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吃点生鲜,比如被潮汕人称为“潮汕毒药”的生腌海鲜。还有不少人认为这生腌海鲜,是最能保留海产品最原始风味的。但殊不知,在生吃的背后,却有着感染寄生虫的危险!
“生腌海鲜”,就是把生鱼片、虾、蝎子等,用酒、姜、蒜等作料,以“生腌”的方式做成美味,然后进行冷冻后食用。可以说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到了海边城市这道“生腌海鲜”都是必点。可也有一些报道,描述了人们吃“生腌海鲜”之后感染了寄生虫的事。有网友对此很是迷惑,毕竟白酒、生姜、大蒜、芥末等作料,都是有着不同的杀菌功效的,怎么就杀不死食材里的寄生虫呢?那这“生腌海鲜”到底能不能吃?
首先,在淡水养殖或者淡水野生状态下的鱼虾里,的确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存在:华支睾吸虫。人们也把华支睾吸虫叫做肝吸虫。在我们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胖头鱼、鲤鱼里都有着它的身影。血吸虫一旦进入人体之后,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可以长期存活,时间长达20年以上。最初存活在肠道里,最终会发展到胆管里。
其次,肝吸虫很难被发现,因为即便存活在肠道里,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并不会有什么急性的症状,好多年之后才会渐渐显现出来。而生吃海鲜,例如在吃生鱼片的时候,只为了口感的鲜嫩,没有彻底煮熟的情况下,只会增加感染肝吸虫的机会。数据显示,在已知的70多种水产品中,麦穗鱼的感染率接近100%,胖头鱼的感染率达87%,草鱼的感染率为75%。
再次,既然多数情况发生在淡水鱼身上,那么吃海鱼就没问题了吧。错!海鱼里面也有一种叫做异尖线虫的寄生虫,能够寄生在人类的肠壁内。所以,并不存在海鱼比淡水鱼更安全的话题。
最后,有人认为自己吃的生鲜很辣,很醉。这些生鲜产品是通过白酒喝芥末等等调料制作而成的,是能杀死寄生虫的。这其实是混淆了高浓度酒和高浓度酒精的差别,另外浸泡的时间、酒精浓度各不相同,吃这种生腌海鲜的风险依旧很大。
近些年,有很多人都喜欢生吃三文鱼片、生蚝等等,已经不再限于烧烤或者煮熟等方式了,人们更讲究口感。并且一直都有一种说法流传的很广,就是“寄生虫不能生活在海水中”,“海鱼体内没有寄生虫的存在”,并且多次引用日本人的生食习俗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而事实则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三文鱼刺身上,就存在着一种叫异尖线虫的寄生虫。并且相当多数量的海水鱼体内,都存在着寄生虫。像刺激隐核虫病、粘孢子虫病、海盘虫病等等都是常见的寄生虫,除此外,还有最出名的异尖线虫。
被异尖线虫感染的海鱼,是目前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寄生种类最多的寄生虫,在全球各地海域都有它们的影子。例如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鱼、石斑鱼、鲱鱼等等,都曾发现被异尖线虫寄生的案例。除此外,乌贼这种并不属于鱼类的海洋生物,也是异尖线虫的寄生宿主。所以不要以为不吃淡水鱼就能避开寄生虫风险。
您可别以为离开了鱼虾,吃点水生蔬菜就没问题了,真实情况刚好恰恰相反。在荸荠、茭白、莲藕、大菱角这些水生植物身上,有一种寄生虫叫姜片虫,它们喜欢藏在水生食物的茎内,专门吃多汁的部分。而夏季是我们喜欢用它们拌凉菜,甚至生吃的时候。曾经有过农民采集菱角时候,贪嘴吃了几个,感染了姜片虫。
那么如何防止自己被寄生虫感染呢?
不要生吃,不论是淡水水产还是海洋海鲜。刚买回家的海鲜要充分的冷冻,因为寄生虫怕低温,以生鱼片为例,冷冻一个星期左右是最合适的。吃的时候要煮熟煮透。生吃的时候,你认为可以杀菌的酱油、白酒、大姜大蒜等都不足以杀死这些寄生虫,别对这些作料有迷信!
热门跟贴