二二八事件刚结束不久,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愤怒之下,亲向蒋介石面交一份“有关台湾局势的备忘录”,严重抗议国军在二二八事件中对台湾人民的屠杀暴行。那时候,国共内战正紧张,蒋介石急需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为了对美国的抗议做出友善回应,蒋介石当机立断,接受白崇禧的建议,在4月22日免职陈仪,并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改组为“台湾省政府”。任命战时旅居美国且与美国有良好关系的魏道明为首任台湾省主席。“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的废除,象征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暂时告一段落。

陈仪被免职召回南京后,先屈就中央政府的顾问,不久后东山再起,改任浙江省主席。那时候,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攻势凌厉,挥军南下,逼近浙江,蒋介石为保卫故乡,就起用陈仪担负重任。不料,1949年2月,正当战争危急万分,陈仪被部属汤恩伯将军揭发即将投共的阴谋,因而被捕、解送台北,于6月中旬以“叛乱罪”执行枪决,尸体由几名士兵抬到台北县五股乡下,草草埋葬,可以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枪决前陈仪

魏道明的亡羊补牢

魏道明于1947年5月16日就任首任台湾省主席。他在一年半的任期内,原则上,将白崇禧对台湾善后处理所提的建议,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予以实施,所采取的改善措施,主要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崇禧到台湾调研

补救省籍歧视问题:台湾省政府14位省府委员中,任用7位台籍委员,占其半数。

结束戒严压制统治:宣布解除戒严,结束清乡。停止新闻、书刊及邮电检查,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增加台民谋生机会:“专卖局”改为“烟酒公卖局”。除烟酒050|台湾战后七十年|

维持公卖,其他如樟脑、火柴、木炭等开放民营。

改善官商勾结弊病:裁撤“贸易局”,改设“物资调节委员会”。

开放商业自由贸易:鼓励买卖自由,解除文具、书籍和印刷品的管制。

允许民营企业经营:解除煤炭内销管制,允许民营煤矿。

保证民食不虞匮乏:颁布“低粮价制度”,由政府规定每户人家的标准粮。粮商必须在标准内供应,否则一律查办。

抚恤受难公教人员:对二二八事件受难的公教人员进行抚恤,但受难平民则不予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道明及其夫人

总之,魏道明已经针对陈仪治台的许多失败政策对症下药、亡羊补牢。虽然未能尽如人意,但已尽他自己能力,对于台湾民众就业增加、生活改善、经济繁荣,以及社会安定都有所帮助。

右上角点击关注,不错过战后台湾系列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